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之谏打乱了赵高前进的步伐。两人之于胡亥,并不是争宠的关系,有宠的只是赵高;他们之间的争斗完全是不平等的争斗,虽然赵高位卑,但被他哄得心花怒放的胡亥可以说是无条件站地在赵高一边,李斯虽然诸子都娶公主、诸女均嫁公子,地位显赫,却完全处于下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李斯的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的太守,吴广等人向西进军经过三川郡,而李由不能阻挡。后来是章邯打败了义军,所以胡亥趁机数落李斯枉为国家柱石,治国无能让小小的盗贼如此猖狂。虽然李斯害怕失掉富贵,赶忙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献上更加严酷的“督责”之计来阿附胡亥,但是胡亥依然对他有很深的猜忌。赵高就利用这一点假手胡亥除掉了最大的绊脚石李斯。
赵高假装忧国忧民,对李斯说:“关东群盗很多,皇上还要急发徭役来修阿房宫,还聚名狗名马等无用之物。我想进谏,但地位低贱。这是您分内之事,为何不谏?”李斯上了当:“是啊,我欲进谏很久了。但现在皇上不上朝,而居于深宫,我虽想进谏,却没有机会。”赵高见鱼儿上了钩,就说:“您如果真能进谏,请让我为您找个机会。”
赵高就设计了一个“机会”,他专门等胡亥和美女玩得快乐之时,派人告诉李斯可以奏事了。李斯信以为真,就到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大怒说:“我平常多闲,丞相不来。我刚搞搞私人Party,丞相就来请事。是丞相故意藐视我呢?还是捉弄我,不让我快乐?”赵高趁机借力打力地进谗言:“如此太危险了!沙丘之谋,丞相李斯是参与了的。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的地位并没有提高,看来他是想裂地封王啊。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子李由为三川太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老家邻县之人,所以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李由不肯出击。我听说他们有文书相往来,只是没有确切证据,故未敢以闻。现在丞相居宫外,大权重于陛下……”胡亥深以为然,就想审问李斯,所以先派人去调查李由的事。
李斯很快就知道了,去求见胡亥。这时胡亥在甘泉离宫,正在观看杂技。李斯不得见,觉得形势很危急,就上书揭发赵高,说他有篡逆不轨之心,如不除掉,将恐为变。自古宦官之所以弄权,就在于君主掉以轻心,以为宦官只是家奴,没有后代,不会篡位。但宦官弄权的危害实在和篡位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时间略长一点而已。
胡亥见了,反而认为赵高是忠诚之士而为他助威:“我不靠赵君,当靠谁呢?而且赵君精明能干,下知人情,上合我意,你不要乱怀疑。”李斯坚持赵高贪欲无厌,必将为祸。但胡亥早就被赵高的迷魂汤所迷惑,恐李斯杀之,悄悄地告诉了赵高。赵高马上反咬一口李斯。别人的好话一万句胡亥也听不进去,而赵高的恶语他是全听不误,于是二世马上下令把李斯交给郎中令赵高查办!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斯下狱,悲叹不已,后悔自己选错了效忠的对象,他还预言说:“我非不谏,而是皇帝不听我的啊。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了,而他尚未醒悟,仍以赵高为佐,我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廷的悲剧啊。”
胡亥派赵高治狱,诬告李斯与其子李由谋反。在酷刑下李斯不胜其痛,只得自诬。李斯之所以不想死,是自负其辩才,希望上书令胡亥醒悟而宽赦他。可是李斯打错了算盘,在赵高的监视和误导下,胡亥早就以忠为奸,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