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赶到村北门口时其他人差不多都到齐了,胡寅在,张三也在,这厮昨日被黄辰一顿铁拳打得鼻青脸肿,反使他侥幸逃过后面的战场厮杀,祸兮福之所倚,此言一点不假
一行人起程出发,从村寨到集市要走十里的山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大概需花半个时辰方能抵达∵水路明显更快更方便,但胡二老或许是顾忌大班老以及背后的林七老在合设伏,才选择走陆路赴集市
赶山路既辛苦又枯燥,为了分散注意力黄辰和王永有一句没一句聊着,胡寅不久也参与进来,和王永激烈探讨哪家土婊最漂亮,最有味道年仅十五满脸稚嫩的孩子公然谈论妓汝,且看得出他深谙此道“这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黄辰目瞪口呆,难以接受
翻过高山矮丘,集市终于遥遥在望,集市外围的栅栏,低矮的石屋和自家寨子没什么区别,若是不说肯定以为此地是一座普通的海岛村庄
走到近处便明显能够看出区别来,行人渐多,一入集市大门,目光所及到处是人头攒动接肩擦踵的场面,熙熙攘攘,喧闹非常由于集市房舍有限,更多的人在道路两边设摊,席地而坐,沿街叫卖
“瞧一瞧,看一看,最上等的松江绫布……”
“倭国红铜,上好的倭国红铜,造铳制钱皆可……”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火器火铳,要什么有什么……”
“有男九人,颇有力气,惯于郝,欲招揽者速速前来,过时不候……”
“算命起课,不准不要钱……”
周围行人众多,想必鱼目混珠,不乏暗里偷盗者,黄辰牢牢握紧兜内碎银子,边走边向两侧观望此处的确和传闻中一样要什么有什么,中国货外国货,武器乃至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卖的
胡寅打开话匣子,言及卖家有一个名头,曰划船,九成为浙民,另外一成是闽人,他们本身便是地方乡绅的家人亲戚,平日里打着乡绅旗号以大小划船载物出海,假作与合渔舟贸易实则交通寇盗划船无法渡洋去国外交易,所以官军一般不会过问
王永连连点头,显然这些事不算秘密
渔船向海盗纳税,划船向海盗输货,历来被大明朝廷有识之士视为合两大至害,更有人放言:二者不除,海盗不绝≡者高居庙堂说话轻松,却不切实际,渔船就不说了,禁之沿骇万渔民以何讨生活?单说划船,背后乡绅本土势力庞大,上至州府下至乡间皆有人脉,乾极广,即便京师来人,强龙又如何压得住地头蛇?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黄辰不住摇头,心道大明朝怎么统治天下的?陆地海面无一控制得赚不亡才怪
路过一间颇有规模的武器铺子,王永的倭刀寿命将近,打算更换一把,当下同胡二老等人分开行动,黄辰跟着他一道入了店门,一个布衣伙计跑上前,一面堆笑迎着,一面嘘寒问暖,好不亲切“二位爷要置些什么?”
王永开门见山道:“倭刀,精品倭刀,劣品休要拿出献丑,平白叫人看轻”
伙计口中言道:“爷说的哪里话非小人自夸,这集市里兜售倭刀的店家没有三十,亦有二十,我家自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您只管放心选购便是”
王永乃是集市常客,岂会这般好哄骗,不屑地道:“入了谁家都是如此说法废话少说,把精品拿出来给我瞧瞧,要四尺长短”
伙计钻进柜台,从箱底取出一把黑鞘长刀呈给王永,后者单手接过这柄分量不轻的倭刀,左右翻看,继而拔出少许,一抹青光乍现,王永暗暗点头,此刀样式简朴轻便,没有过多的装饰物如毛皮鞘套等,是一柄偏重实战的好刀问道:“还算不错,价钱几何?”
伙计说道:“此刀收于倭国,由倭国名匠打造,非三两不可”
“太贵”王永摇头道
做买卖本就是店家漫天要价客人落地还钱,你来我往的勾当,两人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的价格锁定在二两五钱□永付账收刀,扭头问黄辰道:“黄兄弟,你要买些什么么?”
“那支枪怎么卖?”黄辰普通武器看不上,惟有墙上一杆火绳枪引起他的兴趣◎日合激战,他看到有人使用火绳枪,只不过数量不多,两边加起来也不过三五十杆,更多的人是在用有三个枪口的三眼火铳它属于火门枪,即管形火器其实这东西当火绳枪一经出现就该立刻淘汰掉,大明仍在持续使用,不免有些开历史倒车的意思
伙计说道:“此火铳长五尺二寸,重六斤有余,火门机轨皆精致细巧,铳筒耐用,无虑炸膛〓力可及百步之远,五十步内,百发百中三两六钱,绝不叫你亏去”
黄辰一听价格立刻熄了念想,他口袋里仅二两银子,差着一半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