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决定帝国命运的富二代龙颈 > 第一章 秦朝二世(2)

第一章 秦朝二世(2)

思想上,他处处封禅刻石,留给后人一个“君权神授”的假说,“皇帝”的称号就是一个代表。他钳制思想的“焚书坑儒” 无疑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大劫难,也是臭名昭著的(其实里面许多是搞迷信的方士),不过从维护国家统治和社会稳定而言,也有其现实意义。纵观历史,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不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一脉相承的思想专制吗?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这种“余威”,虽不可见,但当我们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军阵前时,依然还能怦然感到这种无形的“威慑”力量,对于一个新生的大帝国而言,这也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和遗产。

但是,秦始皇的严刑峻法,仁义不施,横征暴敛,给王朝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这是商鞅变法时就留下的)。不过,这对秦二世而言,既是一种负担,也是一个“广施仁义”,大收人心的机会?

此时的秦朝,正是方兴未艾的封建社会的开头,前途无限广大,并没有必亡的理由。秦二世继承了一份虽有着不小危机,但却是很不错的遗产,他会怎么­干­呢?

瞒天过海:沙丘­阴­谋

照理而言,大秦王朝的桂冠无论如何都不会落到胡亥头上:嫡长子公子扶苏才是秦始皇遗诏要求继位的正式继承人。胡亥兄弟这么多,他最小,即使按兄终弟及的轮子,当他继位时也怕是姜子牙的90高龄了。何况,依照史载的品行,恐怕也不该胡亥中了头彩。

公子扶苏,­性­格仁慈,品行端正,反对秦始皇的暴虐治国思想,他不仅有政治远见,而且体恤民情,还知兵识书,是理想的二世皇帝——如果按本书主张二世是帝国枢纽的理念,倘若是他继承帝位,秦朝未必就不是第一个汉唐。

公子高,慈爱仁顺,他眼看着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被二世胡亥杀死,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又不想连累家人,就上书胡亥,说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胡亥很高兴,又赐给他十万钱)……

而胡亥呢?其德行才­干­其实在很早就表现出来了。

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众公子和胡亥都参加了,宴会结束,其他公子均依礼退下了,唯有胡亥看见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依礼脱下的鞋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借着酒劲,把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小处可以见大,后来胡亥治理天下,结果硬是像他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把自己的­性­命也给“踢”飞了。对他的胡作非为,当时就“诸侯闻之,莫不太息”(贾谊《新书·春秋》)。

史料有限,我们不知道胡亥更多的恶劣行径,但从他后来的胡作非为大概也知道他可能小时候会有“小儿多动症”,老是坐不住,从小就是这么一个胡作非为的“混世魔王”。可是,他虽然才学、德行什么都不具有,却具有天生的优势:他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而且根据《史记·蒙恬列传》所载,蒙恬的兄弟蒙毅曾经因力阻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而获罪。可见,秦始皇爱胡亥不浅,而且居于他子之上,连他最后一次出巡,也是带着胡亥的。

据《史记》所载,胡亥继位时是21岁,这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傻乎乎皇子,居然敢于发动政变,进而登上帝位,是“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的秦始皇所梦都想不到的。

因为曾经有一句谶言:“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就派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夺取了黄河以南之地,还派了惹自己生气的扶苏去监军。可他万万想不到,这个自己百般疼爱的胡亥才是帝国的掘墓人!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