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90年四月,一直忧心忡忡的晋武帝终于撒手人寰。因为晋惠帝素来痴呆,他是抱憾而终的;而其尸骨未寒就发生的“八王之乱”,更是让他死不瞑目。
牝鸡司晨:贾后乱政
晋惠帝司马衷虽然是皇帝,但国事并不关他什么事,而贾后倒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与其说我们是在记述二世皇帝,不如说是在记述二世皇后。惠帝即位后,妒忌多权诈的贾妃当上了皇后,惠帝既畏惧她,又被她迷惑,其他的嫔御很少有被监幸的,只有贾妃生了四个公主。
小人得志的贾后一旦上台,就“搅得周天彻寒”,对于西晋的迅速覆亡,她“居功至伟”。
打击报复。惠帝即位,贾后曾经让他问大臣和峤:“卿以前说我不会打理家事,今日怎么样了?”和峤只得回答:“臣昔事先帝,曾有斯言;言之不效,国之福也。”可问题是他偏偏说对了。
贾后是个心胸狭窄的女人,实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她“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暴戾日甚,对自己认为不好的人进行无情打击,特别是对外戚杨骏家。汉朝的历史证明,不知节制的外戚从来都容易为祸,不但祸国殃民,而且往往自己也是身死族灭。如果遇到有两代外戚,这个故事就是非同一般的血淋淋的精彩了。
铲除杨骏。贾后一上台,第一步是巩固政权,侍中贾模是族兄,右卫郭彰是从舅,与楚王司马玮、东安公司马繇分掌朝政。母亲广城君的养孙贾谧(继承贾充爵位)干预国事,权势熏天。她大肆培育党羽,和祖父级的杨骏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杨骏是皇后杨芷的父亲,他才能低下,却又欲望熏天,仅仅因为是后父而越级提拔,从三品的镇军将军直升一品的车骑将军,他和弟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共称“三杨”。他的两个弟弟倒还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而杨骏却是个志大才疏的家伙,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肯后人。
本来晋武帝死前,是让他和汝南王司马亮(晋武帝四叔)一起辅佐晋惠帝的,而他害怕失去权宠,就假意从中书处借诏书看而不还。武帝临死时,早已神志不清,皇后杨芷就说以父亲杨骏单独辅佐,武帝只是点头,就马上作遗诏宣布。武帝出殡,杨骏全无人臣之礼,并不下殿礼送。汝南王亮遭到排斥,不敢入宫,只在大司马府门前大哭,当夜就逃到了许昌。
惠帝即位,进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理朝政,以其甥段广、张劭为近侍。凡有诏命,惠帝看了还得入呈太后下令,并不经过贾后。杨骏也知贾后性情难制,甚是忌惮,又多树亲党,皆领禁兵,为了独揽大权,他完全把司马氏撇在一边,司马氏诸王都心怀不满,待机而发。杨骏这种只手遮天的行为甚至遭到了两个亲弟弟杨珧、杨济的反对,但无济于事。
贾后见大权旁落,岂肯罢休?她把杨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且她比皇后杨芷还大两岁,不肯以儿媳之道尊奉太后。可是他的父亲贾充早于八年前就去世了,无枝可依,她就密图连接司马氏诸王推翻杨骏。
永平元年(公元291年)六月,素不为杨骏所礼的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密告杨骏谋反;贾后令李肇密报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令他起兵*杨骏。21岁的楚王司马玮(晋武帝五子)也同意了,于是假求入朝,杨骏素惮楚王玮,本来就想先将他控制起来,以防其在外为变,就不假思索地同意了。等到楚王玮一来,孟观、李肇就告启惠帝夜里作诏(惠帝哪里知道人间是非,这只是走过场而已),中外*,东安公司马繇率四百人随使者到杨骏府上*。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