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虽然没有开店,但不等于没有东西卖给游客。导游压力大,就会想办法去赚钱,自己在车上卖点东西来补贴家用。讲到在车上卖货,日本导游那是第一位的。日本没有什么购物店,但导游在车上卖的东西种类之繁多并不亚于一家小百货公司。什么深海鱼油啊、电话吸磁贴啊、火山灰滤水器啊,都是一些所谓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还有一些自费的项目,包括吃(神户牛柳、海鲜刺身等)、玩(登富士山、乘子弹火车、迪斯尼乐园等),日本的消费水平那多高啊,让游客花的钱一点也不比进购物店花的少。泰国导游卖什么呢?榴莲干、鳄鱼肉,新加坡、马来西亚卖纪念品、印度发油、牙粉,香港、澳门导游卖的东西也不少。看看我们国内的导游身上的装备吧,左手玉镯,右手劳力士,手指上戴着红蓝宝石的戒指,脖子上挂着时来运转的吊坠或珍珠项链,挎着LV的皮包,(当然这些东西没几样是真的)。包里什么东西都有,什么熊猫烟啊、虎皮膏啊、酸枣糕啊、化妆品啊等等,那些优秀的导游们会不失时机的将这些东西介绍给游客,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珠宝之类的东西是为购物店里做宣传的,至于假劳力士、假LV包啊那是导游自己卖的,利润也相当的不错,据说有一前辈导游卖给游客一块假劳力士居然能卖到2800港币之高,要知道那玩意儿好点的进货价也就是一、二百块啊。
纸里包不住火,导游在干什么旅行社当然会知道,也知道这样会影响到旅行社的利益。因为导游讲自己的东西讲的多,自然购物店里的东西讲的就少,游客购物效果绝对大不如前。旅行社也知道强压之下必有反抗,再说工作在外,不易管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嘛!不如将车上卖货纳入旅行社的管理轨道。于是,导游的额外任务增加了许多,就是在车上卖东西可以,但不管你卖什么,旅行社都要分一杯羹。所以不要以为去到日本,没有购物店就不会被人宰,导游在车上卖的东西,旅行社也有份的,那价格绝对不会太便宜。想想看,什么200克的神户牛柳,要5000日元一份,四两牛肉卖到人民币350元,那头牛得值多少钱啊!
导游卖一块假劳力士,要交100元,卖一瓶假酒(酒鬼、五粮液、茅台等),要交50,带游客去买皮包,要交利润的一半等等。甚至连带游客去按摩,也要交20块的人头费。如果带游客去喝花酒,找小姐回来过夜的话,一个小姐得交100块。
做旅行社都做到这份上了,这还不悲哀吗!
7、导游的悲哀
--有悲哀的旅行社,还有悲哀的旅游者,夹在中间的导游能高兴起来吗?导游再也不是"民间大使"、"旅行社的窗口",而成了旅行社宰客的刀子,成了宰客的凶手。导游的社会及行业地位低下,工作没有前途,收入没有保障,让他们如何高兴的起来。
今天的导游,已经与导游刚刚进入我国旅游业之初时健康阳光的形象迥异。二十几年来,导游的地位在变化,待遇在变化,管理体制却一度的退化。奇怪的是,导游重要性的是越来越得到认可,管理的体制也越来越完善,导游服务公司、导游协会相继成立,但导游的待遇却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甚至到了根本没有所谓的待遇的地步了。
一段时间以来,导游在一部分人眼中成了贬义词。说起导游,就会联想到黑、贪、狠,联想到宰客、欺骗性宣传等负面的东西。甚至有些游客一见到导游,就表现出了对导游的极不信任。无论导游介绍什么,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导游又要想办法赚我们的钱了,心里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对于导游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导游和游客关系紧张,使导游陷入了一种无奈的境地。而实际上,在身负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也没有多少导游能真正用心去操作旅游团队了。
且不说待遇,从现时导游在旅游行业的地位,就已经知道导游的生存环境是多么地恶劣了。对于导游的不理解或者不屑,不仅存在于行业之外,甚至也不仅存在于旅行社管理者和经营者中,旅行社其他的普通工作人员,面对导游往往也会有一种骄傲和矜持。导游在今天的旅行社当中,已经处在了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并非是夸大其词。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