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草根皇帝 > 1.拍案而起(1)

1.拍案而起(1)

儒生一怒,看破功名,洪秀全绝望之中,放弃科举仕途路,踏上了悲壮反清之程。艰辛十四载,耿耿赤子心,草根皇帝征战南北,势若燎原,为底层人民带来福音,也为自己圆了梦想。无奈欲望之魔终胜一筹,一代天王沉溺声­色­犬马,清醒者反自迷,英明反成愚昧,最终江山落于他人手,命殇黄泉空余恨。历史记载下的只是脉络,而世人更欲知晓的是曲折。洪秀全如何利用传教,灌输革命思想,启蒙懵懂百姓,最终发展至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也许才是对今人更具启迪意义的智慧。

《时势诗》

洪秀全

近世妖氛大不同,知天有意启英雄。

神州被陷从难陷,上帝当崇毕竟崇。

明主敲诗曾咏菊,汉皇置酒尚歌风。

古来事业由人做,黑雾收残一鉴中。

与同时代的农村知识青年相比,洪秀全确实是一个卓越的历史人物。他没有在科举仕途上辗转沉沦下去,而是从封建教育获得的知识中去寻找反封建的思想资料,利用这一教育所提供的思维能力去摸索摧毁封建清王朝的道路,终于成长为太平天国农###动的主要领袖。

———方之光 崔之清

我们认为洪秀全革命思想的核心只有两点:一点是创立新朝,一点是实现“大同”理想。这两者结合起来就不同于过去的改朝换代了。因为洪秀全所要创立的新朝,还要实现“大同”理想,这是旧王朝所不能比拟的。也正因为如此,洪秀全这个太平天国天王,的确是与旧皇帝有所不同的。他想做的是农民的皇帝,而不是地主的皇帝。

———何若钧 刘圣宜

少时向往功名,多为光宗耀祖。曾经是青年才俊的洪秀全,数度赶赴考场,无奈世间权势黑幕重重,哪里有他的一席之地。频频落第激起心中怨怒,洪秀全决绝放弃科考,拍案而起,寻找出路以济苍生,以酬壮志。愤怒转为力量,这股力量冲向何方?

如火如荼的康乾盛世,到了嘉庆年间,渐渐走向衰微。统治者穷奢极欲,贪婪凶残,欺压百姓至无以复加的地步。“农民头上三把刀:租米重,利钱高,苛捐杂税如牛毛”是当时黎民苍生的真实写照。在如此水深火热的境况中,洪秀全出生了。谁也没有料想到这样一个嗷傲待哺的婴儿,日后会成为拯救百姓于罪恶之中的太平天国运动领袖。命运总是出人意料,它带给人们绝望的同时,也赐予了大量的希望。洪秀全,一个相信命运的知识分子,一个不甘命运的革命勇者,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才让自己走向了叛逆的反面呢?

洪秀全并非他的原名。父亲洪镜扬在他出生后,按照辈分,给他取名为仁坤,后又根据易经推算出他命中缺火,便另唤“火秀”作为小名。“秀全”一名的来历,颇为传奇。据说,“火”因与上帝Jehovah的汉语译文“耶火华”重复,故上帝命其改名为洪秀全。此种说法自然是洪秀全为自己增添威严准备的砝码,在后来的革命运动中,他一直自称为上帝的儿子,前来拯救人间,意也在此。

洪秀全的父亲洪镜扬,贫穷但是慈爱开明,勤劳耿直,深得村民喜爱尊敬。“秀全之父年高德劭,有长须,为人耿直,受族人推戴,司理祖宗田产。此为全族公产,其入息则作利于全族之事者。彼又为全族之父老,其职责不独为族中偶起争执者之裁判人,而且代表全族与邻族交涉等事。”然而生活是异常艰辛的,尽管洪镜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勤苦劳作,在洪秀全两岁时,全家生活还是陷入了困境。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家徒四壁,如此窘困的境况促使洪镜扬设法寻找其他出路,他们举家迁往官禄布村。

官禄布村即为天堂?非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为王土,哪来的安居乐业?官禄布村附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官禄布,官禄布,食粥送薯芋。苍蝇咬粒饭,追到新街渡。人们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好在洪镜扬勤劳耕作,终于有所回报:收获了不少粮食,生活有所改观,盖了几间土屋,添置了两头耕牛……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算得美满。洪秀全是家中幼子,自然得了不少偏爱,最为特别的优待便是读书。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