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终于适应了和外祖父母在一起的生活,可是很快,生活的节奏就被打破了。母亲和继父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回到夏威夷。她在离奥巴马的学校仅一个街区之隔的地方租了个小公寓,并开始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
整整三年,全家人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靠母亲微薄的助学金度日。奥巴马和同学们生活水准的强烈反差令他至今难以忘怀。他在《我父亲的梦想》中写道:
有时,当我放学后把朋友带回家来玩,母亲无意中听到他们嘀咕冰箱里没有吃的,或者屋里不那么井井有条。然后母亲就会把我拽到一旁,说她是个重拾书本的单身母亲,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活,所以不能把烤饼干这样的事儿当作头等大事。尽管她非常高兴我能在名校畔拿荷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决不能容忍我或任何人对她有丝毫的轻视。
三年后,母亲执意要去印尼实习,想把奥巴马和他同母异父的小妹妹玛雅也一同带去,让他们在印尼的国际学校上学,但奥巴马说什么也不肯去。他已经完全适应了畔拿荷的学校生活,不愿再次来到陌生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外祖父斯坦利和外祖母马德琳再一次向奥巴马伸开双臂,愿意让他们三个生活在一起。奥巴马和外祖父母还有朋友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即便在那时,家里人和朋友们似乎已看出奥巴马决非等闲。詹妮弗?斯坦豪尔在《纽约时报》撰文写道,据奥巴马同母异父的妹妹玛雅回忆:“妈妈总和奥巴马开玩笑,说他能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这似乎预示着今天的这一切是命中注定。而且奥巴马思维极其活跃,总想去很多地方。”
在辅导老师埃里克?库索诺克的印象里,奥巴马走路的样子显得信心十足,笑容也令人欢欣鼓舞。“他那时的言行举止和现在一模一样。”“当他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台演讲时,从他走路的样子,我们就一眼认出了他。那时他就很讨人喜欢,是个有领袖魅力的人。”
“任何时期,都有新的一代涌现,完成需要他们承担的任务。
今天,我们再次听到召唤,现在是我们这一代做出回答的时候了。”
——45岁的奥巴马以新一代政治家自诩,他以此号召选民。
在奥巴马笔下,畔拿荷学校的那段日子自己曾倍受排挤,也曾为自己到底是谁这样的问题痛苦不堪。然而,在《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萨伯格和巴克的采访中,据他的白人同学也是他的密友回忆,奥巴马从未提及种族问题或他的个人感受:“他是个思想异常活跃的人,和一般的孩子不同,他总喜欢谈论国家大事,但我们从没谈过种族问题。”
寻找归属
父亲的圣诞礼物是个篮球,受此影响,再加上夏威夷大学篮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让他心潮澎湃,奥巴马在外祖父家附近的空地上开始玩篮球。刚开始时,他笨手笨脚,但很快他的自信就与日俱增。上高中时,奥巴马就被畔拿荷校队选中,尽管他还不是开局投手,但很快,他在球场上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所在的球队实力不俗,”他的篮球教练回忆道,“如果当时是在联赛的其他球队,他的水平完全可以胜任开局投手了。但他勤学苦练,比谁都刻苦。无论上午10点的课间休息时间,还是午间休息他都在练球。每天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场地。”
奥巴马掌握了长距离投球的技巧,因此得了个“巴利轰炸机”的美称。这支篮球队球艺精湛,在奥巴马升入高年级时,他们荣获1979年州冠军。
一个队员记得奥巴马为人坦率,直言不讳,建议教练多启用他和其他候补队员,要求给候补队员同样多的比赛时间:“在比赛中,他会直接走上前去,和教练说,‘这样做只会让球队越来越糟,应该让候补队员有更多锻炼机会。’”
奥巴马与篮球
奥巴马的父亲在两人最后一次过圣诞时送他一个篮球作为礼物,选择篮球作为礼物就是因为那年夏威夷大学的篮球队所向披靡,硕果累累。奥巴马开始学打篮球,很快就发现篮球不但给他带来了归属感,也帮他找到了释放自我的方式。
奥巴马在高中校队打篮球。毕业前的一年,校队赢得了州冠军的殊荣,因为奥巴马擅长远距离投球,他还得了个“巴利轰炸机”的雅号。在整个大学期间,甚至在哈佛法学院读书的时候,他都没有间断打篮球。每年圣诞节,当奥巴马返回夏威夷时,他和高中旧友仍会相约球场一试身手。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