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一人闯起点,只为共论清穿史不愿荒唐留错处,奈何不是论文集此文尽量尊重历史足迹,求支持,求评论,求推广,求收藏!欢迎指教,虚心讨论)
…---第二十七章:“笑初读己信,悲花落魂飞”----Sg
院外,日渐昏沉,正是斜阳无限好,可叹终将近黄昏
屋里,我带着些许负罪感,打开八王爷留下的信匣子,好多封白签厚纸得信封正静静得躺在那里我斜坐依桌,按着次序依次一一取来细读
第一封信,是曦月答谢八王爷赠她《花间集》的,信里写到:
恭谢同悲,亦诚谢八王赏赠温先人之《花间集》粗读未全解明之,只词里句间可感花间词韵也难为唐人称之花间诗鼻祖,可见真是一奇女子也¨之勉之
第二封信,是曦月自愧学未精,写下的诗文:
恭谢同悲,亦谢传阅《拾趣逸》短篇惭愧枉读汉人书,不识温岐是儿郎虽奇男儿做闺音,更惊诗韵通阁语敬之,叹之,奇之再次诚谢八王特寻来温先人诗集助汝学词赋韵今狼豪小试,填《望江南》一首,不知合韵否见笑,望谅
原词填文如下: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今改之:
《望池南》
梳洗倦,单依伴水阁
落花千瓣均未红,残阳粼粼波盈盈
绞帕姊妹亭
第三封,曦月又填了一首词:
恭谢同悲,亦诚谢八王当面指点“自栖”确实应景·过“单依”数倍,已抄录入
今又填得一首《玉蝴蝶》,共论之
“风刀冷,怯生离
扶灵出郊时,城外气成霜,归京雁悲鸿
水仙映稚颜,青黛未染眉,
明年清明夜,更漏共谁闻?”
温先人才思艳丽,八咏毕,曾填此《玉蝴蝶》为:
“秋风凄,切伤离
行客未归时,寒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肠断谁得知?”
小女不才,不敢与之相较也,填之略抒郁怀兮,八王勿笑
第四封,曦月谢八王爷送她礼物“玉蝴蝶”?我心里奇怪,才填写了玉蝴蝶的词,怎么就收到了“玉蝴蝶”的礼物呢?这是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泡茶喝的么?“曦月”还特地为此填作了一首诗呢,只见书信如下:恭谢同悲再谢赐赠玉蝴蝶一屉,甚喜℃有此种树乎?形如馍馍,却薄如蝉翼奇哉!奇哉!如令,入桂花冰糖粉同泡饮之,味甚香好何幸得以捧杯饮蝴蝶,特填得《荷叶杯》一首,送王共玩之
一羽蝴蝶临荷,振翅桂花落
薄翼摇曳浸温池,涟漪香正好
第五封,第六封,第七封……曦月次次“恭谢同悲”,可填得词赋却逐渐不再充满生离死别的惆怅词句越来越温和,字迹越来越婉柔到第十封时候,她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原只谓“欲赋新词强说愁”之人可笑,今得王爷一番开导,方知“伤满愁肠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之人更可笑何幸可得八王宽和,同悲共抒怀伤积愁于怀实为于事无补,不如王爷所言:“今朝有诗今朝吟,迎风谈笑念故人”
清早妆成,又回旧日同吟对作处,杨柳初芽,偶得《杨柳枝》,记来共玩之
杨柳丝黄迎春色,垂岸远映惹新愁
曾得玉人箴言处,初妆已成待晓风
此封书信以后,曦月再无自作诗词,只是不时录入古人之作她炒下:“王亦觉此词甚好?喜兮!今又读《xxx》,觉甚好,抄来共玩之”难怪八王爷的来信里总说让曦月多读诗书,原来他们在共赏同玩呢!
于是,我有幸,在“她”的书信里,看到了很多我从未完整读过的词句,比如: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