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无限之神秘老人 > 第三章反省与改变

第三章反省与改变

死亡的心跳

如果死亡只出现一次,我们就没有机会认识它但幸运的是,生命就是生死共舞,无常律动每当我听到山溪奔腾浪涛拍岸,或自己的心跳声,宛如听到无常的声音♀些改变,这些小死亡,都是我们活生生地在和死亡接触它们都是死亡的脉搏死亡的心跳,催促我们放下一切的执着

因此,让我们在生活中,当下就面对这些改变!这才是为死亡而准备的真正妙方→命中也许充满着痛苦和难题,但这些都是成长的契机,可以帮助我们在情感上接受死亡一旦我们相信一切万物都是恒常不变的,我们便无法从改变中学习

如果无法学习,我们就会变得封闭而执着执着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让我们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死命地执着我们害怕放下,事实上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就是我们拼死拼活去执着的悲剧和嘲讽所在:执着不仅是做不到,反而会带给我们最想要避免的痛苦

执着背后的动机也许并不坏;消快乐也并没有错,但我们所执着的东西,本质是执着不了的西藏人说,“同一只脏手不可能在同样的流水中洗两次”,又说“不管你多么用力,沙中还是挤不出油来”

确实地体会无常,可以让我们慢慢解脱执着的观念,以及错误的恒常观盲目的追逐慢慢的,我们将恍然大悟,我们因为执着不可能执着的东西,而经验到一切痛苦,就其最深层的意义而言,都是没有必要的开始体会无常,也许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这种经验是如此生疏但只要我们不断反尸我们的心就会逐渐改变“放下”变得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容易也许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够让我们的的愚蠢沉没,但我们反省得越多,就越能够发展出放下的观点;那时候,我们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就会改变

观照无常本身还不够,你必须在生活中履践,如同医学研究必须兼顾理论与实务,生活也是如此→活中的实际训练就在此时此地,就在“无常”的实验室中改变发生的时候,我们学习以一种新的智慧来看待它们;虽然旧习依然发生,但我们本身却会有些不同←个情况将变得比较轻松不紧张不痛苦,甚至于连旧习气对我们虽有影响,都会觉得不像过去那么大随着每一次的改变,我们会有稍许的体悟,我们对于生活的观点也会变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宽广

处理“改变”

让我们做个实验拿起一个铜板,想象它代表你正在执着的东西握紧拳头抓住它,伸出手臂,掌心向下现在如果你打开或放松手掌,你将失去你正在执着的东西那就是为什么你要握住它的原因

但还有另一个可能­性­:你可以放开手掌,但铜板还是会在手上你的手臂仍然往外伸着,只要把你的掌心向上,即使是放开你的手掌,铜板还是留在你的手中你放下,而铜板仍然是你的,甚至连铜板四周的虚空也是你的

因此,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接受无常,同时毫不执着地享受生命

现在让我们想想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的事人们时城在突然感觉失去伴侣的时候,才能了解自己是爱他们的然后人们就更执着了当一方越执着,另一方就越逃避,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越脆弱

我们时刻都要快乐,但追求快乐的方式却那么笨拙,以致于带来更多的忧愁我们往往认为必须抓赚才能拥有获得快乐的保证我们问自己:如果我们不拥有,怎能享受呢?我们总是把执着误以为是爱啊即使拥有良好的关系,由于不安全感占有欲和骄傲,爱也被执着所破坏了;一旦失去了爱,你所面对的,就只剩下爱的“纪念品”和执着的疤痕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做才能克服执着呢?唯一的途径是了解它的无吃;这种了解可以慢慢解除它对我们的控制我们将了解上师所开示的对于改变的正确态度:想象我们是天空,看着乌云飘过;想象我们是水银一般的自由自在当水银落在地面时,仍然完整无瑕,从不与尘埃混合当我们试着依照上师的开示去做,慢慢解除执着时,大慈悲心就从我们身上产生执着的乌云纷纷飘散,真正的慈悲心就像太阳发出光芒那时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就能体会威廉·布莱克(illiamBlake)这首诗的真义:

把喜悦绑缚在自己身上的人,反而毁灭了长着翅膀的生命;

当喜悦飞去而吻别它的人,

将活在永恒的朝阳之中

战士的­精­神

虽然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放下的话,就会一无所有,但生命本身却再三透露相反的讯息:放下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

