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无限之神秘老人 > 第二章无常

第二章无常

轰得你头昏眼花

有时,我们需要清醒一下,真诚地问自己:“如果我今晚就去世,该怎么办?”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会醒过来,或者会到那儿去如果你呼出一口气,却再也不能吸气,你就死了,就那么简单就像西藏谚语所说的:“明天或来世何者先到,我们不会知道”

有些著名的西藏禅观大师,在晚上就寝时,会把杯子倒空,杯口朝下放在床边他们从来不确定隔天是否会醒过来,还用得着杯子他们甚至在晚上就把火熄掉,免得余烬在第二天还烧着”时刻刻他们都想到可能立刻就会死

在吉梅林巴闭关处的附近有一个池沼,很难走过去有些弟子建议要替他建一座桥,但他却回答说:“何必呢?谁晓得明天晚上我是否还能够活着睡在这里?”

有些上师甚至以更严厉的景象警惕我们要认清生命的脆弱,他们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把自己观想成最后一次放封的死刑犯在网子里挣扎的鱼,或在屠宰场待宰的禽兽

其他上师则鼓励他们的学生要鲜明地观想自己死亡的景象,做为一种有系统的止观法门:观想死亡时的感受痛苦悲惨无助亲友的忧伤,了悟自己一生中已做或未做的事情

身体平躺在最后一张床上,

口中呻吟着最后的几句话,

心里想着最后的往事回忆:

这场戏何时会发生在我身上呢?

我们应该一再冷静的观想,死亡是真实的,而且会毫无预警地降临不要像西藏寓言中的那只鸽子,整个晚上聒噪不休,忙着做窝,曙光来临时,甚至连眼睛都还没有阖过诚如十二世纪的大师惹巴格坚(D

akpaGyaltsen)所说的:“人类一辈子都在准备,准备,准备:只是对下一辈子没做准备”

认真看待生命

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可贵有一次我在英国参加一项会议,与会者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访问‖时,他们采访一位濒死的­妇­女,她过去从来没有想过,死亡竟然是如此真实,所以恐惧不已现在她知道了,她只想对在世的人说一句话:“认真看待生命和死亡”

认真看待生命并不表示我们要像古时候的西藏人一样,一辈子住在喜马拉雅山里坐禅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可以受到朝九晚五的生涯所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要沉溺在现代生活的享受中,关键在于单纯,不要以外界活动来过分伸展自己,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

这就是佛教戒律的真义所在戒律的西藏语是tsult

im;tsul的意思是“合适”或“正当”,t

im的意思是“规矩”或“方式”因此,戒律就是做合适或正当的事;换句话说,在这个过度复杂的时代里,要简化我们的生活

心的宁静就是从这里来的宁静的心可以让你追求­精­神事物,以及涌自­精­神真义的知识,可以帮助你面对死亡

可悲的是,很少人这么做现在我们也许该问自己:“我这一生到底做了些什么?”这句话是问我们对于生和死到底懂了多少

在我的朋友肯尼斯·瑞林(hRing)等人的着作里,提到濒死经验,使我受到启发№多从严重意外事件死里逃生的人,或濒死经验者,都叙述了“生命回顾”的经验,很鲜活而清晰地重新经历了一生有时候,他们也会亲身经历到曾经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与情绪有人告诉肯尼斯·瑞林:

我知道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他要完成和学习的东西,譬如分享更多的爱,彼此更加慈爱,发现人生最宝贵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与爱,而不是物质‖时了解生命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记录下来了,即使当时不经意地擦身而过,但后来还是会出现的

有时候,回顾生命的同时,会有庄严的“光的生命”出现在与“光的生命”相会时,各种见证突显了人生唯一重要的目标:“学习爱别人和获得知识”

有人告诉雷蒙·慕帝说:“当光出现的时候,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做了哪些事,足以证明你并未虚度人生?’或诸如此类的话……整个过程,他不断强调爱的重要­性­…他似乎也对知识很关心……”另一个人告诉肯尼斯·瑞林:“他问我(但没说话,只是刹那的心灵沟通)到底做了哪些有利益或改善人类的事?”

