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梦成为幻影,洪秀全迈开叛逆的第一步。从何开始呢?从转变百姓思想做起。唤醒民众,启蒙苍生,才能一步步肃清乌黑的政权。洪秀全独树一帜,借来上帝之力,抵挡封建文化的毒害,赢得人心,广传天下。
“洪秀全,前期策划的高手,不惜十年之功,以‘太平道’为推广形式,‘天下大同’为推广口号,以‘永安封王’为笼心策略,势力席卷中国十八省。”曾有论者如此评价早期洪秀全。策划,一项显尽才能的工作,洪秀全如何成了高手?
上帝是个好帮手。
本来是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洪秀全怎么会与西方的上帝沾上渊源?
上帝曾经与洪秀全擦肩而过。1836年,洪秀全到广州进行人生中的第二次拼搏,在广州龙藏里布政司衙门前遇见两个传教士向百姓宣传基督教教义,洪秀全认真地听了一会儿,却一头雾水,于是在传教士给他免费课了一卦后索然寡味地离开了。首次与基督思想相会,洪秀全毫无感觉。次日,洪秀全又遇见这两名传教士,并且接受了他们发的一本宣传册———梁发(1789~1855年)编写的《劝世良言》。再次接触,洪秀全仍未当真。
梁发是何许人也?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他本是一名普通印刷工人,受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影响,最终信仰了基督教。1832年,已经习教上升到几个层次的梁发写出《劝世良言》,由其恩师马礼逊亲自审核出版。当然,那时候的政治气候不利于梁发以真名出版这本宣传册子,当时他的署名是“学善者”。
洪秀全所观的《劝世良言》,其实就是基督教《新约》、《旧约》的“编写本”,一半引原文,一半由梁发自己发挥。梁发所引原文大约只有新、旧约全书的九分之一,删掉了原书的类似神话的故事情节,主要保留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可以说,这个工厂学徒出身的中国人中年以后确实深悟了许多基督神学原理。
梁发《劝世良言》中没有丝毫“革命”的意思,主要鼓励人们信仰上帝,顺从基督,安贫乐道,戒杀戒贪,并宣称“天国”在来世,死后能“永生”。梁发书中惟一稍显激烈的,就是对佛教、道教、儒教都有所批判,其他方面没有什么“火药味”。日后,洪秀全断章取义,逢佛灭佛,遇庙拆庙,焚烧经籍之余,还极端地下令“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大声高叫要“杀妖杀有罪”,与梁发的《劝世良言》基本“精神”完全背道而驰。这是后话。
洪秀全与上帝的第三次接触,颇具传奇意味。1837年,第三次科考失败后,洪秀全于大病中,产生了光怪陆离的幻觉:云山雾海天旋地转,生命之丝悠悠忽忽上上下下,服饰怪异的外国牧师在眼前时隐时现……也许是病痛唤起了他的潜意识,总之,洪秀全此次终于和上帝正面接触了。
他彻悟了,终于找到了可以与封建皇权相对抗的力量———上帝。病愈后,洪秀全便宣称有天使接他升天,天父上帝命他斩妖除魔,拯救世人,并由天兄基督一力相助。这种说法,现在看来很有些玩笑的嫌疑,可在当时大众比较愚昧的状况下,天父之子很有分量,与有天子之称的皇帝,具有可比性。
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科举考试失利。他的表兄李敬芳在探望他时,在其书房发现了《劝世良言》。表兄告诉洪秀全,此书内容奇特,非同寻常。于是,“秀全乃潜心读之,遂大觉大悟”。据太平天国史事日志说:洪秀全年三十一岁,详读《劝世良言》(即所谓天书),觉其中所述与其1837年病中升天时所见完全相符,恍然大悟。高坐之老者即天父上帝,中年者即救世主基督。“大觉大悟”后,洪秀全开始创立拜上帝会。
《劝世良言》中说:“上古之世,不过拜山川社稷忠臣义士之偶像,则近之世代,士农工商,上下等人,各用自己之意,做出无数神佛之像而拜求之,或用纸画的像,或纸写的字,或石琢的像……总总之物,不能屈指,而皆各以自己之意立之,亦各用自己心拜求之。朝上香灯,晚画纸钱,竭力诚心,都系向些死物,而求媲佑,诚为可笑,亦实可怜。”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