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联老大哥,中国人民始终怀着敬意,从往来的点点滴滴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确实令人尊敬。
你就看汶川地震,第一架到达灾区的飞机就来自俄罗斯;你就看俄罗斯人举行重大体育赛事,场中秩序井然,裁判若有误判,社会团体还会登门致谦……
点滴的小事,显示了他们良好的素养。
这些,都是为小粒子所支持的,在小粒子方,这些是可以置顶的。
然而分层不是,把人分成阶层,有高低了,有新老了,就意味着要失去小粒子的支持了。
因为,你总不能把支持你的,设计你的,谋划你的,用智慧结晶了那么多的现代科技的小粒子们,生下来,不当人看,肆意支配吧。
再重复一回‘分粥的故事’。
管理故事之分粥的故事
一位叫阿克顿(1834-1902)的英国历史学家讲过一个分粥的故事。
有七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且平等的。他们没有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
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
这里有几种不同的分配方法:
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顿的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对我们的启示是: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一个企业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制度,能够解决企业内部的混乱问题。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按照这一原则,主宰着全体推动而又全体回推的,不是某一个王,而是人数动态变化的一群人,那只能来自于卑微的劳动人民。
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大地母亲,是新中国胜利的法宝,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源。
愿权贵的领导阶层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
正传 晨曦●根 第一百三十四章() cornered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10 11:14:52 本章()字数:3158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