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戴笠死亡之谜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一九四五年九月中旬。

随着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和淞沪司令部正式成立,戴笠认为上海地区的汉­奸­已没有了利用价值,肃­奸­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乘中秋之夜把上海地区的原汪伪政府里的高级官员和伪军里的高级将领,邀请到了上海杜美路七十号赏月。这里是军统局在上海的办事处办公的地方,此时被各种彩灯点缀得格外耀眼。随着圆月在天上缓慢的出现,周佛海等人一个接一个地进来后坐到了指定的位置上,很快五百多个座位全满了。由于在这之前,戴笠曾让军统各级组织在全国大中城市张贴过有“凡给敌伪工作之汉­奸­,但问行为,不问职位,予以办理……”的布告,所以此刻在坐的脸上全堆满了笑脸,看不出有任何的紧张和惶恐。因为从那布告的内容看,不管做汉­奸­的职位多高,只要没有坏的行为就不抓,但做汉­奸­时做了坏事,就是官再小也要办理。所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奸­都认为自己没有­干­坏事,而在最后时刻坚守自己的职位等候着中央军的到来。戴笠的这张布告,对稳定接收前沦陷区的局势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但这是戴笠的权宜之计,只不过还没有到对这些人下手的时候。为此,在中秋赏月晚会上,戴笠仍很认真地对坐着的汉­奸­们说:“在座的有不少在抗战期间出任过伪职,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今天起,只要能立功赎罪,政府是宽大为怀的。在这里我再说一遍,解决汉­奸­问题,是政治重于法律……”戴笠的这番话仍然有着哄骗的作用,因为暗中调集的肃­奸­力量还没有全部到位。而那些汉­奸­们一个个听得是春风满面,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不时地打断戴笠的讲话,都以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有了确实的保证。

戴笠的目的达到了,接着他开始动手了。

就在这次中秋赏月会后的第三天,时任军统局上海站站长的刘方雄和第三方面军二处处长的毛森等人,指挥一百多个行动小组,分头拿着印制­精­美的请柬送到预先指定的汉­奸­家中。有了三天前的中秋赏月,这些汉­奸­仍旧以为不会有任何祸事。可当他们来到指定的地点时,见四周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军警特务后,才知道他们手上拿着的那个请柬是个事先设计好的陷阱。逮捕汉­奸­的行动在戴笠的亲自指挥下连续进行了两天,这次行动除了在行政上担任伪职的汉­奸­外,经济汉­奸­也是逮捕的主要对象。由于上海滩上的一些大商人曾在抗战时资助过军统局,被戴笠视为有贡献于“团体”事业的人,他从重庆到上海后还专门抽出时间召见过他们,所以他把这些人作为特殊的群体予以保护,没有把他们列入这次逮捕行动的名单中。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周作民等人。这项工作,戴笠专门落实给邓葆光具体承办,而负责执行行动的毛森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就在逮捕行动的当天晚上就把周作民关进了大牢。直到毛森向邓葆光讯问如何处置周作民的财产时,邓葆光才大吃一惊,赶忙向戴笠作了汇报。戴笠得知此事后脸­色­都变了,大骂毛森自作主张,并要邓葆光亲送周作民回家并表歉意。对此事,戴笠本来要处理毛森。后查明,毛森逮捕周作民是蒋介石身边的人给他发来的电报而决定的,戴笠尽管并不清楚这是否是蒋介石的意思,但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对戴笠在上海的肃­奸­行动,蒋介石虽然时刻关注着,但很少说些什么,只是对个别人给戴笠下过给予宽容的手令。原中统局上海特派员张瑞京投靠汪­精­卫后,先是在李士群的手下任特务行动大队长,后又任伪陆军第七旅旅长和参军处中将参军。因为与汪­精­卫的长子汪孟晋时常吃喝嫖赌,成了莫逆之交,并由此掌握了汪­精­卫在世时与蒋介石和何应钦等要人来往的十几箱信件的藏身处。日本人一投降,张瑞京利用南京混乱之际将这十几箱的秘密信件偷了出来,并通过中统局全部交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得到这些信件后非常高兴,不但给戴笠下手令放了张瑞京,还给他颁发了“青天白日胜利勋章”一枚。得到勋章后的张瑞京,不久被任命为国民党南京市政府“敌产”管理处处长。对这样的特殊人物,戴笠也无可奈何,只能听从蒋介石的安排。

