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自词稿中抬起头,桌上的残烛,蜡泪盈寸,窗外,晨星寥落,天,快亮了。
“今夜玉清眠不眠?”
她幽幽地念着这个沉沉压在心上的句子,把词稿郑重收好,站起身,只觉眼前一阵昏黑,颓然倒下……
容若照着往例,到徐健庵先生家里听讲经书,并报告“通志堂经解”的进度;这一新开雕的版本,已决定以此命名了。
才进门,就觉得气氛大不如常,一位同年见到他,拉到一边,悄声道:
“容若,来得正好。你听说了没有?徐座主出事了。”
“什么?”
他大惊,变了颜色。
“是给事中杨雍建上的奏章,为的是壬子乡试,副榜遗取汉军卷子,劾了个疏误。皇上下令严办,徐座主无以自解,决定南归了。”
“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他深自悔愧,一心牵挂佩蓉,竟不知出了这等大事。
“也是这两天的事。徐座主不想惊动大家,也不想白费心去奔走,已决定把京里的事料理完就动身……”
正说话间,只见徐健庵出厅来了,神色倒也平静,容若不由佩服;所谓读书养气,就是如此吧?
徐健庵以寻常的语气话别:
“你们大约也都知道了,这个案子,疏误,是事实,杨大人所劾,并非枉曲,你们不可因此芥蒂。只是,怕要耽误各位功课了,于心不安。”
顿了一下,问容若:
“‘通志堂经解’进度怎样?”
容若敛手答:
“都照着预订的进度完成;大概三年内,可以完工。”
“校勘特别留意!能把这部书刻成,嘉惠后学,功德不小。我这一走,这副担子,就交给你了。”
又转向其他门生:
“虽是容若首倡此识,并捐赀开雕,也靠大家同心襄助。我走后,也别因此就散了,常在一起切磋才好。”
周旋闲话了一回,此时,惋叹、慰藉,都似乎失了意义,容若便不再开口,任同年去话别。
◇欢◇迎◇访◇问◇◇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