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情景,使人联想起西德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墓前下跪请罪,勃兰特由此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德国政府的姿态,使得欧洲的反德情绪大大化解消融。因此,亚洲人民的反日情绪几十年不消散,实际上是日本政府造成的。
在回香格里拉酒店途中,和田一夫回想那位计程车司机的话,“要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像你这样就好了”。和田一夫不可能令所有的日本人都像他一样,但他可以让八佰伴的职员这样。
化仇恨为友善的自信,充盈于和田一夫的胸中。
和田一夫回到日本,以他参拜战争纪念碑以及计程车司机态度的变化,说明在新加坡投资的可行性。
他在公司高层会议上强调:“过去,日本人在新加坡欠的债,现在是偿还的时候了。的确,当地民众在感情上仍然反日,那是因为日本人做了错事。八佰伴去新加坡开店,要优先为新加坡人的利益着想。凭这样的态度去新加坡发展,当地民众就不会反对我们。”
和田一夫的计划得到与会者的赞同。
和田一夫作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失败,商场就归新加坡政府,算是尽了一份责任吧。
与新加坡方面谈判的结果,新加坡本国财团占合作公司55%的股权,日本八佰伴占45%。这就是说,控股权和管理权均在新方,八佰伴参与日常经营和管理。
日本八佰伴总公司派出左纳明、野末昌两位董事,组成8人先遣小组,赴新加坡筹备开设第一间八佰伴分店。8人小组临行前,和田上夫作了四条指示:一、要牢记新加坡八佰伴不是日本人直接经营的百货公司。日本八佰伴职员要以助理者身分,协助新加坡人经营。
二、价格与服务,都要做到合乎大众要求的标准。
三、要把新加坡八佰伴做成一家诚实而有信用的百货公司。
四、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当地人的见解,一切讲求调和合作。
8人小组一下飞机,立即乘车直赴战争纪念碑。和田一夫并没有交待他们这样做,这是他们的自觉行为。新加坡报纸原就有狮城购物中心“名花有主”的报道,介绍日本八佰伴与本国财团合作经营。因为这批日本人身穿统一的八佰伴制服,引起记者的注意。该则新闻刊登于当地报纸,对化解当地民众的反日情绪起了较好的作用。
1974年9月14日,新加坡八佰伴隆重开幕。
这是在新加坡的第二家日资百货公司,日本伊势丹百货公司分店为第一家。但八佰伴后来者居上,首先在店铺规模上超过伊势丹。八佰伴店址在号称东南亚最大的新加坡购物中心,是狮城地价最高租金也最高的大型商用建筑。商铺总面积为13000平方米,八佰伴占有其中的8300平方米。
开张之前,相熟的朋友讲,新加坡可不像巴西,这里是真正的国际化都市,各国的商铺云集,当地人什么没见过?
和田一夫相信,日本的经营质量和眼务水平是世界先进的。就算一时不可宾客盈门,随着影响的扩大,生意必然会上去。
开幕之时,八佰伴门前的乌节路大道,人头涌动。开业的一个半小时后,由于宽敞的店堂拥挤不堪,不得不限制人店的人数。
巴西首家八佰伴开幕,店方酬宾是派送珍珠,而在新加坡则是派送日式豆沙包(Anpan),由八佰伴的面包师专门制做。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华人“民以食为天”的概念根深蒂固。和田一失了解到,在不富裕的华人社会,去看望病人,普遍赠送食品;而西方人再穷,也得向病人赠送一朵小花或一张祝贺卡。
八佰伴的宣传口号是“味道怎么样?买来吃吃看”。凡购10元新币的顾客,即可得一只日式豆沙包;单买3角新币一只。新加坡华人以广东人为多,广东人口味极挑剔,做吃的本领堪称世界一流。日式豆沙包赢得顾客的普遍赞誉,原计划日做1600只豆沙包,由于顾客排长龙购买,马上增加到日做8000只,才勉强应付过去。
豆沙包打出的名气,使得顾客相信,日本的即食食品也口味独特。八佰伴的食品屋马上火了起来。头一天日式食品的销售额,比预期的超出10倍。爱鸟及屋,顾客由此也青睐上八佰伴的其他货品。
八佰伴开张两星期后,当地报纸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征询普通民众对百货公司的喜爱程度。
结果,八佰伴独占鳌头,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首选商店。约40%的市民选择上八佰伴选购仅常生活必须品,去其他百货市场的人数,明显地比八佰伴要少。
和田一夫在总结新加坡投资的经验时,认为正确的市场定位,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当时,狮城已有一家日本百货公司——伊势丹,伊势丹走的是高档路线,而八佰伴是面向大众消费者。在货品上,八佰伴从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类及日用物品一应俱有,八佰伴成为狮城居家度日的好伙伴。
其次,八佰伴有最长的服务时间。
当时狮城的大型店铺,大都在傍晚6点打烊,星期天一般不营业,这使得节假日和晚间购物很不方便。而八佰伴的营业时间,平时直到晚上9点半,星期天和节日照常营业,既方便了顾客,又增加了公司的业务量。
再次,八佰伴面向大众消费者,拒绝使用信用卡。
若站在今天的角度,这种做法再愚蠢不过。可当时信用卡在新加坡问世不久,只有富裕阶层才持有,用卡购物成为时尚追求,代表富有、面子和虚荣。新加坡银行界和商界鼓励市民持卡并用卡消费,八佰伴这样做,受到“不合时宜”、“保守”之类的指责。
对此,和田一夫有他的一套理由。他认为,只有少部分顾客使用信用卡,会使占绝大多数的用现金支付的“无卡族”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或许就不会来八佰伴购物。这样,与八佰伴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原则不符。
事实证明,在信用卡远未普及时期,采用这一做法是对的,使得八佰伴保持了大众特色。当信用卡渐渐普及后,八佰伴马上迎合潮流,鼓励顾客使用信用卡。
和田一夫正确的经营方针和善良的愿望,结出善果。
新加坡第一间八佰伴分店,在开幕后的11个月就收回投资,进入正常盈利阶段。
1977年8月,八佰伴在新加坡的加东地区开设了第2间分店。
1979年5月,八佰伴在郊外的汤逊区开设了第3间分店。
此时,八佰伴一跃成为新加坡最大的百货公司。
1981年8月,八佰伴在武吉知玛开设的新加坡第4间分店开幕。
1985年3月,日本八佰伴股票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第二上市。
而1984年岁尾,八佰伴在香港的第1间分店也隆重开幕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