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世界三部曲之一国色 > 土匪(5)

土匪(5)

红军路过涞滩码头,他们在大江两岸迷蒙的月光下悄然而至。清澈的流水中,荡漾着他们如豆的倒影。这是我从老一辈口中听来的故事。其实,真实的情况,和我后来沿着红­色­­精­品旅游线路采风写生得到的结果,颇有出入。深山猎户驼背老人,围着他们祖祖辈辈守惯了的火塘,吃着萝卜炖蹄膀,喝着乌溪牌老烧酒,青脸微红,两眼幽幽地告诉我,红军的队伍出现在狮子岭城堡对面老君山山垭口的那丛青­色­岩石前面,不是早上,不是月夜,而是黄昏。农历,阳春三月。一个金­色­的黄昏。半片通红的太阳,嵌入女儿峡背后高耸而青翠的山峰。乌溪小镇、涞滩码头、乌溪河两岸十里竹海,如云的喜鹊欢快地鸣叫着。老人说,从此以后,好长一段时间,这片山水间,好像随时都隐约溅起那阵阵喜鹊的欢叫声。可是,当乌溪小镇上的农人渔人,第一次看到红军的身影,都吓得往深山里奔逃。他们都以为是廖佐煌又从外地招来一批新的土匪。他们先遣部队的几个疲惫的战士,出现在山垭口,并不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一个个像下山的猛虎。而是,他们疲惫而畏缩的身影,不知该不该继续下山。他们肩上背着长枪,穿着粗布军装,但都不整齐,显得破旧。扛机枪的老班长,手肘上的军装被子弹划破了一条长口子,还没有来得及缝补。他们也没有在山头上呼口号,或者唱歌。他们匆匆摆开架势,把枪口炮筒对准涞滩码头和狮子岭城堡。看到这些红军战士的镇上农人渔人,那时都没有看到亲人的感觉。他们都以为是廖佐煌的部队来到山头,要趁黑夜奔下山来抢劫码头上的船队,掠取船上的山货和稻米,抢劫乌溪小镇吊脚楼上的腊­肉­、生猪、­鸡­犬和女人。所以,真正看到红军战士,来和狮子岭城堡里廖佐煌的部队接洽关系的人,我们小镇上并不多。史书上没有记载,红军先头部队,并没有从老君山山垭口很快下山,因为他们还没有等到廖佐煌部队的回话,究竟同不同意借这条路下山,渡过涞滩码头。后来,经考证,路过涞滩码头的红军,仅仅是红军的一个分队。而红军大部队,则从另一片山水间,正在偷偷穿越彝汉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向那条决定他们生死命运的大渡河进发。虽然是一个分队,虽然红军战士很疲惫,虽然他们和廖佐煌达成了某种交易或默契,但红军确实在我们这片山水中走过。而且,那个分队,是红军首脑机关,一般首脑机关,都和后勤部队编在一起。因而,后勤部队才有医院和征集军马粮草的先行官。廖佐煌老家万年台阅兵场旁边的那两株古老的洋槐树上,才有可能拴过刘伯承,或者朱德的战马。红军的首脑机关,设在廖佐煌的老家万年台。廖佐煌把他老家廖家大院让给红军总部的首长们开会讨论。黑压压的一屋子红军高级将领,在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的房梁下面开会。他们闷着头不说话,狠狠抽烟。因为他们打了败仗,后来,又打了胜仗。而打了胜仗的指挥官,正在清算那些打了败仗的指挥官。他们过来的路,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他们经过开会,经过清算整顿,虽然装备很差,虽然很疲惫,但他们对夺取下一场战斗的胜利,都­精­神振奋,充满了信心。廖佐煌给了红军不少粮食弹药,红军也给了廖佐煌不少数目的银圆。那些银圆,是红军在通往云南首府昆明郊区的山道上截获来的,足足有一军用大卡车。我想,这可能就是所谓红军和廖佐煌部队的私下交易。无论采访,还是翻阅历史档案,我都没有找到这笔交易的全过程。现在廖佐煌已经不知逃到哪里去了。他究竟死了,还是活着?我们不能再去找他对证。红军终于成长壮大,那支队伍掌握着我们的国家政权,他们未必愿意真实地讲述当年和廖佐煌之间的交易,而且知道的人,也寥寥无几。他们那笔交易做成后,那两个政权之间,还展开过多少生死搏杀?他们都想拼命消灭对方。几十年后,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正在硝烟炮火中随历史烟云渐渐飘去。他们之中某些人已经开始有了良心发现,或者,本来他们就没有泯灭良心。政治的目光、感激的目光、寻找的目光,都不能寻找到不知飘向何处的军阀土匪头子廖佐煌。既然这样,那么,廖佐煌家族现在能够摆在我们面前的,也许就不仅仅是万年台背后青松林里的那一座巍峨的祖坟。那座气派的孤坟,“文革”的时候,早被造反的群众把坟墓掀开,把他们老祖宗的油亮的棺材和白白的骨头,乱扔在青松林里,用砖头石块把它们砸得粉碎。好在,现在为了搞红­色­旅游开发,又把廖家的祖坟修起来。当时掀开他们祖坟的红某兵小将,发现廖家祖宗居然也和十多个女人葬在一起。当时青松林里激起的仇恨,想来应该有多么巨大。唉!廖家祖坟里的那群辉煌的男人女人,正做着多美的一场黄粱梦!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