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是发现自然秘密,证实学理,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唯一方法。
在他八十岁时,有人请问他的生活哲学是什么,他说,他的生活哲学只有一个字:“工作”(work)“把自然界的秘密揭开来,用它们来增加人类的幸福,这样的工作是我的生活哲学”。
他的实验并不都是创造的,空前的。但他那处处用严格的实验方法来解决工业问题的精神,他那终身做实验的精神,他那每次解答一个问题总想做到最好最完美(perfect)的地步的精神,他那用组织能力来创大规模的工业实验室与研究所的模范,可以说是创造的,空前的(现今美国有四千个工业研究实验所,都可以说是仿效爱迪生的实验室的)。
他的绝大多数的实验与发明(他一生得到专利权的发明有一千一百件),都是用前人的失败与成功做出发点的。他说:
每回我要发明什么东西,我总要先翻读以前的人在那个问题上做过了的工作(图书馆里那些书正是为了这个用处的)。我要看看以前花了大工夫,花了大经费,做出了一些什么成绩。我要用从前人做过的几千次试验的资料做我的出发点,然后我来再做几千次试验。
这是他做实验的下手方法。
他在1921年1月曾说:
我每次想做一件尽善尽美的工作,往往碰到一座一百尺高的花岗石的高墙。碰来碰去,总过不了这百尺高墙,我就转到别的一件工作去用功。有时候,——也许几个月之后,也许几年之后,忽然有一天,有一件什么东西被我发明了,或是别人发明,——或者在这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件新事物出观了,——我往往能够认识那件新发明可以帮助我爬过那座高墙,或者爬上去几十尺。
我从来不许我在任何情形之下感到失望。我记得,我们为了一个问题做了几千次实验,还没有能够解决那个司题。我们的一个同事,在我们最得意的一次实验失败之后,就灰心了,就说,我们不会找出什么来了。我还是高高兴兴地对他说,“我们不是已经找出了不少东西了吗?”我们已经确实知道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了,以后我们必须另走别的路子了。只要我们确已尽了我们最大的思考与工作的努力,我们往往可以从我们的失败里学到不少的东西。
这是爱迪生做科学实验,经过几千次失败而永不灰心失望的精神。
他在十二三岁时,耳朵就聋了。他一生是个聋子,但他从不因此减少他工作的努力。他在七十八岁时(1925),曾有一篇文字说他的耳聋于他只有好处,于世界也只有好处。他说:
因为我成了个聋子,我就把sesroit的公立图书馆做我的避难所。我从每一个书架的最低一层读起,一本一本地读,一直读到最上一层。我不是单挑几支书读,我把整个图书馆都读了。后来我买了一部swoin出版的最廉价的百科全书,我也从头到尾全读了。
他还说两三个笑话:这是耳朵聋给他自己的恩惠。他还说,他费了多年心力去发明,制造留声机,“别人听了满意了,我总不满意,总想设法改善到最完美的地步,——这也是因为我是个聋子,我能听别人不能听见的音乐声音”。他还说,bell发明了电话机,他听了总觉得声音太低、太弱,他听不清,所以他想出种种改良方法,把电话改良到他听得清楚才满意。他的改良部分(炭素传声器)(carbon transmitter)后来卖给bell,就使电话大改善。
后来我被选作一个商业组织的会员,常常参加他们的大宴会,往往有许多演说,我耳聋听不见演说,也不免感觉可惜。有一年,他们把宴会的演说印出来了,我读了那些大演说之后,从此就不感觉耳聋是可惋惜的了。……有一天,有一位社会改良家到新新大监狱去向监中囚犯大演说。有一个犯人听了半点钟,实在受不了,就大喊起来。管监的人一拳打去,把那犯人打得晕过去了。过了半点钟,他醒过来了,演说家还在讲,那犯人走过去,对管监的说:“请你再打一拳,把我打晕过去罢!”
前些日子,我在报上看到某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短时间的麻醉药,我脑子里就想,这种麻醉药是蛮有用的:在大宴会的演说开始之前,听演说的客人每人吃点麻醉药,倒是蛮有用的。
这是这位科学大圣人的风趣。这样一位圣人是很可爱的。
1960年2月l1日
..?小说/\天、堂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