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 第32章 附录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第32章 附录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今之治诸子学者,自章太炎先生以下,皆主九流出于王官之说。此说关于诸子学说之根据,不可以不辩也。此说始见《汉书·艺文志》,盖本于刘歆《七略》,其说曰: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子·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弄家者流,盖出于社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本十家。原文有“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之语。故但言九流。)此所说诸家所自出,皆属汉儒附会揣测之辞,其言全无凭据,而后之学者乃奉为师法,以为九流果皆出于王官。甚矣,先入之言之足以蔽人聪明也!夫言诸家之学说,间有近于王官之所守,如­阴­阳家之近于占侯之官,此犹可说也。

即谓古者学在官府,非吏无所得师,亦犹可说也。至谓王官为诸子所自出,甚至以墨子·家为出于清庙之守,以法家为出于理官,则不独言之无所依据,亦大悖于学术思想兴衰之迹矣。今试论此说之谬。分四端言之。

一、刘歆以前之论周末诸子学派者皆无此说也

1.《庄子·天下篇》

2.《荀子·非十二子篇》

3.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4.《淮南子·要略》

古之论诸子学说者,莫备于此四书。而此四书皆无出于王官之说。

《淮南子》(自“文时,纣为天王之子”以下)专论诸家学说所自出,以为诸子之学皆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故有殷周之争,而太公之­阴­谋生;有周公之遗风,而儒者之学兴;有儒学之弊、礼文之烦扰,而后墨子·者之教起;有齐国之地势、桓公之霸业,而后管子之书作;有战国之兵祸,而后纵横修短之术出;有韩国之法令“新故相反、前后相缪”,而后申子刑名之书生;有秦孝公之图治,而后商殃之法兴焉。

此所论列,虽间有考之未­精­,染其大旨以为学术之兴皆本于世变之所急。其说最近理。即此一说,已足推破九流出于王官之陋说矣。

二、九流无出于王官之理也

《周官》司徒掌邦教,儒家以六经设教。而论者遂谓儒家为出于司徒之官。不知儒家之六籍,多非司徒之官之所能梦见。此所施教,故非彼所谓教也。此其说已不能成立。其最谬者,莫如以墨子·家为出于清庙之守。夫以“墨子·”名家其为创说更何待言。墨子·者之学,仪态万方,岂清庙小官所能产生。《七略》之言曰: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

此其所言,无一语不谬。墨子·家贵俭,与茅屋采椽何关。茹毛饮血,|­茓­居野处,不更俭耶?又何不谓墨子·家为出于洪荒之世乎?养三老五更,犹不足以尽兼爱。墨子·家兼爱,本之其所谓“天志”,其意欲兼而爱人,兼而利人,与陋儒之养老异矣。选士大­射­,岂属清庙之守?其说已为离本。

至谓“宗祀严父,是以右鬼,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则更荒谬矣。墨子·家爱无差等,何得宗祀严父?其上同之说,谓一同天下之义,与儒家之以孝治天下,全无关系也。

墨子·家非命之说要在使人知祸福由于自召,丰歉有待耕耘。正攻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说。若“顺四时而行”,适成有命之说。更何“非命”之可言。

凡此诸端,皆足征墨子·家之不出于王官。举此一家,可例其他。如云纵横之术出于行人之官,不知行人自是行人,纵横自是纵横。一是官守,一为政术,二者岂相为渊源耶?《周礼》尝有掌皮之官矣,岂可谓今日制革之术为出于此耶。

三、《文艺志》所分九流,乃汉儒陋说,未得诸家派别之实也古无九流之目,《文艺志》强为之分别,其说多支离无据。如晏子岂可在儒家,管子岂可在道家?管子既在道家,韩非又安可属法家?至于《伊尹》《太公》《孔甲》《盘盂》,种种伪书皆一律收录。其为昏谬,更不待言。其最谬者,莫如论名家,古无名家之名也,凡一家之学,无不有其为学之方术。

此方术即是其“逻辑”。是以老子有无名之说,孔子有正名之论,墨子·有三表之法,别墨子·有墨子·辩之书。荀子有正名之篇,公孙龙有名实之论,尹文子有刑名之论,庄周有齐物之篇,皆其“名学”也,古无有无“名学”之家,故“名家”不成为一家之言。(此说吾于所著《先秦名学史》中详论之,非数言所能尽也。)惠施、公孙龙皆墨子·者也,观《列子.仲尼篇》所称公孙龙之说七事,《庄子·天下篇》所称二十一事,及今所传《公孙龙子》书中《坚白》

《通变》《名实》诸篇,无一不尝见于墨子·。皆其证也。其后学散失,汉儒固陋,但知掇拾诸家之伦理政治学说,而不明诸家为学之方术。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