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林黛玉外传 > 第十四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第十四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说这宝玉可谓对黛玉是一片痴情,那些过去的旧情直到她死去,也没有因为她死去而一起离去。在佛门深院,种满了桃花,而每一颗桃树,都凝聚了他的汗水和心血,每一颗桃树,都记录了他想念她的次数,一颗代表一次,十颗代表十次,一千颗代表一千次。七年来,他一共栽下了二千八百三十二颗桃树

每到春天,每到桃花盛开的时候,他都要在树下伫立好久好久,看到飘落在地上的桃花,他都要拿扫帚把它们合拢在一起,然后用花篮把它们装起来,葬在寺庙的后山,或是将它们洒落到山里的流泉中,让它们随流水带去他的思念。有时候,飘落的桃花太多了,他没办法就只好­干­到扫完为止,有月亮的晚上,他就借着月光。没月光的晚上,他就提来一盏琉璃灯,借着微弱的一星灯火,将落花扫起来。说这宝玉即使做了和尚,­性­情还是一样乖张,怪癖。

在寺里有个古怪的清规,那就是山前山后的桃树,谁也不能破坏一棵,砍伐一棵,就算山上没了柴火也不能。众多弟子只允许在桃树下乘凉,不许摘一朵花,折一根枝条,只要发现了就要罚抄佛经十本。还有就是负责打扫卫生的和尚,只能扫其他树下的落叶,不能清扫飘落的桃花。那些飞落的桃花,必须要他亲自来打扫。有一次,一个和尚清扫了大殿广场上的一棵桃树下的叶子,他差点将那人赶出了寺庙,还是众多和尚求情才罢休,不过还是罚他抄经书十本,那个和尚足足跪在地上抄了三天。

对于这条清规可谓是佛教史上的一大创举,是史无前例的。既然是清规,和尚们也只好遵守了。不少次,他们都聚在一起,在背后说住持坏话,说他是个“花和尚”。当然宝玉也听说了,只是笑笑而已,并觉得他们叫他花和尚很贴切,如果有人知道他是对一个他深爱的女人就好了,那说不定他们要给他带个“情僧”的帽子呢。

这次宝玉看着眼前的黛玉,又想起了从前的那个他的林妹妹。然而,这个眼前的黛玉,和他的那个黛玉长的一模一样,不管从哪里看都是一样,她的面貌,她的形体,她的神态,她的病态,这些都是相像的,仿佛就是一个挠刻出来的,有点照本宣科的意思在里头,仿佛佛经上说的是真的,真有“轮回转世”之说nAd1(

宝玉再次汀诵经,又偷看了黛玉一眼,觉得这轮回转世是真的,因为这天底下还没有谁长得完全和其他人一模一样呢。这么一想来,就更加认定眼前这个小小的黛玉,就是他爱着的那个林妹妹了。只不过这个黛玉,是那个林妹妹转世投胎来的。看着她那瘦小的身材,和她流不完的泪,他不禁笑了起来,掩着鼻子偷笑。没想到,黛玉转世还是同以前一样,还是那么单薄,娇弱,像个美人灯,经风那么轻轻一吹就会倒似的,还是那么爱哭,淌眼泪。

笑完之后,突然心里给了他一个暗号,一个发问的暗号,她是不是再次幻形入世,已经没有了过去的记忆,忘了过去的种种,甚至连他也不记得了呢?。想到这,他的脸上掠过一丝难过和悲哀的­阴­影。她真的就把过去一下子同现在撇清了吗?她难道就没有一点点过去的影子吗?人一旦转世了,就会忘记前世的种种吗?

他记起了眼前的这个小小的黛玉,记起了那天在寺庙里,在寺里的大殿中,她还跟他说过这句话呢,她说:“这世上林妹妹就像树叶一样多,你说的是哪个林妹妹。”哦,她真的说过呢,我记得,记得很清楚。难道她真的没有了过去的记忆?难道她忘记了他?这怎么可能,这难以让人相信。可是,她真的说过,她亲口对他说的呢。她看着他说的,这又怎么可以欺骗人呢。她不记得他了。她把他忘了,忘在了前世。

想到前世,他又悔恨又痛苦。七年来,他不去想有关贾府的一切,他只想他的黛玉妹妹。过去的贾府,自他出家,就关在了佛门之外。一旦遁入空门,便不再与过去和过去的世俗有一丝一毫的瓜葛了。现在,他不得不又去打开那个关闭已久的心门了,走出那门,就意味着门外就是贾家,在贾家深宅大院里,回忆就会自动的涌起,哪怕里面的一草一木,都会是那么具有力量的勾起他那沉重的记忆。在那里,回忆太多了,就好比天上的星星多的数不清,他只想截取其中一个片段。

他想起,在他成亲的那天,就感到非常的快乐,兴奋,激动,仿佛那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因为他要和她的林妹妹成亲了。成亲之前,他记得他生了一场大病,变得疯疯癫癫了,痴痴傻傻了nAd2(当时有人告诉他,他要娶林妹妹了,他一听,病就减轻了,也不那么呆傻了,神智也清醒过来。然而,大喜过望之后就是大悲。他上当了。他娶得不是林妹妹,而是宝钗,可想而知这个打击有多么的沉重,就如暴一般猛烈,腰斩一般惨痛。

与心爱的人擦肩而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那种滋味只有深刻经历过的人,才能有深刻的认识,深刻的感受。

当宝玉知道这一切,都是一场秘密策划好的­阴­谋时,可以说那一刻他的心已经死了,追随他爱的人一同葬进了坟墓,一起逝去了。虽说宝玉的­性­格是狂躁的,但是他没有暴躁,而是选择了沉默,在沉默中杀死自己。他觉得再做一番犹如战争般洗礼已毫不意义了,因为他爱的人不在了,既然她不在了与谁搏斗都没有­精­力了。哀莫大于心死啊。

当宝钗含泪告诉他,黛玉已经去了的时候,他很难接受这样突如其来的结果,仿佛那是一场凶猛的海啸,突然夺走了他全部的希望,拥有的东西,一切梦想的东西,幻想的东西,一些美好的事物,一些极爱的人。当时,他很想声嘶力竭地呐喊,大声的放肆的痛哭,可是他叫不出来,哭不出来,因为他的喉咙哽咽了,堵死了,那喉咙已不是他自己的了,眼睛也忽然瞎掉了,痛的流血,而不是流泪。很多次,他感觉自己真的死了。可是他为什么不死呢?死了,便无所畏惧了。

死了就再也不会害怕和恐惧了,也用不着再被父亲逼着读书了,也用不着被宝钗劝诫走仕途经济,博取功名了,也用不着担心和挂念众姊妹了,也用不着被母亲挂念和­操­心了,也用不着忧心家族会败落了,也用不着和宝钗同床共枕,绵延子嗣了,更用不着生死相隔思念黛玉了,对黛玉有所愧疚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