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林黛玉外传 > 第二十六章 贾琏当官

第二十六章 贾琏当官

对于包尚来说,天下坏人杀尽,也不如小事做绝。我不就是种你的地嘛,我交租就是了,五七分也好,二八开也罢,总之我都接受。偏偏你张员外得理不饶人,步步紧逼,不但田地收取全税,还要作威作福,靠着巴结权贵,仗着知府,无恶不作,霸占良宅,强行圈地,陷农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狗急了也会跳墙,猪逼急了也会上树,何况人乎?我杀你,天经地义。我包尚何尝不想杀尽天下狗官,坏人,但是我办不到。我杀你,却是易如反掌。橘子是橘子,苹果是苹果,我就是要杀你,你能奈我何,要抓我,请放马过来吧。逃之我幸,不逃我命,如此而已。

这件案子,知府是一定要严办的,这事和他紧密相连。以前大量收取张员外的“冰炭敬”,现在人死了,总不能就和过去一笔勾销了吧,毕竟张员外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儿子呢。他叫什么来着,让本官好好想想,哦,想起来了,他叫张家淦。他这人本官是有见过的,次数不多,一两次左右,故此印象不是很深刻,比起他老子来闻人不如闻名。“人在做,天在看”,本官无论如何还是要给它办妥了,万一散播出去,不但乌纱帽保不住,还要落个千古骂名。

你想想,就是那少不更事的张家淦不说出,不闹,就是他张员外一大帮管家,仆人什么的,会放着不说,不给他捅出去。那些管家,仆人,本着忠诚之心,一定会为他伸张冤屈的,要讨个说法,哪怕那个人臭名昭著,毕竟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交情。再说食人粮,总得为人做点好事吧,就算是尽一个仆人的本分罢了。

此次案件一出,已是满城尽知,闹的沸沸扬扬,就是临近几个县也有耳闻。消息就是这样,总是不胫而走。案子牵连到知府大人,为此知府大人才要贾琏出面,下达命令要他彻查此事,务必将逃犯捉拿归案。

说这贾琏,富二代出生,一直吃着祖上的食粮,整天游手好闲,潇洒度日。靠着恩荫世累,本人没读多少书,他把这闲暇时间都拿来吃酒,玩乐,行令,找情人,拈花惹草,眠花宿柳去了(放着家里如花似玉的熙凤姐不珍惜,偏偏又去和其他人搞不正当关系,多小姐也不看看什么货­色­,偷香窃玉就到了这种地步nAd1(尤二姐是漂亮,可你又招惹人家­干­嘛,人家早已是许了人家的人,何必多生事,搞的人家张华娶妻不成反受累。结果呢?搞的尤二姐受不了人家的闲言碎语,疯言疯语,给活活整得吞金自杀。你说这叫什么事嘛。男人就是这点贱。)什么琴棋书画,什么科举取士,他一概挨不着边。

平生没什么本事,也多多少少是他的遗憾。放着他那个时代,男人没什么本事,自然是受歧视的,再说他自己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到窝囊。就是他贾琏没什么本事什么“庙堂纳谏,沙场点兵”这些道理他还是懂得的,“文死谏,武死战”人人不都是在追求这个吗?他何尝没有想过,可恨自己无能,又苦恼自己无门。如果有人肯给他机会,他会视死如归的,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差事,他也会欣然前往。

现在的贾府,已大不如从前了,以前的贾家可谓是炙手可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权势盛极一时。再加上他贾家又出了个贵妃娘娘,更是得势。就说那元妃省亲,短短几个小时,就平地立起了一座大观园∵进大观园的人,都知道里面是如何的气派,如何的宏伟,如何的华美。那里面修建的建筑规模之宏大园中庭院、花木之多早已是天下闻名了。

就说贾妃自己在园中看了,见如此豪华,也是默默的叹息大观园修建的太过奢华,太过靡费。要知道修建这个园林,是多少老百姓连做梦都难以办得到的事。就拿刘姥姥来说吧,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时候,那个园里之大之豪华,真是令她眼界大开,一下子就有了似把全世界都看了个遍的感觉。然而好景不长,昨日之势,之富有都已作古,成明日黄花了。

自从元妃死后,贾府就像被施了魔咒一般,遭到诅咒似的,接二连三的出事。元妃一死,对贾家来说,可谓是重大的挫伤。接着,又是黛玉(绛珠仙草)魂归离恨天,再后来是群芳散尽。如此祸事连连,怎不会使贾府这头大狮子遍体鳞伤。虽然薄了­性­命,但已是病猫子一个。就是这样的病猫子,只要有一息尚存,最终还是会挺过来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过抄家,贾琏,贾蓉,贾珍被捕入狱,贾政远调异乡,宝玉出走。如今这贾府又重新活了过来,凡是以前抄家充公的东西也一并归还了回来。

原来被捕入狱的贾珍,贾琏,贾蓉,也走出监狱,遣回原籍nAd2(只是所有的一切,都和以前没得比了,光景不同了,物是人非了。贾元春薨逝了,迎春自杀了,探春远赴他乡了,惜春当了尼姑,真真是原应叹息。祸福本相倚,就在这苦尽甘来之时,偏偏宝玉又出走了。

对于宝玉的出走,对贾母,对王夫人来说是致命一击,然而对其他人来说却无甚紧要,大家还不是正常度日。就是换了贾政也是如此。说这贾政,对于宝玉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很难说是疼爱也很难说是冷淡。他不喜宝玉,究其原因,就在于宝玉不是他理想的儿子。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的儿子应是这样的:有远大的志向,酷爱读书,求取功名,远离女­色­。

而偏偏宝玉一点也挨不上边,相反却是不读书,喜欢扎在脂粉堆里,不爱科举,不思报效朝廷,这让贾政大失所望,恨铁不成钢。但话说回来,宝玉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宝玉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宝玉会作诗,而大观园里那些楹联,地名,牌匾都得归功于他非凡的才华。而这些优点,贾政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盛赞宝玉天资聪颖,生­性­灵敏,只不过是把这聪明都用在了其他方面。有时候,他也是爱他的,只是爱有多少之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