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条件,十分苛刻,年仅20岁的少女“英勇献身”。和田一夫在骏河银行借款碰壁,却在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会取得该会有史以来唯一一次特别贷款。1971年,八佰伴巴西首间分店开幕,生意兴隆。对圣保罗市的零售业来说,日本商家掀起了该市的观念革命。
和田一夫如是说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我是以世界都是美好的为前提,来考虑事物的。一旦每天每日觉得世界是那么美好,一个美好的世界便会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接触过许多事物,但要将这些事物转化成启迪,从我的经验来看,必须经受锻炼,也就是要亲身体验看到某一事物从中获得启迪的过程。这样经历几次,就能从所有事物中获得启迪。当然,并不是说这样得到启迪全部能付诸实行。但偶尔获得某一启迪,它如能与八佰伴经营战略挂得上钩的,我就会马上实行,而且一干到底。
和田一夫躇踌满志回到日本。
他立即召开主要高级职员会议。然而,一些高级职员听了社长介绍的情况,仍顾虑重重:“国内业务,正被大公司包围,这个时候到遥远的南美开辟业务,恐怕不是明智的举动。”
诚然,到巴西开设百货分店,不存在管理方式和服务质量的劣势;问题是能不能开成?开设一家较大规模的商场,可不像开售货亭那么简单。眼下公司正吃紧,现在的银行都不敢轻易贷款给中小企业,生怕它们会在大公司的夹击下倒闭。
和田一夫自有他的一套理论,这便是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的“间隙理论”。
盛田昭夫认为:一家企业只是一个圆圈,无数的企业便形成了许多圆圈。但是,圆圈与圆圈之间,有一些不画入任何圆圈的空间,这就是间隙空间。
若把大企业当作大圆圈的话,那么间隙空间就成为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得小企业能在大企业的夹缝里生存。在日本,这种间隙空间实在是太小,给小企业的发展余地很有限。而在圣保罗,却有一片广阔的、日本商家尚未光顾的间隙空间。以圣保罗的规模,开10间八佰伴分店也不为多!
和田一夫道出他所理解的间隙理论,首先得到和田一夫家人——父母、三个弟弟,以及董事土屋高德的赞同。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后,一致通过到海外发展的计划。
和田一夫立即成立海外业务组,任命他的大弟和田尚己为负责人,副手是公司董事土屋高德。和田一夫与他们一道策划巴西八佰伴的事宜。
一张大红布告贴在公司的布告栏里。布告用大字写着“自愿加入巴西八佰伴成员须遵循的十大条件”:一、接受在巴西永久居留。
二、信奉“生长之家”之教义。
三、有24小时工作的心理准备。
四、职员的家眷一同参与工作。
五、公司第一,家庭第二。
六、职员妻子,尽可能头两年不生孩子。
七、先为公司的利益着想。
八、要得到父母兄弟的同意,才能参加去巴西的派遣队。
九、到了巴西,要努力保持自己是个有教养有人格有见识的人。
十、先考到汽车驾驶执照。
正是总公司吃午饭的时候,布告栏前人头攒动,众议纷纷。
为什么不采取企业的习惯做法,经董事部选拔、批准,委派一批职员作为海外业务组的人选,最后签发一纸任命书,完事大吉呢?
这种从上至下的委派方式,简单易行,也能够挑选到合格的人才。那么,被委派的人是否内心情愿呢?若抱着情绪去遥远的巴西,长期扎下根来,难免会影响工作。
在公告之前,和田一夫明确地对他的大弟尚己说:“自愿提出去巴西的人,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挑战,能自觉自愿地为巴西八佰伴和巴西的当地利益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任何行政命令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10多年后,和田一夫在美国开设八佰伴分店,曾对美国的一位同行朋友谈到这“十大条件”。美国的同行笑道:“如果在美国,你就会受到指控。”
这正是东西文化的不同,尤其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在日本的企业,强调企业第一,个人第二;而西方人却主张个人第一,个人的利益大于企业的利益。“十大条件”连成员的宗教信仰都要强求,在西方会被视为侵犯人权,企业成员就会提出抗议,甚至控告资方。要求去巴西的成员作好24小时工作的准备,首先工会就会出面干涉,而日本“劳累死”屡见不鲜;上司动辄对下属拳打脚踢,是公司管理中的家常便饭。
不过,这“十大条件”,在日本企业也算得上苛刻,这等于应募者不但卖给了八佰伴,还卖给了巴西!