尽管这样,戴笠仍然受到舆论方面的压力,原因主要来自于周佛海。

一九四五年的中秋过后,上海所有报纸上所发的主要文章都与惩治汉­奸­有关。要论最大的汉­奸­莫过于汪­精­卫、陈公博和周佛海,汪­精­卫已病死,陈公博虽然逃往日本但已被押解回国,剩下的就只有周佛海了。由于周佛海在军统局的接收过程中大红大紫了一场,弄得许多人对他侧目而视。为此,全国强烈要求惩办周佛海等大汉­奸­的声浪很高,国民党内部也有不少人推波助澜,借机向戴笠施加压力。其实,自从日本投降后,戴笠就意识到周佛海的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小,而给他带来的麻烦会越来越大。如果美国等盟国有不利于周佛海的主张,再加上共产党方面以及国民参政会一些人,如果利用周佛海的事为打开政治上的缺口而向蒋介石发难,那么首先倒霉的肯定是他戴笠。此时,周佛海对戴笠来说仿佛是个巨大的政治陷阱,随时都会把他给吞没了。戴笠觉得不能让周佛海久留上海,否则后果难以预料。为此,自肃­奸­行动开始以来,戴笠是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舆论及各种政治力量对周佛海等人的态度。当他发现上海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周佛海时,戴笠就想以“休养”的名义把周佛海送到重庆软禁起来。这样做,对周佛海等人来说是避开了舆论中心,对他们本身也是个保护;对外界来说,是把周佛海等汉­奸­进行关押,听候国人的审查和处理。于是,戴笠与周佛海闭门进行了一次长谈。这次谈话的气氛相当压抑,尽管戴笠是以商量的口吻说起到重庆的事,但周佛海完全明白这并不是商量而是命令,因为他清楚自己可利用的价值所剩无几了。戴笠对周佛海说:“上海和南京报纸上的文章你肯定看了,都说你能‘翻手作云覆手为雨’,这些舆论我们是无法阻挡呀!为了你佛海兄的安全,我主张你还是住到重庆去为好。蒋委员长早就想见你了,并多次指示我亲自送你去重庆……”面对戴笠的侃侃而谈,周佛海很少说话,因为此次去重庆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为了摸清戴笠的底牌,周佛海让自己的密友、并帮助他办《中报》的金雄白,去试探蒋介石在上海的军事代表蒋伯诚的口气。

蒋伯诚与周佛海原来是镖友,抗战时蒋伯诚在上海曾被日本宪兵逮捕,后经周佛海与日本方面反复疏通蒋才获释。有了这层关系,周佛海觉得也许会从蒋伯诚的嘴里得到些真实的内容。可没有料到,金雄白到蒋伯诚住处后刚说起周佛海去重庆的事,蒋伯诚当即说:“佛海既已决定同雨浓去重庆,又何必再来问我呢?”这话使金雄白不知所措,真不知该如何回话。蒋伯诚略顿了会又说:“佛海知道我与戴雨浓是不对座的,如果照我旁观者的立场说了真话,可能会坏了戴雨浓的好事,会招人致恨哪!但我不说真话,可佛海过去毕竟是我镖友,而且这几年他也照应我不少。其实,戴雨浓的用心旁人一看就明,佛海此去重庆处境肯定不会好。我说白了吧,以佛海的聪明,并且过去又太熟悉当局的事与当局的人,他又何必来问我呢?”

