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现在是首要目标。巴尔扎克才不在乎这些低级趣味的小说是谁写的呢,只要它们能卖得出来,换来法郎。后来,他索性开设了一间“小说制造厂”,以一天一章的平均速度制造产品,将自己“变成文艺娼妓,同时为两三个文艺老鸨卖身”——斯蒂芬·茨威格传记里的这些话,可不怎么好听。
天才毕竟是天才。巴尔扎克最终成为世人皆知的伟大作家,可终其一生,他都没摆脱赚钱谋生的命运——一边拼命写作,赚得足够钱摆脱累人的工作;一边挥霍无度,债台高筑,不得不在自己的寓所开一扇后门以躲避追债者。当然,这只是个人私事,无妨其作品的千古流传和文学价值。
靠着情书的狂轰滥炸,巴尔扎克对女人几乎“攻无不克”。也有失手的时候,比如惨败给德·卡斯特里侯爵夫人。侯爵英年早逝,侯爵夫人又不幸从马上摔下,终身残疾,明摆着的大好机会,可任凭巴尔扎克死缠烂打,她总是在关键时刻撤身而退。大作家人财两空,郁闷而归。
在巴尔扎克复杂漫长的情爱经历中,最有必要提及的是他唯一的妻子:韩斯迦伯爵夫人。这又是一个身世非凡的女人,俄国声名显赫的家族中的一员。巴尔扎克的作品激起她丰富的想象,于是给作家写来一封匿名信。没有地址,没有姓名,情场老手还是嗅出了信中的非同寻常,居然在报上登出寻人启事,找寻匿名者。偏巧,写信人看到了启事,长达数年的通信从此开始。
两人都摆脱不了见一面的诱惑,相见极其富有戏剧性:巴尔扎克没想到韩斯迦夫人如此美貌富有;夫人更没想到梦想中的白马王子居然如此其貌不扬、粗俗不堪。
天才的巴尔扎克最终征服了高贵富有的俄国夫人。在持续十多年的通信和偶尔几次会面之后,她答应嫁给她。伯爵已经离世,他们之间不该再存在障碍,可“准新娘”迟迟不肯兑现她的诺言。花费无度,时时负债累累;拈花惹草,绯闻不断——“准新郎”的品性让她犹豫不决。家族的声望,儿女的前途,涉外婚姻需获沙皇批准,财产不能转移到国外——种种牵绊也令她忧心忡忡。
最终,天遂人愿,所有问题(除了本性难移之外)迎刃而解,巴尔扎克赢得财富与美人同归。不幸的是,回法国不久,这个伟大的天才就溘然长逝。被后人屡屡提及时,他的名字是如愿以偿的奥瑙利·德·巴尔扎克。
没错,他就是那个作品流芳千古的著名人物、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著作等身的名人大家。我在这里总结的不过是他的情史,与文学无关。
骗财骗色?我可没这么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