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决定帝国命运的富二代龙颈 > 第三章 蜀汉二世(4)

第三章 蜀汉二世(4)

刘备两次遇上托孤之事,第一次是受托者;第二次是托付者;刘表之语与刘备之语同出一辙,还更明确。“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不可能无动于衷。所以刘表的托孤之语对刘备影响甚大,也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

正因为这类话在不同场合反复出现,所以其真实的意思都一样,就是——“嗣子可辅,辅之”,这个问题看似是个二选一的问题,实际上只有一个答案,绝不会是要其取而代之,所以笔者以为它是一句客套话,并不一定具有深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刘备不会真心让位于诸葛亮,因为自古就没人会甘心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白白送给别人,哪怕他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刘备也绝脱不了这个历史的惯­性­。同时他更不是有些人所说的一个­阴­谋诡计。如果这是诡计,那三次都是不足道的诡计?诸葛亮之所以表态尽忠,是出于他的忠臣本心,感刘备的知遇之恩,即使没有这句话,他也一样会尽肱股之力的。如果说这一句话有压力的话,那也是只会使得诸葛亮更加努力。

其实,毛宗岗评《三国演义》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语乎?曰:以为真,则是真;以为假,则亦假也。”此话说到点子上了。

政由葛氏:虚君刘禅和实相诸葛亮

中国文人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的最高理念是“虚君实相”,也就是承认国家是属于皇帝的,是董事长,但治理权即总经理的位置是丞相的。但是这种设想未免太理想化而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只要看看明朝之后完全废除丞相制(之前就多次废兴),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亲兼丞相)就知道了。“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这样的事例只有诸葛亮这一次,是不可复制的,正因为极少,所以才显得珍贵,而这,是以皇权的屈尊换来的——皇权可以长期屈尊吗?

章武三年五月,太子刘禅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大赦,改元建兴。从此,刘禅在诸葛亮手下(而不是诸葛亮在刘禅手下)渡过了十二年不动脑筋的享福岁月。

刘禅出生之谜。虽然还有两个更小的弟弟刘永和刘理,刘禅的继位还是毫无悬念的,虽然他本身愚钝。他的出身却是完全清楚的,除了在长阪坡身在襁褓中与刘备失散被赵云血战救出,以及在嫁给刘备的孙权妹妹回东吴时险些带走却被赵云和张飞救下这两次历险外,一生都波澜不惊,有诸葛亮作为后盾,又无人夺嫡,可谓“身在福中”(却不知福)。

不过《魏略》有另外一种说法:当初刘备在徐州小沛,被曹­操­攻击被迫抛弃家属,这时数岁的刘禅随人西入汉中被卖。到了建安十六年(211年),扶风人刘括避乱入汉中买到他,问知情况后养为己子,还给他娶媳­妇­生了一子。那时有一个姓简的人,刘备得益州后被任命为将军,到汉中张鲁处出使,刘禅就去见简将军。简将军问后大喜,告诉张鲁后,张鲁就把他送回益州,立为太子。这个说法太过离奇,可以作为上好的电视题材,不过却是假的。裴松之等早就指出其错漏:如果他是在小沛所生,继位当是24岁了,完全与其本纪的17岁不合。

白纸一张。古人常说,“素丝无常,唯所染之”。意思就是无­色­的丝,你染成红呈红­色­,染成黑呈黑­色­。用在人身上,就是俗话说的“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学坏人”。刘禅的几十年皇帝生涯,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