蒋伯诚说完,就让人送客。

金雄白回来后,就把蒋伯诚的话坦直地转告给了周佛海。周佛海听完后,知道自己的路已绝,神态几至失常。但此时周佛海的内心仍心存一丝侥幸,他沉默了许久后对金雄白说:“我想此去,蒋先生不过叫我作个时期的休养罢了。”此话,也只能是对他自己宽慰。戴笠的用心也不只是蒋伯诚洞悉,当唐生明得知周佛海等人将由戴笠送往重庆时,就不客气地对戴笠说:“过去尽量利用人家,今天用不着人家了,便不肯代他们负责了。”戴笠听后只是苦笑了一下,是的,在这个时候他无法向唐生明解释清楚。不过,戴笠对周佛海还是考虑得周全的,他在周佛海起身前给毛人凤打了电话,要毛人凤派人将白公馆内原美军军官招待所打扫­干­净,所有的家具尽可能布置得好一些。同时,戴笠在安排好警卫力量时,还要军统局总务处抽调一位最有能力的科长专门负责接待周佛海的工作。

几天后,戴笠的军用专机在重庆的九龙坡机场降落。

当时在重庆有三大机场,除最大机场白市驿机场仍然被美军占用外,珊瑚贝机场是戴笠专机平时用得最多的。但此次由于是秘密护送周佛海到重庆,再加上正处于国共和谈还在进行中,为了严格封锁周佛海等人到重庆的消息,戴笠特指定军用专机飞往离重庆市区较远的九龙坡机场。军用专机降落前,毛人凤已派出军统局特务团的便衣特务在机场四周布岗,并封锁交通和清理闲杂人员。当飞机在空旷的机场上停稳后,戴笠第一个走出了飞机。当他见机场上所有的布置全都到位后,这才放心地招呼周佛海一行走下飞机,然后钻进毛人凤早就备好的轿车向白公馆急驶而去。

白公馆建在重庆杨家山的山腰上,因原为川军师长白驹所修建而得名。杨家山一带环境幽静秀丽,白公馆依山所修的山洞、瀑布、石崖和石径,与山势浑然一体。一九四三年以前,这儿是军统局的看守所,后因被梅乐斯看中才改成了专门招待美军的处所。

按照毛人凤事先的安排,周佛海到达白公馆后住进了楼上的一个大房间里。这房间里沙发、弹簧床等一应俱全,只是周佛海听说叶挺将军住过后,脸上的表情变得­阴­沉了。这天的中午,毛人凤在白公馆设宴为戴笠和周佛海接风洗尘。虽然,戴笠和毛人凤席间不时向周佛海等人敬酒,但对前途凶险深深担忧的周佛海除了强作欢笑外,已完全没有了好心情。酒席到一半时,军统局的一个秘书走进来对戴笠说:“侍从室来电话,委员长马上叫你去。”戴笠马上站起来对周佛海说:“很抱歉!不能奉陪了。”周佛海听说是蒋介石找戴笠,立即站起来送戴笠,并用非常恳切的语气说:“见到委员长时,请为我们美言几句。”戴笠见周佛海满脸的忧虑,连忙说:“那当然!你过去对党国的功绩,委员长是不会不重视,也是不会忘记的。暂时委屈你们了,一切都包在我的身上,放心好了。”戴笠说完走了,周佛海望着他的背影好久没有坐下来。此刻,周佛海怎么也不会想到,戴笠此时离去并不是去见蒋介石,而是为了摆脱周佛海,他事先安排好让那个秘书进来说的。

过后,戴笠再也没有直接与周佛海见面过。

戴笠安顿好周佛海后,把肃­奸­的注意力放在了平津地区。

此时,平津的局势不同于京沪地区,表面上看似已稳定,实际上却像个火山口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这一方面是华北地区的汉­奸­和伪军不甘心束手就擒,仍然蠢蠢欲动企图制造事件;另一方面则国民党军不顾已签的“双十协定”,不断地进犯华北的解放区,结果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歼灭不少,有的还带部队投向了解放区。这些,都使戴笠对平津的肃­奸­行动乐观不起来,而且只能谨慎行事。戴笠到北平后,就拜访了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等人,以求得支持和协助。然后,戴笠通过关系暗中说服了伪财政总长兼伪华北储备银行总裁汪时璟,让他协助搞好肃­奸­工作,以“将功折罪”。此时的汪时璟,能抱住戴笠的大腿是求之不得,那敢不尽心尽力呢!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