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左边 > 第64节:一、万夏:1980—1990宿疾与农事(6)

第64节:一、万夏:1980—1990宿疾与农事(6)

而“莽汉”早期组织者、发难者万夏,这时却松弛起来,游山玩水起来、纤细和洁癖起来(其实这是万夏品质中的“植物”宿疾在一贯地发挥潜在效力),第二个万夏(或许是更真实的万夏)就要出现了,从“宿疾”到“农事”,他从反方向朝我们走来。李亚伟也谈到这一点,两个万夏这一点:“万夏这个时候像是封建主义糟粕,落后也引人注目,但那时(80年代初)的万夏的奇装异服及发型花哨是相当有名的,他不能代表英国服装师及纽约夜生活的玩意儿,他不属于资产阶段,但他可以代表莽汉主义理论。”但我却认为“­色­彩”万夏同样代表了唯美主义的梦幻和暗淡。他隐秘的颓唐早已在即将显形的“农事”中埋下一名怀旧的卧底。

1984年夏天,他大学毕业、回到成都,立即又卷入更大的一场诗歌风暴。四川青年诗人协会成立,他被选为副会长。这时,他与杨黎过从甚密,日复一日喝酒论诗,做着文人的功课。

1985年,他与杨黎、赵野一道主编了《现代主义同盟》,后来此书改为《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万夏在目录里的栏目设计上作出了一个名堂:①结局或开始(北岛及“今天”诗风),②亚洲铜(具有东方传统意识的诗歌,海子,石光华、欧阳江河、周伦佑、廖亦武等),③第三代人(张枣等,强调北岛之后的新诗人)。这是第一本铅印的中国民间先锋诗刊,划代的问题也在此第一次正始亮出来了。诗歌以这本万夏主编的书的形式完成了它绝非人意的神秘转移,诗歌风水从北京到成都简直就像从雅典到罗马。历史和现实一个惊人的相似­性­!

1986—1990年,万夏的第二个履历表被给出了,“农事”履历表出现了:

万夏载着他诗歌的一叶扁舟开始了“独钓寒江雪”的山水远游,“宿疾”的西式飞行器在这里减速了或者­干­脆搁置不用了,而“莽汉”,他早就告别了,这只断鸿零雁找到了新同类,石光华、宋炜,另一场汉字炼金术的冶炼开始了,“汉诗”这个更奇瑰的词语诞生了。他同石光华、宋炜共同创办了《汉诗·20世纪编年史》86年卷、87年与88年合卷。

他在1985年的尾声,写出了300行长诗《枭王》,一首耐人寻味的诗,一个转折点。

1986年在孙文波成都火车站附近那间幽暗的密室(我当时常在那里碰见他),他细致研读《易经》半年,完成转入“汉诗”的­精­神准备。

1987年写出小说中的小说或诗歌中的小说,典型的“汉诗”小说,我们诗人的宠物三篇:《丧》、《宿疾》、《农事》。这也许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伟大小说的一个影子、一个序曲。

1988年,写出《空气·皮肤和水》、《吕布之香》。

1989年3月,写出《樱桃树下》。

万夏,这个80年代以来贯穿始终的诗歌之书的策划者,大胆而令人惊变的诗歌流派肇事者,他的古卧龙桥之家成了祖国各路诗人的风云汇集之地,成了诗歌江湖的“梁山泊”。

两个万夏的画面:①1980—1986年的万夏,“莽汉”派的万夏,“宿疾”的万夏,青春之歌的万夏,②1986—1990年的万夏,“汉诗”的万夏,“农事”的万夏,古卧龙桥上对酒当歌的万夏,秋雨满楼头、诗句夜裁冰的万夏,换取红巾翠袖的万夏,诗歌江湖的急先锋万夏,民俗和中药的万夏,谶讳中的宿命者万夏。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