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巴拉克奥巴马 > 第三章别样童年(3)

第三章别样童年(3)

奥巴马转学到一家穆斯林学校。当初进入天主教教会学校时,奥巴马为适应全新的语言和文化环境,颇下功夫,而这回他再次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适应穆斯林学校全新的生活,而这里的宗教传统与先前学校截然不同。

和以前一样,奥巴马还是坐在教室的最后面。一个朋友记得他花大把的时间画美国的超级英雄,比如蜘蛛侠和蝙蝠侠之类。他在那所学校呆了大概一年时间,然后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有几个朋友想探寻究竟,但也仅仅被告知他搬走了而已。

重返美利坚

母亲安和继父的婚姻几年前就陷入了危机。奥巴马同母异父的妹妹玛雅的出生给这对夫­妇­带来了暂短的快乐,但奥巴马在自传中写到,常听到父母拌嘴,理由不外乎母亲拒绝参加丈夫的生意派对之类。

奥巴马感受更深的是母亲对他的态度也从此不同。初到雅加达时,母亲总是鼓励他学习当地语言,尽力融入印尼文化,多花时间和继父呆在一起。然而,当她的婚姻每况愈下,她开始送儿子去参加美国的函授课程,作为日常学业的补充。凌晨4点,母亲准时叫他起床,准备些简单早餐,然后花三小时教儿子英语。之后,母亲上班,他去上学。

此时的奥巴马已经懂事,完全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她既担忧儿子的健康,又担心自己的价值观和所在国度的价值观会产生冲突。有一次纯属意外,奥巴马撞到布满倒刺的铁栅栏,身体受了伤,天黑后才回到家,胳膊上还划开个大口子。继父执意不肯立即送他去医院,母亲情急之下只好去恳求邻居,连夜开车把他们送到了医院。

他们到医院的时候,整个医院一片漆黑,母亲在走廊里摸索着前进,终于找到两个医生,两人正穿着短裤下棋。至今奥巴马胳膊上还有个缝了20针的伤疤,那就是那天晚上的留念。

母亲安开始对奥巴马的生父赞不绝口,说他聪明诚实,而且刻苦努力。她鼓励奥巴马应该为有这样的好父亲而感到自豪,还不无羡慕地经常提起罗莎?帕克斯、小马丁?路德?金,还有其他投身于民权运动的美国英雄人物。

奥巴马与印尼

奥巴马经常提到他独特的家庭背景,母亲出生于堪萨斯州,父亲来自肯尼亚,再有就是他在夏威夷度过了孩提时代,青年时代是在芝加哥度过。尽管奥巴马在印尼生活了四年,他6岁到10岁是在印尼度过,然而当地文化也成为他的一部分,影响着他对于美国在世界上所扮演角­色­的看法。

在《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写了他在孩提时代所了解的印度尼西亚,还提到他既渴望把妻子和女儿们带到那里去,心里又满是矛盾:

当我想起印尼,那些回忆就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赤脚穿过稻田时脚底沾满泥巴的感觉依旧熟悉;怀念太阳在火山顶后面冉冉升起;仿佛能听到夜晚祷告的钟声悠远绵长,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木柴燃烧的味道;还有小贩站在路旁的小摊旁叫卖水果的情景……我多想带着妻子米歇尔和孩子去体验我生活的另一部分,登上普兰巴南神庙上,敬仰数千年的印度遗迹,或在巴厘岛山间的河水里自在畅游。但我的这个宏伟计划总是一拖再拖。我一直都忙于工作,

想带孩子出门旅游更是难上加难。同时,到印尼的想法也让我忧虑重重,担心这片土地早已今非昔比,在那里的所见所闻终会抹杀我童年美好的记忆。

1971年,10岁的奥巴马返回夏威夷。母亲把他送到了畔拿荷学校,这是欧胡岛上的一所贵族私立学校。奥巴马在那里Сhā班五年级,一直读到1979年毕业。在学校里,黑人孩子为数不多,他也是其中之一,其他学生大多数是白人或亚洲人,他们都来自夏威夷的富庶家庭。

畔拿荷学校

多亏外祖父母的帮忙,奥巴马才得以被名校畔拿荷学校录取。他的外祖父的老板就毕业于这所学校,就是他帮奥巴马获得入学资格。

奥巴马第一天上学是外祖父陪他去的。新老师见到他就说她也曾住在肯尼亚。奥巴马的老师建议他不要用印尼名字“巴利”,还是用原来的肯尼亚名字“巴拉克”更好听,还问他所在的肯尼亚家族属于哪个部落,这让奥巴马窘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