当海浪拍岸时,岩石不会有什么伤害,却被雕塑成美丽的形状;同样道理,改变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也可以磨掉我们的棱角「过各种改变的考验,我们可以学习发展出温和而不可动摇的沉着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了,善心和慈悲心也开始从我们本身自然反­射­出来,并且把喜悦带给别人♀个善心可以超越死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基本的善心←个生命便是在教我们如何发掘那颗强烈的善心,并训练我们实现它

因此,生命中的逆境,都是在教我们无常的道理,让我们更接近真理当你从高处掉下来时,只会落到地面--真理的地面;如果你由于修行而有所了解时,那么从高处掉下来绝不会是灾祸,而是内心皈依处的发现

困难与障碍,如果能够适当地加以了解和利用,常常可以变成出乎意料的力量泉源在各位大师的传记中,你会发现,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困难与障碍的话,就找不到超越的力量譬如说,西藏的伟大战士格萨尔王(Gesa

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流亡历程是西藏文学中最伟大的史诗格萨尔的意思是“无敌”,没有人能够打败他从格萨尔出生的那一刻起,他有一位邪恶的叔父,名叫洛东,就想尽办法要杀害他,但每次都让格萨尔越来越坚强÷实上,由于洛东的努力,才使得格萨尔变得如此伟大因此,西藏的谚语说:如果洛东不是这么邪恶诡诈,格萨尔不可能爬得这么高

对西藏人而言,格萨尔不只是一位武术战士,还是一位­精­神战士■为­精­神战士,必须发展特殊勇气,具有睿智温柔和大无畏的天赋­精­神战士仍然有恐惧的时候,尽管如此,他们却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痛苦,认清恐惧,并且毫不逃避地从困难中学到教训诚如创巴仁波切(hogyamT

ungpaRinpoche)告诉我们的,做为一位战士,就是“将追求安全感的狭隘心胸,换成一个非常宽广的视野,那是一种无畏开放和真正英雄式的胸怀……”进入那种视野宽广的领域,就是学习如何在改变中获得自在,如何让无常变成我们的朋友

无常的讯息:死亡之中有什么消?

更深入探讨无常,你将发现它有另一个讯息,另一个面目,它将带给你伟大的消,它将打开你的眼睛,让你看见宇宙的基本­性­质,以及我们与它之间的非凡关系

如果一切都是无常的,那么一切就是我们所谓的“空”,也就是说,一切都没有任何持久稳定和本自具足的存在;一切事物,如果能够看见它们的真正关系,必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佛陀把宇宙比喻成一个广大的网,由无数各式各样的明珠所织成,每一颗明珠都有无数的面向每一颗明珠本身都反映出网上的其他明珠,事实上,每一颗明珠都含有其他明珠的影子

就以海浪为例吧!从某一方面看,海浪似乎具有明显独立的个体,有始有终,有生有死从另一方面看,海浪本身并不是真的存在,它只不过是水的行为而已,“空”无任何个体,而是“充满”着水所以,当你真正思考海浪时,你将发现它是由风和水暂时形成的,依存于一组不断在改变的条件你也将发现每一波浪之间都有关联

当你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万物本身并不真实存在,这种非独立存在,我们称之为“空”让我们来观想一棵树当你想到一棵树的时候,就会想到一个明确的物体;在某个层次上,就像海浪一样,树确实是明确的物体但当你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树毕竟没有独立的存在细细思考,就会发觉树可以化解成无数微细的关系网,延伸到整个宇宙落在树叶上的雨,摇动树的风,滋养树的土壤四季和气候,乃至日月,都构成树的一部分当你继续想下去,就可以发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成就这棵树,任何时刻,树都不能独立于其他事物;任何时刻,树的­性­质都在微细变化中♀就是我们所谓一切皆空,一切皆无法独立存在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万物之间的交互关系非常广泛深远→态学家知道,燃烧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一棵树,多少会改变一位巴黎市民所呼吸的空气品质;而尤加坦一只鼓动翅膀的蝴蝶,会影响到赫布里德斯蕨类的生命→物学家开始发现到基因神奇而复杂的作用,创造了人格与个­性­,它会伸展到久远的过去,显示每一个所谓的“个体”是由一连串不同的影响力组合而成物理学家已经把量子的世界介绍给我们,量子世界很像佛陀所描述的因陀罗网(遍满整个宇宙的发光网)就像网上的摩尼宝珠一般,一切劣的存在,其实就是其他劣的不同组合

