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了!”可没等包拯说完,宋仁宗便挥了挥衣袖,一锤定音:“陈公公,稍后命人将这批契丹舞女送至开封府,不得有误。”
“奴才遵旨。”
伴着陈公公那尖锐的嗓音,契丹太子的脸也随之变成了酱紫色。
虽说这耶律宗真此番是代表契丹前来议和的,但两国交战,大宋却是输多赢少。要不是契丹皇帝突然身体抱恙,进而导致军队士气低迷。那一向奉行强者为尊的契丹,是绝不会与大宋议和的!
也难怪这耶律宗真如此的目中无人。
可是,经由庞昱这么一闹。不但灭了契丹嚣张的气焰,更是让他们的颜面荡然无存。这叫耶律宗真如何不气,怎能不气?
宋仁宗望向站于殿前的包拯,问道:“包爱卿,你方才要禀报何事?”
“回皇上,微臣见契丹使者面露疲色,想必一路走来,是饱受舟车劳顿之苦。遂微臣斗胆,恳请皇上,暂且将核对礼单等琐事押后,容使者们先行用过晚宴。”包拯不傻,既然皇上有意给契丹难堪,他又何必去触这个霉头?
只不过,他该怎么处理那批舞女……
“是朕疏忽了。”宋仁宗歉意的笑了笑,随即吩咐道:“来人,赐坐!”
宴会在宋仁宗和耶律宗真的互相‘恭维’中,正式拉开了帷幕。酒香甘洌,桌上摆着的菜肴,亦是琳琅满目。大家都在举杯,谈论着现下的艳舞升平,仿佛先前那剑拨弩张的气氛压根儿不曾存在一样。
而对于庞昱这个见惯了各种大型歌舞的现代人来说,宴会是极其无聊的。放下酒杯,坏心眼的用手指戳了戳包拯那气鼓鼓的脸颊,明知故问道:“小包子,谁欺负你了?说出来,哥哥帮你报仇!”
无比郁闷的包拯毫不客气的拍掉在脸上作恶的‘狼爪’,朝天翻了个白眼,小声嘟囔道:“你们庞府明明有的是地方,干嘛非得把人塞到我这儿?难不成,你就那么想看我的笑话?”
“哟,短短一日不见,小包子的脾气可是长了不少哦。”庞昱答非所问,笑得那叫一个肆意。
对此,包拯只有叹气的份儿。
尽管在他看来,安乐侯与街头巷尾所传有很大的出入,并不像是大奸大恶之徒。但其行事过于乖张,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素闻包大人聪慧睿智,不但屡破奇案,更有‘大宋第一聪明人’的美称。此行得见,果真是不同凡响啊。”这时,契丹太子耶律宗真突然起身,来到包拯面前敬酒。
包拯端起酒杯,还礼道:“太子您言重了,包拯实在愧不敢当。”
“包大人太谦虚了。”耶律宗真勾起嘴角,紧接着话锋一转:“正好我这儿有几个问题不太明白,想要与包大人讨教一二。”
闻言,庞昱抬头看了眼耶律宗真,恰巧捕捉到后者那饱含嘲弄和戏谑的目光。对政治一向不甚敏感的庞昱猛然顿悟:敢情,这厮是来找茬的!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