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七点,沈鸿按时来到了考试的教室,里面已经到了好几个人了。选这门课的学生不多,总共才有三十多个人。而考试的教室却很大,一排排空着的黄|色桌椅使教室显得很空阔。
教心理学的老师姓张,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待人很和蔼,这时候正站在讲台上。看到沈鸿进来,微笑着点点头。
沈鸿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找了个座位坐下来。
每到一个地方,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沈鸿都会不自觉地选择能够最大范围注视全场的位子。沈鸿记不清在哪本书里看到过对自己这类行为的解释,大约是说这样的人在自己的心里总缺乏安全感,所以必须尽可能的把所有的东西尽收眼底。
总之,这是一种精神焦虑的表现,尽管沈鸿并不以为然。
人差不多已经到齐了。
“不好意思,占用大家的周末时间。周三的时候由于临时有事,所以期中考试的时间改在今天。大家不用紧张,都是些很基本的选择题,只要平时来上课,都可以答得不错。”
说完这些话,张老师像往常一样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然后示意助教发试卷。
试卷从教室的前排往后传递,哗啦哗啦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回荡着。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沈鸿自然最后一个拿到考卷。
试卷有两页纸,在试卷最前面的位置写着:“本试卷共50道小题,每题一分,共50分。”
沈鸿在试卷的上端写好自己的名字和学号,开始作答。
教室里很寂静,试卷上的题目诚如教授所言,都是平时上课的时候讲解过的最基本的东西。
寂静的环境加上简单顺手的题目,沈鸿觉得很惬意。
1、“潜移默化”是()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外显记忆
D、内隐记忆
2、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活动,总的来说是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
A、增高
B、不变
C、降低
D、有时高有时低
……
就在沈鸿要顺利地结束考试的时候,他的笔在最后一道题的位置停住了。
“50、当你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恐怖事件,而你又能感觉到这些事件的渊源应该出现的地点和时间,那么你会通过什么途径去查找渊源?()
A狈牌这件事
B庇靡鞘角鬼
C笨葱睦硪缴
D钡酵际楣莶檎蚁喙厥逼诤偷氐愕谋ㄖ健
这道题的字体很特别,迥异于前面的四十九道,好像直脱脱地孤立于试卷之外似的,字迹也很模糊。
前面的四十九道题目都是电脑打印出来的,但是这道题却像是油印的。
看惯了电脑打印的整整齐齐的字,猛然看到这样的字体,沈鸿感觉有些奇怪。
他想起了小学的时候。
那时候电脑、打印机还没有普及,学校自己组织考试的时候,试卷都是老师自己用蜡板刻制的。
这种方法沈鸿只见过一次。
一个老师坐在椅子上,拿着一支钢针作笔尖的笔在一张蜡纸上写字,笔尖划过钢板的时候发出沙沙的声音很好听。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