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的故事是汉文帝和周亚夫的双赢,既体现了周亚夫的刚正不阿,也体现了汉文帝的自律和大度,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为了消除边界祸乱,汉文帝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他采取了晁错之谏,实行“募民实边”的政策,且给予政策优惠,募迁百姓到边疆开荒定居,单身者,朝廷聚亲,以安居乐业。这样既有人力,又有粮食,增强了抵抗匈奴的能力。
匈奴以来去如风闻名,这是建立在精良的骑兵基础上的,两条腿的人总是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帝深明此理,不仅鼓励民间养马,还在边地建立了马苑三十六处,动用了官婢达三万人之多,养马多达三十万匹!可以想象一下,这三十万匹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该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随着国力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匈奴寇边次数减少了,文帝的一系列举措为汉武帝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光荣离去:汉文帝之逝
在当了23年皇帝之后,公元前157年,四十六岁的汉文帝在生命的盛年不幸去世。纵观汉文帝一世,他以民为本,兴修水利,勤俭节约,发展生产,谦虚纳谏,实行仁政,宽以待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仁君、明君。当然,他也不可避免的犯有错,如放纵诸侯豪强,给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宠信邓通,被望气的新垣平欺骗等等。同时,他严格要求皇亲国戚,对老百姓而言,自然是大好事,可老百姓没有话语权,所以他也脱不了一个“汉家待功臣薄”的名声。可是,他开创了一个“文景之治”的盛世,留下了千古芳名,这是他对历史的贡献,也是历史对他的最好回报。
汉文帝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治世,可以说,汉朝是到了他手里才开始腾飞的,这是一笔十分丰厚的遗产!汉景帝波澜不惊的即位后,基本继承了汉文帝的政策,平定了七国之乱,更使国力得到了巨大的飞跃。这是一个物资十分丰富的时代,这是一个以贾谊的《吊屈原赋》为代表的洋洋洒洒的汉赋崛起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自爱而重(不会)犯法”的时代,这是一个国力十分强大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引以为荣的时代,这是一个精神自由的时代。
汉文帝被称为“三代以后第一贤君”,司马迁对他推崇备至,写有高度的评价:“孔子言‘必世(30年)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他认为汉文帝完全可以改正朔、易服色、封禅泰山,而揽过推功的汉文帝却谦让未成,“呜呼,岂不仁哉!”在记述唐太宗李世民事迹的《贞观政要》里,多次提到汉文帝,可见李世民对他的推崇。在虞世南《帝王略论》里,他和李世民谈论到:“若使不溺新垣之说,无取邓通之梦,懔懔乎庶几近于王道。”其推崇到了这种地步。
汉景帝登基时,群臣议:“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于是以文帝庙号为汉太宗。汉唐并称,唐也是唐太宗最著名,这可真是历史的巧合啊!
途经秦始皇墓
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 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