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涅而每一件事,绝对是每一件事,都与它有关系

秋天的云

在尼泊尔的寺院中,伟大的顶果钦哲仁波切(DilgoKhyentseRinpoche),是我上师现存年纪最长的弟子,当代最出­色­的一位上师,是**喇嘛和许多其他上师的老师,大家都尊他为智慧和慈悲的无尽藏他身材巨大,慈蔼庄严,集学者诗人和神秘家于一身他曾经闭关修行二十二年,在一次讲经即将结束时,大家抬头看着他,他退下来,凝视着远方:

“我现在七十八岁了,一生看过这么多的沧海田,这么多年轻人去世了,这么多与我同年纪的人去世了,这么多老人也去世了;这么多高高在上的人垮下来了,这么多卑微的人爬起来了;这么多的国家变动,这么多的纷扰悲剧,这么多的战争与瘟疫,这么多恐怖事件遍布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些改变都只不过是南柯一梦当你深深观照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没有哪样东西是恒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即使是最微细的毛发也在改变♀不是理论,而是可以切身知道,甚至亲眼看到的事”

我常吃问:“为什么一切都会变呢?只得到一个答案:那就是生命,一切都无常佛陀说: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

看着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步,

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

就像急流冲下山脊,匆匆滑逝

面对死亡,我们有无限的痛苦和迷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无常的真相我们多么渴望一切都恒常不变,因此就得相信一切都可以如旧但这是以假当真而已,诚如我们经常发现的,信念和实相的关系很鞋甚至毫不相­干­♀种以假当真的错误讯息观念和假设,建构出生命的脆弱基础不管再多的真理不断逼近,为了维持我们的伪装,我们还是宁愿不可救药的继续浮夸下去

我们总是认为改变等于损失和受苦如果改变发生了,我们就尽可能麻醉自己我们倔强而毫不怀疑地假设:恒常可以提供安全,无常则否但事实上,无常就好象是我们在生命中所碰到的一些人,起先难以相处,但认识久了,却发现他们比我们所想象来得友善,并不恐怖

请如此观想:了悟无常,很讽刺地,是我们唯一能确信不移的事;可能是,我们唯一永恒的财产它就像天空或地球一般,不管我们周遭的一切会改变或毁坏得多厉害,它们永远不为所动比方说,我们经历了椎心碎骨的情绪危机……我们整个的生命几乎都要解体了……我们的丈夫或妻子突然不告而别了尽管如此,地球仍在那儿,天空仍在那儿当然,即使地球也偶尔会震动,警告我们不可以把什么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

纵使是佛陀也会死他的死是一种教示,用来震撼天真懒惰与自满的人,用来唤醒我们了悟一切无常,以及死亡是生命无可避免的事实佛陀临终前说:

在一切足迹中,

大象的足碱为尊贵;

在一切正念禅中,

念死最为尊贵

每当我们迷失方向或懒散的时候,观照死亡和无躇往可以震醒我们回到真理:

生者必死,

聚者必散,

积者必竭,

立者必倒,

高者必堕

科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只不过是变化活动和过程而已--一种整体而流动的改变:

每一个次原子的互动,都包含原来劣的毁灭和新劣的产生次原子世界不断在生灭,质量变成能量,能量变成质量≡纵即逝的形状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了,创造一种永无尽期永远创新的实体

除了这种变化无常之外,人生还有什么呢?公园中的树叶,阅读这本书时的屋内光线,四季,天气,一天的时间,走在街上擦身而过的人,哪一样不正在改变呢?还有我们自己: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今天看来不都是一场梦吗?与我们一起成长的朋友,儿时玩耍的地方,我们曾经信守不渝的观点和意见,全都抛在脑后了此时此刻,阅读这本书对你似乎鲜活真实,但是,即使是这一页也很快就变成记忆了

我们身上的细胞正在死亡,我们脑中的神经元正在衰败,甚至我们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情绪一直在改变我们所谓的基本­性­格其实只不过是“心识的流动”而已今天我们神清气爽,那是因为一切都很顺利;明天就垂头丧气了那一分好的感觉哪里去啦?环境一改变,我们就心随境转了:我们是无常的,影响力是无常的,哪里也找不到坚实永恒的东西

比起我们的思想和情绪,有哪一样东西更不可测呢?你知道你的下一个念头或感觉是什么吗?事实上,我们的心就像梦那么空幻,那么无常,那么短暂看看我们的念头:它来了,它退,它又走了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生起,即使是当下这一念,诚如我们所经验到的,也立刻变成过去了

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是“当下”,此时此地

有时,在我开示这些教法之后,有人会跑上来对我说:“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我早就知道了,说些新鲜的吧!”我就对他说:“你真正了解和体悟无常的真义吗?你已经将无常与每一个念头呼吸与动作相结合,因而改变你的生活了吗?请你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我是否每一刻都记得我正在步向死亡,每个人每一样东西也都正在步向死亡,因此时时刻刻都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我对于死亡和无常的认识,是否已经迫切到每一秒钟都在追求开悟?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你就算真正了解无常的真理了”

PS:你们懂得

西藏生死书(3)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