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左边 > 第57节:三、日日新与望气(3)

第57节:三、日日新与望气(3)

1986年2月,马高明寄来了《新观察》杂志(2月号),上面编发了我的一首诗(也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诗)《夏天还很远》,在同一期上我读到了陈东东的《远离》,我一下子就被这首诗的形式之美和单纯的节奏所吸引,立即偏爱上这种陈东东式的反复歌吟的节奏。随着春风喜悦的吹度,一册一册的诗篇吹送到这个寂寞而巨大的校园。一天,我收到贝岭、孟浪寄来的杂志《75首诗》,这是我认为编选得很有眼光质量也很整齐的一册诗。在这册诗集中,陈东东又一次吸引了我的目光。果然不出所料,我得意于在《远离》中就早已发现了一个出众的诗人。我多年来一直毫无保留地喜欢这些篇什,我还记得我是怎样在春风拂面、阳光朗照的正午漫步校园,冥想着一位远在上海的诗人;或静坐灯前,在夜晚独自一人反复研习《独坐载酒亭,我们怎样去读古诗》。

我欣喜于:“在宋朝/海落见山石,一个枯水季节/尘昏市楼”如此清新而娓娓道来的宋朝的一个山水的画面,中国意境在古代和现代自如出入,一种方向、一种可能­性­、一种成熟的诗风把我情不自禁地引向那边。从和张枣的接触开始,我就一直关注怎样在现代汉语中重现古典,但关节迟迟没有打通。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直在酝酿、准备、期待……直到这首诗的出现才使我加速完成了一个方向的成功转移,一首诗使我积于心中两年的­阴­影显出光明,多少天来,我沉浸在“转移”的兴奋里,我终于集中充沛的­精­力向一块诗歌的新垦地要求我的新诗篇。

一天上午,我在黄彦的宿舍随意翻阅一本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学史》,其中有一段谈论中国古代东汉时期有一些道士被称之为望气的人,其实是指望云的人,他们通过登山望云可以预卜凶吉,厉害的算卜者可以望到几百公里外将要发生什么事变。云层在望气的人的眼里变幻莫测,一会儿呈现兽形云块,一会儿成为皇宫云块……据记载当时有一望气高人曾望到过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在布衣时被囚于一间牢房,他本想策动当时的皇上,去那里冲走刘秀正在蕴集的帝王气,但后又放弃此想法。就连范曾也在鸿门宴前夕登高,望过刘邦之气并告知项羽:刘邦帝王之气极盛,不可小看云云。但项羽却充耳不闻,酿成后来的大祸。这些闪烁不断的历史片断,加上这关键的出人意料的四个字“望气的人”,使我早已守候的心怦然猛跳,我当即借回此书,在当天,在这个春雨刚过、风和日丽的正午时分,一口气写成《望气的人》,接着又写出《李后主》。这两首诗的写成完全取决于阅读材料(后来的《在清朝》也是因为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所致)。为此,我乐意像布罗茨基那样说:“炮弹能飞多远,这取决于它的材料,而不是体验。所有人的经验都差不多。甚至可以假设一下,有些人的体验可能比茨维塔耶娃的还要沉重。但是,却没有人能像她那样掌握材料,能让材料完全服从于她。”

不爱说话的黄彦对这两首诗大为激动,不停地猛抽他心爱的黄平香烟。当我们正余兴未尽地谈论此诗时,张枣突然从川外来到我家,他来通知我他将与一位美丽而冷峻的德国姑娘结婚,而《望气的人》一下把他原来的思路打断了。他以少有的惊奇反复打量我突然的“发明”,简直不知这首诗是怎样写出来的。我告诉了他这首诗的秘密触动并提醒他注意上海诗人。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