因此,当我们认真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事物时,就会发现从前我们认为是如此坚固稳定和持久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佛陀说:

了知一切:

如幻影,如浮云城堡,如梦,如魅,

没有实质,

只有能够被看到的­性­质而已

了知一切:

如悬挂在万里晴空中的月亮,

倒映在清澈的湖面,

虽然月亮不曾来到湖面

了知一切:

如音乐天籁和哭泣中的回音,

而回音中却无旋律

了知一切:

如魔术师变出

马牛车等的幻影,

一切都不是它所呈现者

观想一切事物的本质犹如梦幻泡影,绝不会让我们感到寒冷绝望或痛苦相反的,它会唤醒我们温暖的幽默感,以及本自具足的慈悲心,因而对于一切事物和众生越来越乐意布施伟大的西藏圣者密勒日巴说:“见空­性­,发悲心”当我们透过观照而确实见到一切事物和我们的空­性­与互相依存­性­时,这个世界就呈现更明亮新鲜亮丽的光,有如佛陀所说的重重无尽互相辉映的珠网我们再也不必保护或伪装自己,就可以轻易做到如一位西藏上师所开示的:

时常认知生命有如梦幻,减低执着和嗔怨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你,都要保持慈悲不管他们做什么,只要你当它是一场梦,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行的关键,就是在梦中保持积极的愿力,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也要知道:如果我们与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互相依存的,那么即使是我们最微小最微不足道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会对全宇宙产生影响丢一颗小石头到水塘里,就会在水面上产生涟漪;涟漪合成另一个涟漪,再产生新的涟漪每一件事物都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应该可以了解到,我们会对自己所做所说所想的一切负责,事实上,我们是在对自己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整个宇宙负责**喇嘛说过:

在今日高度互相依存的世界里,个人和国家都无法自己解决我们彼此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世界­性­的责任感保护和滋养我们的世界家庭,支持弱势的成员,并保存和照顾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是我们集体的和个人的责任

不变者

无常已经把许多真理显示给我们,但它还隐藏着一个最终的珍宝,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未曾发现未曾怀疑未曾认识,却最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

西方诗人里尔克(Raine

iaRilke)说过,我们最深的恐惧,就好象是龙,护卫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珍宝我们将发现,无常道出一切皆不真实和不持久,它唤醒我们的恐惧,因为它驱使我们去问这些问题:如果一切皆会死亡和改变,那么什么才是确切真实的?表象之后,还隐藏着什么无限宽广的事物,来包容这些无常而改变的发生呢?有什么是我们事实上可以依靠,死后还继续存在的东西呢?

如果我们迫切地把这些问题牢记在心,加以思维,会慢慢发现,我们对于每一件事物的看法会有重大的改变由于持续对“放下”观想和修行,将发现在我们自身当中,有无法称呼描述或想象的“某种东西”,隐藏在一切变化和死亡之后我们对于“恒常”的强烈执着,将因而开始化解褪去,不再是眼光狭隘,心神散乱

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将一再瞥见隐藏在无常背后的广大意涵我们过去的生命,就好象是搭乘飞机通过乌云和乱流,突然间飞机往上爬升,进入清朗无边的天空♀种新出现的自由,启发和鼓舞了我们,让我们发现自己本身就有浓厚的安详喜悦和信心,这种感觉令我们异常惊奇,也让我们逐渐相信,我们确实拥有不可摧毁不会死亡的“某种东西”密勒日巴写道:

在死亡的恐惧中,我辛苦地爬上了山--再三思索着死亡时刻的不可逆料,我攻占了不死恒常的心­性­之城堡如今,对于死亡的一切恐惧都已经过去了

因此,我们将逐渐察觉到我们自身就有密勒日巴所谓的“不死恒常的心­性­”,宁静如晴空般的沉静当这种新的觉醒开始变得清晰而持续的时候,就会发生《奥义书》(Upanishads)所说的“意识大回转”,对于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做了一次个人的纯粹非概念的显露,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种新的生活新的诞生,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复活

对于改变和无常的真理,我们无畏地反覆思维,将会慢慢发现,我们是以感激和喜悦的心情面对不变者的真理:不死而恒常的心­性­之真理♀是多么美妙而具有疗效的神秘经验啊

PS:今天蹲了一天的军姿,连开电脑的力气都快没了==

西藏生死书(4)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