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左边 > 第23节:五、从贵州到今天(7)

第23节:五、从贵州到今天(7)

《今天》的成功模式让我想到了前苏联的地下刊物的运作过程,虽然二者并不能作简单类比。

马克·斯洛宁对苏联地下刊物有详尽叙述:二十年代,自由刊物遭到禁止,革命前的一些出版社都被封闭;从此以后,国家对文学艺术所施加的压力就逐年加强。结果,许多诗歌、文章和短篇小说都因有“颠覆­性­”或暧昧的内容而没有获得在“合法”刊物上发表的机会;于是它们开始以打字稿的形式在主要是知识分子中间流传。但直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这种“刊物”只是偶然出现,范围很小,地区也很分散。不过,从那时起,它就具有广泛而有组织的活动的特征,成为自由发表意见的一种出路,并获得“萨米兹达特”(俄语的意思是“自发­性­刊物”)的名称,这一著名的名称不仅在苏联,而且在西方也使用了。《萨米兹达特》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为中心,并小范围地在一些省城逐渐扩展成为打字的、油印的,以及照相复制的一种真正的地下刊物。……《萨米兹达特》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因素,也成了使保安机构伤透脑筋的侦查对象。“萨米兹达特”的活动在1955年至1965年间达到了全盛时期。后来,它不仅涉及到诗歌和小说,而且还涉及到政治、哲学和宗教。1957年,帕斯捷尔纳克那部长达五百六十多页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苏联遭到禁止,在西方却以原文和多种译文出版,这时,该书被偷偷地带进俄国,由《萨米兹达特》翻印了其中大量章节。这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开端:许多最初由《萨米兹达特》传播并秘密送往国外的作品,印成书后又被作为走私品、“违禁品”运回俄国,再由国内翻印流传。索尔仁尼琴的著作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由《萨米兹达特》有计划地加以翻印。作家们也经常通过迂回的途径把自己的作品送往国外出版。……约瑟夫·布罗茨基早在他流放前很久就在《萨米兹达特》上发表诗歌,虽然这些作品在苏联从未正式出版过;他的诗集《长短诗》于1965年在纽约出版。马克·斯洛宁:《苏维埃俄罗斯文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地下文学,不论是贵州还是北京,他都属于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苏联都是触犯刑法的罪行。客观地讲,如果您对文学感兴趣,这就已经是一种偏离航向,是对规范的违背。每一个或多或少真的搞起文学来的人,都会程度不同地感到自己处在地下状态。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布罗茨基)

70年代末(毛泽东逝世不久),方向朦胧、激|情悬空,一个新时代刚刚起步,它­精­神的稳定­性­还无法确定。过去的诗远远不能满足新个­性­的迫切需要,当然也不能稳定人心。人们又疲倦又茫然……就在我们心灵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今天”诗人应运而生,及时发挥了作用,发出最早的稳定的光芒。这光芒帮助了陷入短暂激|情真空的青年迅速形成一种新的激|情压力方式和反应方式,它包括对“自我”的召唤、反抗与创造、超级浪漫理想及新英雄幻觉。我们的激|情自觉地跟随“今天”的节奏突破了思想的制度化、类同化、典型化以及词语的条目化、贫血化;我们发现了新词、新韵,甚至新的“左派”;我们痛快淋漓地陶醉于对一个“伟大时代”(毛泽东时代)的重新认识或“升华”。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