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左边 > 第68节:二、闯荡江湖:一九八六(3)

第68节:二、闯荡江湖:一九八六(3)

我就可能朝自己下手

我本不嗜血

可我身上的血想出去

想瞧瞧其他血是怎么回事这一曲《打架歌》以充分的口语表达和热血上涌,昭示了川东口语的活力和一个生命对于寻找新起点的迫切决心。这种决心有一种稚气,或者说古风。它纯正的古典气息,使他不像“垮掉”那样带有撕裂­性­,而是一种谐趣和真挚,坦然面对,剖开胸膛,是健康快乐的人类天­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莽汉不是在反文化,而是在沿用一种传统生气来筹建加固原有的文化路径。莽汉的口语意义不在于对抗语法、消解常规语义,因为它是以其天然的方式在生长,它本身带着混沌和敏锐,愉悦和自由。这样的自由,正是文本空间上的漫游­性­,它通过语词的随意­性­,抵达了极乐的边境。意义破散,诗意的联想漫游激荡。被压抑的风格本来就有其潜流暗涌的通道,自己的路径,它根本无需侵蚀他人的田亩,宣告为经典或正统。

莽汉的诗歌意义在于重建,在于呼应每个时代每个地域都有的­精­神现象。这种传统曾在一个人身上得到过广泛而深入的展出。此人非但满足了本土莽汉的口味,更是切合了洋莽汉的脾胃。他正是名扬天下的寒山,一个搅动亚欧美三大文化圈的诗歌英雄、佛教狂士。凯鲁亚克的自传小说《达摩流浪人》正是题赠给他的。他的诗以及他的生活态度引起许多著名诗人的好奇、仰慕与效仿。今天,众多的诗人都来“向寒山”。斯奈德,在垮掉运动激战美国的关键时刻彻夜翻译寒山,以此作为第一推动力。他身体力行,饮泉攀岩,遥望明月,活脱脱的一个当代美国寒山。

疯癫与狂禅的寒山,作为莽汉主义最英勇、最先锋、也最古老的先行者,却也屡遭历史的洗刷。他真正的时来运转是在20世纪,其间经历了两次复活,一次是因为他的写作风格;一次是因为他的生活风格。第一次复活得力于20—30年代的白话文运动,寒山诗多用口语白话的特质被胡适、郑振铎等发掘出来,并将其重新诠释为初唐三大白话诗人之一。第二次复活来自“垮掉”的推动,他们夜读寒山,效法施行,自命为寒山传人。之所以把这次行动主要看作是寒山生活风格的延伸,而非口语写作风格的借鉴,是因为垮掉的口语是美国式的,寒山的口语甚至不对他们构成口语的意义,它更多的只是一种异国声音,跟书面化的李白、杜甫无异。而且他们读到的寒山也都是自己的翻译,美国式的发声。要之,对垮掉而言,寒山的生活意义大于写作意义。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寒山的主要面貌。作为一个口语诗人,他还有待发现。

这种发现,在于莽汉,在于用口语的思维意义,同时也是俚俗意义来强化人类质朴的天­性­和活泼的生命力量。上面有关李亚伟的诗歌声音的讨论,可以说明这一点,此处不必赘述。仅需再补充一句,那是李震的一个观点:“语言之于李亚伟,不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进行学习和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天赋的才能,是他健康天­性­的存在方式。”当然,这一点更适用于寒山。

寒山之于莽汉,是一种写作风格的繁殖,他的生活风格未被广泛采纳。修禅、行吟、浪迹深林并不为莽汉所喜欢,因为他们有着更心仪的生活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也更靠近80年代的生活形态,这一生活形态与发生在明清士人间的城市交游和尚侠风气颇为相通。

◇欢◇迎访◇问◇◇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