就在众人的谈笑声中,湘勇的腰刀奖励制度初步形成。大致上规定了那样的仗发多少,那些该发,该怎样发,而且还规定每场仗后,不管是破城、杀敌还是什么的,都要排出的第一、第二,以激励湘勇上下。
这样也好,虽然没有后世各国勋章制度那样严格,但也有不少的几步意义了。
前苏联堪称世界上勋章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国家。一般来说,勋章的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授予时间、颁发数量、勋章主人身份以及授勋事因。
1918年9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命令,决定设立第一个苏联勋章——“红旗”勋章。苏联公民布柳赫尔因其在国内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而有幸成为“红旗”的首位获得者。
有为工作突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设立的“劳动红旗”勋章、“镰刀与斧头”金质奖章;有为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指战员们设立的“苏联英雄”勋章、“胜利”勋章;甚至有为多子女妇女专门设立的“英雄母亲”勋章。
苏联解体后,作为那个时代标志之一的苏联勋章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在贫困时,不少老兵把自己流血流汗而获得的勋章换来几个长条面包。这也是苏联历史上勋章滥发的结果。
历史上,咸丰四年曾国藩首次颁赠的刻字腰刀,深受湘勇将官的爱重,后来他又亲手颁赠了两次。凡得到腰刀者,一律被湘勇视为英雄。
不过后来,湘勇编制、人员大大扩展,曾国藩无法一个个颁赠,便统一打造,由各军统领代为赠送,初时控制很严,日久慢慢地松了。这腰刀尤以曾国荃的吉字营领得最多,发得最滥。到了攻克江宁的时候,曾国荃的吉字营两万余人人手一把。腰刀再也没有它初始的魅力了,只是成为了,湘勇官兵之间相互认识的信物。
为了以后的现代化军队,湘勇的腰刀奖励制度绝对不能滥!
就在发授腰刀的第二天午后,曾国华带领在湘乡新训练出来的勇丁来到武昌。
这也是曾国藩设计的,虽然还没有详细到美军那样的作战理论。但是曾国藩也意识到了长期作战对勇丁心理的影响,产生厌战就不好了。所以,规定每隔八个月每个营就轮换一个哨回去,而补充的就是新招募来,刚刚训练好的勇丁。虽然比美军的士兵作战极限多了五个月,但好歹也是缓解了勇丁们的思乡之情,而且也不至于让新部队打仗时不会怯场,老部队的战斗力也不会大幅度下降。
古话不是说了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换防,一起带来的还有勇丁们的书信。
当然,我这样的官,是曾国华亲自带来的。
曾国藩在大堂见到这个过继给叔父的六弟,脸上的高兴劲藏都藏不住。
寒暄一阵后,曾国华把带来的十几封书信拿出来,分发给众人。众人拿到后也不客气,直接撕开查看。
我收到的是欧阳兆熊写的,繁体字我看到是看得懂,要我去写,可就难了。信上说,我要求试验的火柴差不多成功了,他已经开始选址、选材料,准备开厂生产。但是我说的苦味酸,找了湖南大部分的染料商人和染坊,只要少数几个有存货,都不多了。可能无法向我供应,只能向我道歉了。另外,找他帮忙照看的火药作坊最近有了新玩意,可是还没有制作完成。等制作好了,自然带来让我开开眼。
这不是故意吊我的胃口吗?吊得我难受啊!到底是说明好玩意造出来了?
曾国华就和曾国藩唠家常,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因妻子临产,过两个月再来,要大哥在攻打江宁时,给他留个立功的机会;又说满弟曾国葆被裁回家心情抑郁,得知武昌大捷后,更为自己羞愧。国藩听后哈哈大笑。他一一问了家中情况,知老父康健,儿子读书用功,甚是放心。
曾国华又拿出两封信,一封是左宗棠的,一封是骆秉章的。
攻下武昌,曾国藩向朝廷保奏出力官员,没有忘记在长沙的左宗棠的功劳,特地给他保了一个知府衔,赏戴花翎。他想左宗棠此信必定对老朋友的厚意会有所表示,谁知抖开信一看,却大出意外。
左宗棠在几句寒暄后,写道:吾非山人,亦非经纶之手,自前年至今,两次窃预保奏,过其所期。来示谓以蓝顶花翎尊武侯,大非相处之道。此次克复武昌,吾相距七百余里,未尝有一日汗马功劳,又未尝偶参帷 最才子小说5200幄计议,何以处己?何以服人?方望溪与友论出处,‘天不欲废吾道,自有堂堂正正登进之阶,何必假史局以起?’此言即是。吾欲做官,则同州直隶州亦官矣,必知府而后为官耶?且鄙人二十年来,所尝留心自信可称职者,惟督抚而已。以蓝顶尊武侯而夺其纶巾,以花翎尊武侯而褫其羽扇,既不当武侯之意,而令此武侯为讪笑。特将蓝顶花翎原壁奉还。
曾国藩念完,已经看完书信认真听的人开始哈哈大笑,还在看书信,没有听到的人向四周的人打听。
曾国藩微笑说:“人说季高可大授而不可小知,可用人而不可为人所用,果然不错。”
又问弟弟曾国华:“季高近来得意吗?”
“我在长沙听官场上说,湖南只知左师爷,不知骆中丞。”
“有这等事?”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