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巴拉克奥巴马 > 第四章跌宕的青年时代(2)

第四章跌宕的青年时代(2)

在自传中,奥巴马写到,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属感。

在篮球场上,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找到了自我。正是在赛场上,我和白人朋友们打成一片,在这里黑­色­肌肤也不再代表着低人一等。在那里我认识了雷,还有来到夏威夷岛上的和我同龄的其他黑人孩子。他们的困惑和愤世嫉俗影响着我的世界观。

在《我父亲的梦想》中,奥巴马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他和雷的友谊。雷比奥巴马大两岁,他是跟随在部队工作的父亲从洛杉矶搬到火奴鲁鲁来的。“我们两人一见如故,这是因为学校里的黑人学生凤毛麟角,我们俩就相当于畔拿荷黑人学生总数的半数之多。”奥巴马写到他和雷一起去参加在夏威夷大学里和军事基地的黑人聚会,并且一起讨论周围的人们对于种族主义所持的观点,人们总是把世界分成黑白两部分。

奥巴马笔下的“雷”,其实就是凯斯?卡库噶瓦。近年来,他一直对奥巴马书中的部分观点提出不同意见。首先,他说自己并不是纯粹意义的黑人,而是和奥巴马一样,也是个混血,不过是黑人和日本人的混血。他还说那时两人更多谈论的是孤独,并不是种族问题。“巴利那时非常想念父母,认为父母抛弃了他。”

那时在畔拿荷学校的确有些黑人学生时不时聚在一起。他们那时不但探讨人权问题、种族问题,还和其他非裔美国人参加美国军事基地的黑人聚会。然而,这些人当中有两个人指出,奥巴马当年并未参加过他们的聚会——奥巴马的朋友圈子很广,什么种族背景的人都有。

在《我父亲的梦想》的前言部分,奥巴马写到,自传的作者总是不自觉地把过去的事情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进行描述,他把这一现象称之为“选择­性­失忆”。这本书完成于奥巴马33岁时,当时他是一名律师,在芝加哥切身体会着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的观念。他的这些经历很可能影响了他对童年的记忆。

然而,根据记者萨伯格和巴克的报道,奥巴马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玛雅回忆说,奥巴马不能接受周围人们强加给他的身份的概念,这其实是在告诉他作一个黑人意味着什么。他试图在别人对他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之间寻求平衡。很少有人曾体验像他这样的心路历程。因为大多数人有着较为确定的身份,并且得到周围人的广泛认同。但他曾住在印尼,加之父亲在他生活中的缺失,而他母亲又曾先后辗转在13个不同地方生活工作。

可以肯定的是,奥巴马对于黑人作家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在小说中寻找作为一个黑人的意义。他博览群书,不但读了詹姆斯?鲍德温和杜波伊斯,还读了马尔科姆?艾克斯的自传。他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所经历的不同身份相统一,更不知道如果真把自己定义为非裔美国人,那又将如何面对母亲还有外祖父母。

抉择与冲突

在《我父亲的梦想》中,奥巴马坦言,在高中时他曾饮酒,抽大麻,甚至还碰过可卡因。

这样下去,我几乎会沦为吸毒者、大烟鬼,这也是黑小子通常的最终下场。当然,让我感到兴奋的并不是这些,我并不想以此证明自己是个堕落成­性­的黑小子。至少在当时,决不是这样。让我感到兴奋的恰恰相反。毒品能让我把自己是谁这样的疑问抛到脑后,让我忘了过去和我所有的经历。

尽管这本回忆录写于很多年之前,但如此坦言自己曾吸食毒品,对于参加总统竞选的政治家而言,实属罕见。他很幸运,能重塑自我,为自己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而“雷”也就是凯斯?卡库嘎瓦如今却真成了贩毒分子,被指控非法倒卖可卡因并盗窃汽车,先是在加利福尼亚监狱服刑7年多,后来又在洛杉矶县监狱服刑7个月。

那段时间,奥巴马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看到儿子的变化,母亲心急如焚。她远在印尼给奥巴马写信,介绍自己的生活情况,那时她在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非营利机构工作。在信中,她为奥巴马的未来作打算,鼓励他申请上大学。1979年春天,母亲还带着奥巴马9岁的妹妹专程飞回夏威夷参加他的高中毕业典礼。

大学时代书包 网 想看书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