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亡军的将领 > 第5节:译序:阿尔巴尼亚出了个卡达莱(4)

第5节:译序:阿尔巴尼亚出了个卡达莱(4)

幽默,含蓄的激|情,轻松自由、朴素自然的叙述,机敏的语调,不外露的技艺,曲折的教诲,异乎寻常的景观,喜气洋洋的新人--所有这些因素使这部小说比任何别的作品都更­精­致。这里有当今正在觉醒的世界的画像,它葆其能量、力量和­色­彩。

--法国《罗兰共和报》,1970年5月17日

几十年来,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一直是阿尔巴尼亚作家最爱表现的题材,卡达莱对此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以多部长篇创作拉开他一生小说创作事业的序幕。紧接着《亡军的将领》,他又创作了《石头城纪事》(1971)和《一个首都的十一月》(1975)两部与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息息相关的长篇。《石头城纪事》也是一部匠心独运、奇妙别致的小说。它摆脱了常见的描写战争小说的窠臼,不去直接地描绘游击队员同法西斯强盗你死我活的争斗与较量,而是选取战争即将结束,曙光就在眼前为历史­性­时刻,入木三分地描绘社会各阶层一些最有代表­性­人物的心理状态、情绪和表现,着力展示各种社会力量对待新旧时代、新旧社会、新旧风气的不同立场和感情。卡达莱确实有一支多彩的妙笔,在很短的篇幅里,出神入化地勾勒出历史转折关头的芸芸众生。卡达莱巧妙地编织了各种人物的关系网,读者透过这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目睹了新、旧世界交替时刻整个阿尔巴尼亚的社会风貌。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卡达莱对创作这部《石头城纪事》讲过这样一段话:"我要在这部小说中反映那些混乱、充满英雄气概、荒诞气氛和悲剧­性­的日子。那时候,整个山城带着沉重的负担从黑暗走向自由,摆脱了中世纪的陈规陋习,又陷入外国占领者的落后野蛮的桎梏之中,全部生活都处在敌人的威胁之下,这种痛苦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光明就在前头……"卡达莱的这番话对我们理解《石头城纪事》这部小说颇有裨益。

《石头城纪事》也引起他国有识之士的重视,不少法国评论家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吉尔·拉布兹认为"它是我们时代的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对这部小说的艺术尝试,有的评论家评论道:"这部小说打破了小说要有主要人物和围绕主要人物编织全部情节和故事的老观念。小说中没有主要人物,有的是集体群像。作者还吸收了现代主义电影的许多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评论家雅克·雅乌布尔特指出:"在卡达莱的这部小说中,或多或少还有黑­色­幽默的味道。"而阿兰·博斯凯还进一步评论说:"卡达莱将肖洛霍夫和卡夫卡紧靠在一起,让萨特靠近布莱希特,没让海明威离聂鲁达太远。"V.H.德比杜甚至还预言:将来卡达莱一定会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候选人。

《一个首都的十一月》在描写的内容方面与《石头城纪事》有某些相似之处。它仍然没有把新生力量、人民群众的英雄业绩、游击队和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作为描写的重点,主要表现被革命砸碎了的旧世界和被推翻了的统治阶级、腐朽势力以及他们的心理、­精­神生活。不过,这种描摹和渲染远不像《石头城纪事》那样宽泛。作者的目光并没集中在整个旧世界,而是在被埋葬了的社会制度的上层建筑领域里捕捉要描写和塑造的形象。但卡达莱如果能对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和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士气作些描写和讴歌,小说就会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然而,他没有这样去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