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仙道华夏 > 第二十三章 私访问民情

第二十三章 私访问民情

周旭与荆娘一路上都没再说话,徐小五当先骑马赶上来道:“回禀公子,那几个探子都绕着绵府不去,没有发现我等跟踪,徐驹留在后头监视,暂时无人跟上来”

周旭点点头,对于墨卫的素质还是相信的,心忖还是监视那楚芈夫人的居多Sg

回转城东时,街口一辆稻穗堆积如山的板车,超载可真是历史悠久

周旭御马超车时一看,却是田头远远见过的黑壮汉子,正在街中与两个青年子弟拉着大车稻子

泥坑深深,人作牛马,皮索在他们肩膀上勒出深痕,起了血泡,却动不了一下

“陷进坑里了?”周旭停下马车,跃下马车帮着使力,再加上随后的徐小五,五人用力一下就拽车出了陷坑

“多谢公子,多谢这位小兄弟”三人看见他们背后的粉帷马车,摸不准周旭的身分,小心地表达感激

“阿伯这就忘了?我们刚才还在田头见过的”

“你是……你是那货郎?”黑壮汉子擦了擦眼睛,见车舆蒙了粉绸帷幕,芳香扑鼻,猜想那‘妻子’定是在里头

“是我,说货郎也算,旭好些年没回来过了”

周旭笑着应承,问过正好在自家附近,周旭也不上车,坚持着套了一支皮索在自己马车上,组成小小的车队

两匹挽马力气远比人力大的多,再由那三人自个儿拉着剩下两支皮索,热热闹闹赶着往前走,大伙语气就熟络起来

“在下周旭,大伯怎么称呼?”

“在下苏卫,年不过二十有三,可当不得周公子这么叫啊”

马车围幕里就‘半’声轻笑,不用说是燕儿那小丫头被荆娘捂住了嘴

周旭也不尴尬,仔细打量苏卫黑壮粗豪的身板道:“苏大哥这身体,不去做墨卫可惜了”

苏卫嘿嘿一笑,他没从名字上认出周旭身份,并不当真:“前些年都在南边,农活重,收成不好,也没听说墨卫招外人,这两年随主家举族迁移到绵地,苏卫家中嫂嫂身体不好,离不得人照顾……哦,对了,这是我主家的两名族弟,苏三,苏六”

“两位大兄弟不怎么吭声啊”

“哪里哪里,多谢周家公子帮忙,多谢多谢!”

这谢的确实挺多,周旭看出这两个比较憨实,还有些畏缩地不敢靠近粉帷马车,只好一笑揭过,继续寻苏卫闲聊

苏卫倒是健谈:“这两位族弟是主家遣来相助的,都怪我家里那牛在半路上受了伤,只得人力来挽车……地头离城太远啦,又割了整日的稻子,拉车到这里都没了力气”

周旭听他口齿清晰,讲话有条理,明显是接受过系统教育,越发感兴趣道:“苏大哥地是族里分的吗?”

“族里分下的地近是近,可是在东山脚下,水渠坏掉,泥石塞得长了草,又没有池子蓄水”

“嗯,没灌溉不行”

“可不是么,我一看这要不得,夏来多水冬来少水的,就跑去问族老,族老说换给谁也不合适艾苏卫啊你去找绵大夫吧,我就一个人跑去见了绵大夫,绵大夫可是个好人,说绵地人手太少,已经没能力再做疏通水利的大工程,就给拨了现在这块地……哦,对了,旁边就有个老大老大的月牙塘,取水很便利,整一整就是好田哪!”

月牙塘……

帷幕掀着一条缝,隐有一双星眸

撞见周旭似笑非笑的眼神后,缝隙又迅速合上

周旭脸上笑意更盛:“月牙塘是个好地方,以前通着绵水,旭小时候还在里头捉过鱼,听苏大哥这么一说,那块地肥力定是足的?今年早春也不­干­冷,入夏以来只下过一次大暴雨,整年雨水还算恰好,稻子收成还好么?”

“好!就是太好了,拿石镰收割起来心焦艾今天一日就割了一小片,还要连着五六日,就怕来风雨”

“为什么不用铜镰?旭记得东山不缺铜”

苏三听了半天,这关于农事,忍不住就Сhā嘴道:“铜镰?这东西快是快,不耐用,用上几日就得磨一磨,多磨几下铜就没啦,这可是能铸钱的,不和烧钱一样?寻场户哪里用得上这个”

“苏三兄弟说的也在理,成本很要紧,旭倒是觉得,效率也很重要,真要是来了大风雨,难道大伙儿去喝西北风?”

苏卫暗中瞪了苏三一眼,却扯开话题道:“靠天吃饭可不就是这样么……下雨应该不会,这一旱已经旱了十年,就是今年雨一下多了起来”

苏卫觑了周旭一眼,尽量顺着这位公子的意思讲:“前日绵大夫还去社庙里祷告,听旧人说这绵地上浸过龙血,社庙很灵验的,就不知绵大夫这一过世了,还有成效没有”

周旭装做没看见苏卫的小动作,对龙血什么的也不发表意见,却更关心另一个问题:“绵地收成既然好,为何听说粮价比往年还贵出两倍?”

“公子是国人吧?”

粉­色­帷幕里传来两女娇笑,显然联想到先前燕儿说的话

周旭面不改­色­:“苏大哥怎么知道的?”

“公子这话一说,苏卫我就听出来了,公子有所不知艾这地里稻子刚要收,可它就是没收上来不是?”

苏卫对着地上吐了口唾沫,很是感慨道:“我家这一车算是最早的,所以主家才遣得出人手,别家今日开镰的都是多年熟地,所以说那月牙塘的水土好啊……”

马车帷幕又掀起一条缝,再次撞上周旭古怪眼神

这次荆娘不躲,特意瞪了周旭一眼,才合上帷幕

“哦,瞧我给扯远了,以前粮价低,多亏了先伯他老人家的仁心,族仓十多年前丰收时囤下的积粮一直吃到去年,不比别地,还规定都对异姓发放——要不我们徐家怎么会从郫邑跑来?这十年哪里都受灾,郫邑蜀候都不做的事情,绵地先伯他老人家做,难怪新涪是越来越壮大了!”

周旭若有所思,郫音作皮,岷山以南的一个地名,也是古蜀族语意中“来自‘天上’(高原之人的地方”,而郫邑就是他们建立的蜀国都城,基本上是后来成都位置……

这也没什么,周旭倒是觉得苏卫这外来新人对新涪城的看法比族中旧人更理智些——绵伯江其实在军事经济上延续了先伯的扩张战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