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场杀人,就是每一个城镇的节日。全城老老少少早已经围了好几圈,伸长着脖子望着将死去的人,个个露出兴奋的光芒。看杀人本就是空虚生活最好的调剂,回到家都能回味好长一段时间,所以满城空巷。每当犯人上了刑台,边上就传来热切的期盼:“大侠说几句吧,反正要死了,就说几句吧!”
终于碰到一个哭着蹦出一句:“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全场雷鸣般的喝彩,连侩子手都看得如痴如狂。
林山石从黑木洞出来后,就没有心思表演了,觉得所有表演就如自己以前的生活一样透着一种无聊。他焦急地往四周张望,希望能最后见一眼婆姨、孩子或者弟子,但又有些不愿意这些人看见自己这个样子。扫视一周,没有看见亲人,一面失落,一面舒了一口气。
朝廷也希望来看的人多点,这才可以树威。有个白莲教的不知怎么吐出了嘴里的纱布,大喊了句:“这是汉人的土地,我们要反清复明!”狱卒懵了片刻,气急败坏地割破了教徒的喉管。其实是清还是明,狱卒根本不在乎。只是这一句话,可能弄得自己丢了饭碗,那就是大问题了。
百姓之中也传来震耳的怒吼,一个老者大叫:“这样无父无君的人还留着干嘛?”一群人点头称是,忿忿不平道:“这种话都敢说,该死!”几个小孩子立马捡起石头往死刑犯身上扔去。百姓们觉得好玩,也纷纷捡着石头扔犯人了,林山石也被连累砸了几个包。
前排坐着几十个配着黑袖章的人员,制止了扔石头。他们大声道:“我们是有大清律法的英明朝廷,这群人恶有恶报。百姓稍安勿躁,一切自有公理。”百姓迅速安静了下来,脸上露出正义的光。
林山石觉得好笑,就这一批被杀之人里,他就知道至少有两个犯人被用银子掉了包。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这一群黑袖章里他看见了一个人——肥猪康。他该是当地里正赏识的村勇,正目不转睛地维护杀师父时的秩序。林山石觉得心里像堵了一块巨石,怎么也放不下来。
那个白莲教徒终于被一刀砍下脑袋,迅速有人拿一篮子馒头接住流出的血。
林山石也被押着走上了刑台。他多盼着现在能来一场雪啊,结果四周风和日丽。林山石觉得这一辈子生得像场悲剧,活得像场闹剧,死得像场滑稽剧。
如果重新活过,自己就在十五岁时把那黄姑娘给办了,而且不要什么儿子了,就把白鹤拳还有刚在黑木洞里悟到的拳理,都教给希娣。林山石闭上眼睛,却明显觉得,现场诡异起来,侩子手有些不愿意上台。看客间也有些骚动,有不少人纷纷议论:“这就是外边传的林山石,这就是那个少林大侠……”
林芷彤在法场外的酒楼上,拉满了弓弩。木头痴披着紫色斗篷,已经带着斧头走下楼梯。
侩子手缓缓地走上台去,居然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含着一口酒喷在刀上,道:“大侠放心,绝对一刀斩,一线天。”刀还未举,远方突然传来了官差的声音:“刀下留人。林山石暂时收监。”一匹省府的快马,一边举着公文,一边飞速赶到。
法场诸人面面相觑,看客中不少人发出雷鸣般的叫好。酒楼上的袁氏抱着闾丘丹逸激动地掉下泪来。她搂过芷彤道:“你可以不用流亡,也不用杀人了。”
围观百姓也有几个意兴阑珊,一个刚过来的厨子一边搬走椅子,一边郁闷道:“搞什么搞?说好杀的又不杀了,我可是跟酒店掌柜请假扣钱过来看的。”
闾丘丹逸道:“这次刀下留人,阮先生记头功。幸亏了阮先生在客栈连续说了几十场的书,确定了师父少林大侠的地位。否则,知府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是不会放人的。”
阮如梅道:“闾丘老弟客气了,若不是你向京城、福州不断递状纸,单单靠一群江湖朋友在客栈义愤填膺,终也成不了事。当然这也是林兄平日里宅心仁厚,命不该绝。”
袁氏搭手做了个万福,道:“多谢阮先生援手。丹逸,你这一纸诉状交上去,你师父就捡下一条命。不知还能不能多写几道诉状,把师父救出监狱?谁能知道不小心进了一帮会,能有这么大的风波?”
闾丘丹逸道:“师娘。这还真不是诉状的事情。丹逸不敢贪天之功,只是师父福大命大,撞上了一个好时机。前段日子丹逸去广州府应考,才知平西王吴三桂已经起兵反清,云贵一代已经遍地狼烟。师父是少林十大高手,少林不仅是武林北斗,明末还曾在闽、浙驱逐倭寇,在江湖和黎民中声望很高。一直是朝廷拉拢的对象。所以我就知道师父可能死不了了——没有单纯的律法,小案才讲律法,闹大了就都讲权衡。朝廷没必要为了师父这么个与世无争的人,在这样一个时机里,得罪一个本想拉拢的大派。况且这天地会刚成立不久,虽然行事诡异,但现在还没被朝廷严令禁止,只是十三衙门疑神疑鬼惯了。即使依条例,师父也没犯法。”
阮如梅道:“林兄还是太低调,所以平头百姓,当官的觉得硬吃得了也就硬吃了,没想到这次会磕着牙。”
闾丘丹逸道:“这个确实如此,哪个庙里没有几个冤死鬼。”
袁氏道:“这更要谢阮先生,是阮先生把掌柜的说成被奸臣迫害的少林大侠,又在今同客栈里连续头场推出,说得漳州府无人不晓,所以那群大人们才有了些顾忌。你看法场上,连侩子手都不愿动手——这好人受冤之事谁不气愤,况且还是少林大侠受冤?”
林芷彤道:“先生你说得是挺好,就是有些不像爹。连台湾府杀西洋鬼佬的戏都出来了,我怎么不知道?”
阮如梅笑道:“这大侠不大侠的,不瞒你们说。古往今来,本来大半就是我们说书的弄出来的。况且,这林兄少林十大高手又不是假的?我收了林夫人的嘱托,当晚就关门去了白鹤门,才知道林兄在门派里的分量。又在回来路上草堆中,碰巧捡到了林兄掉了的少林十大高手的牌子,这时我就想好要利用少林派把事情闹大,死马当做活马医了。也是林兄人不错,走访的街坊都觉得他是好人,我把他做的好事,受的好评收集了一下,加上自己编的东西,一个少林大侠也就出炉了。至于收复台湾,打红毛鬼的故事,那确实也有这样的大侠,我只不过让主角换了个名字罢了。”
袁氏、丹逸等俱笑了,连木头痴都笑了。
袁氏正容道:“先生能不怕连累,就让妾身感激一世了。”
阮如梅笑道:“有什么连累的?我本是有功名的秀才,已经自甘沉沦于酒肆茶馆,还有什么连累得了?再说这故事里的事,连《三国》也大半不是真的。从古到今,还有不准人瞎编故事的道理?谁要跟说书的较真,谁就傻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