是否有足够的应募者,和田一夫也不是很有把握。他向董事打气道:“只要有四五名合格的人报名,巴西的工作就可以展开。”
所去的人是在巴西进行筹备及开业后的管理,而店员等普通员工则按圣保罗方面的要求,以在当地招聘为主。
布告贴出去,开始职员议论纷纷,然后散去。没多久,令人振奋的事发生了——申请书雪片似地飞来。海外业务组办公室共收到48份!在总公司,课长及课长以下的职员总共才55人,没有写申请的,都是有非常特殊的原因无法去。他们因不能报名前往,向海外业务组、向和田一夫本人,表示出深深的遗憾。
和田一夫认真阅读了每一份申请。少女伊藤君江的申请尤为感人。君江小姐刚满20岁,来八佰伴工作了3年,勤奋、好强、性格乐观,能与同事和睦相处,未婚。君江小姐在申请中写道:“只要是在巴西的八佰伴工作,我一辈子不回日本也没有怨言。”
经董事部挑选,和田一夫批准了包括伊藤君江在内的10名职员的申请,连同他们的家属一共28人,组成了巴西八佰伴的队伍。
资金问题,是八佰伴跨海投资的最大障碍。
八佰伴的关联银行是骏河银行。伊豆半岛有个骏河湾,该银行正是以该地名命名的,是伊豆地区很有实力的银行。100万美元的贷款,对骏河来说不是一笔大数,却是八佰伴海外投资的关键。
八佰伴区域投资及经营中发生资金周转困难,都获得骏河大力支持。和田一夫来到骏河银行贷款部,阐述八佰伴去巴西发展的计划,描述巴西经营的光明前景。
银行当局毫不通融地否定了八佰伴的计划,指出:八佰伴在国内面临的严峻形势尚未化解,在本县尚未实现连锁化,却要借大笔款项,跑到连鸟也飞不到的地方去搞连锁经营,这是在泥潭里建高楼,根本不可能的事!
骏河不计多年的交情,彻底关闭了贷款的大门。
日本企业界有句形容银行家的名言:“天晴送你一把伞,下雨把伞收回去。”银行贷与不贷,都有它们的理由:银行不是慈善机构,银行放款的原则,是要确保每笔款都能收回。银行家一贯做锦上添花的事,而不会雪中送炭。
但是每家银行对项目的判断,是有偏差的。同一个项目,有的认为是死胡同,有的认为是阳光道。
和田一夫不死心,在本地的银行业寻找“施主”。本地银行规模均小,声称无力贷出这笔令其不堪承受的资金;另有两家实力较雄厚的银行,声明八佰伴与它们没有往来纪录,故无法违例贷款。
和田一夫深感热海的天地太小、规模太窄,无论零售业、银行业、工业等都做不大。和田一夫接触过不少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的同行,除少量确实是资金雄厚牌子老、经营管理高人一筹,大部分并无特别之处,但他们的事业就比八佰伴大,因为他们是立足于大地方。
和田一夫跳出热海,多方寻找,四面打听。终于打听到东京有个叫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会的公众组织,该组织设立外汇贷款业务。所投放的贷款,当然得参照商业银行的惯例,能够收回本息,同时,还得对贷款的意义进行审核。
正巧,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会接待和田一夫的负责人,叫和田谦二。都姓“和田”,和田一夫就跟他套近乎,说起“和田”姓氏的渊源,以及令“和田”后代们自豪的先辈业绩及历史名人。
此位和田老兄,好像自己不是姓“和田”,他冷若冰霜地问道:“和田先生,你来本基金会有何公干?”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