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决定帝国命运的富二代龙颈 > 第二章 汉朝二世(13)

第二章 汉朝二世(13)

尊老爱老。汉文帝对高年长者十分优厚,规定了“90岁的老年人,可以一子不服徭役;80岁的老年人,可以免去两口人的算赋”。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他特意派遣谒者劳赐三老、力田等,给予物质奖励。他对孤寡老人也是颇多关怀。

躬行简朴。无钱而简朴是一种无奈,有钱而简朴则是一种美德。汉文帝早年虽贵为皇子,但比较体贴平民百姓。遇有灾祸,文帝都会减免天下的供奉,救济灾民。他曾经减少自己的警卫,令太仆把多余的马送给驿站。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都无所增加,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如有不便,总是让利于民。其中最有名的是停修露台。一次,文帝欲作露台,召工匠一做工程预算,需要花费一百金。他马上就说:“百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家之产了。我使用先帝的宫室,还常恐不配,还修露台做什么呢!”就停止了修台计划。

有一次,有人进了一匹千里马,他以为鼓励养马的汉文帝会喜欢。不料文帝却说道:“我平日一天不过走三十里而已;遇有征讨,一天也不过只走五十里。天子行幸,仪仗隆重,我前有鸾旗引导开路,后有车马随行护卫,骑着这千里马,独自跑得那么快,往哪里去呢?”于是,让那进马的人牵回去了,还补偿其往来费用。《尚书》里说:“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正是说到了文帝之可贵。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直保持到了晚年,他的遗诏,也一再强调礼仪从简,不要扰民。

实行薄葬。中国古代帝王大都实行挥霍无度的厚葬,仿佛不如此,就像白当了皇帝一样,这就给天下增添了巨大的麻烦,正常情况下朝廷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要用于修陵。汉文帝对生死看得很淡,几乎看不到他求仙的事情。一次在霸陵,北面临水,他凄怆悲怀,回头对群臣说:“啊呀!以北山之石为椁,用斩断的纻絮放其间,再漆上好漆,谁还能动它呢!”张释之进谏说:“如果其中有值钱的东西,虽坚固如南山也有隙可钻;如其无值钱之物,虽无石椁,又有何可担心的呢?”文帝大悟,遂行薄葬,不起山坟。他的随葬品都是不值钱的瓦器,不要金、银、铜、锡为饰,因山为坟,这在古代帝王是少见的,他固然没有给后人留下秦始皇陵那样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是他留下了人间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比起来更胜一筹。

南越王归附。中国人自古政治上讲究“以德服人”,军事上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都是有古训的。因为实行仁政,汉文帝真的以仁德使南越王赵佗诚心归附了。

赵佗是真定人,秦末当过南海郡龙川县令。在南海郡尉任嚣死后继任,断绝关口,与秦朝不通往来。在秦亡时,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时,国家疲惫,不想再动刀兵,就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遣陆贾立赵佗为南越王,与长沙接境。吕后时,有司请关闭双方铁器、马市。于是赵佗就自立尊号为武帝,发兵攻打长沙边境,攻占数县。吕后派兵击之,因为不习暑湿,士卒大疫而败。一年后,正好吕后崩殂,汉即罢兵,赵佗因此在南越称雄。文帝即位后镇抚天下,宣示盛德。还为赵佗在真定的亲人之冢设置守护的人,按时奉祀。同时对其从昆弟都大封尊官厚赐以宠之。接着派陆贾再次出使,赐赵佗亲笔信以劝归,还送上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