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奇闻诡秘 > 第三章 蒙家村

第三章 蒙家村

我----我­操­,心中所有感想全都浓缩在这两个字里,有钱人就是Diao,出门旅行还有专人负责背包。

这辆牧马人是曹禺让伙计租来的,这两个伙计一个叫沙倌,一个叫榔头,都是在曹禺的拍卖行看场子的,沙倌我以前见过几次,年纪比我还小两岁,一双大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哄人的功夫比我还炉火纯青,听说他跟他爹都是曹家的大伙计,在曹家也算是有份量的人,那个叫榔头的我倒是第一次见,长的虎背熊腰,一脸的憨像,不过这一行讲究人不可貌相,能看场子的人都不是寻常角­色­。

我这人只要坐车超过半小时就会犯困,靠在后座跟曹禺简单介绍了下我老家的村子,就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一直到下午两点多才到马良镇,吃了饭,沙倌将车借停在一家饭馆的门口,又叫了四辆摩的往山里走。

我老家其实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子,叫蒙家村,但全村五六十户人家,两百多口人,就没一个姓蒙的,追溯到各家祖上,也找不出半个姓蒙的人来,而且这里极其偏远落后,离最近的马良镇有40多公里远,隐在高山峻岭之间,到处都是悬崖陡壁,深山老林通不了公路,连电也没有,这里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外面的人不愿意进来,里面的人也不愿意出去。

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我们才跌跌撞撞的走到村里,村子的入口是一条又窄又长的乱石岗,在两座峭壁中间,里面是一个典型的小型盆地地形,四周环立着海拔上千米的连绵群山,几条两米多宽的石子路呈三个十字形,将整个盆地分成几大块,最后消失在深山峻岭里,路边凌乱的分布着样式非常古旧的泥瓦房,每幢房子前后都是几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住的古树。

“苏小哥,这么偏远的村子真的还有人住吗?”沙倌边走边用手电筒照着石子路的两边,“现在各地政府都不流行弄啥新农村,把山上的人集中安置,怎么没把这个村里的人迁到镇上去?”

“我们村里的人世代都住在这里,早就跟外面脱节了,大家也舍不得离开nAd3(”我笑了笑道:“当地乡政府的人来劝了很多次,结果没有人愿意搬走,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曹禺好像也挺感兴趣,Сhā嘴道:“那你们靠什么生活?身披绿树叶放牧打猎?”

“少扯淡。”我道:“村里的人也有种粮食和农作物,经常也会下山买些生活必需品,比如说食盐调料洗衣粉之类的东西,过年也会下山办年货,炮大爷,你要搞清楚,我们只是住的偏远一点,又不是隐居世外。”

“哦,老子还以为你们都是山顶洞人,成天上山打兔子。”曹禺吐槽了一句,回头又嫌弃自己手里的手电筒光线太弱,将手电筒扔给沙倌,换了个探照灯,将光线调到最大,一边走一边照,贼头贼脑的,我心说这哪里是来旅游的,根本就是一幅来倒斗(盗墓术语)的样子。

村里没有通电,晚上依靠松油灯照明,就是松树上结的松油,我小时候常跟大人们上山采松油,在松树的树­干­上割下一块树皮,嵌进去一片铁片,下面钉上两个钉子,挂一个塑料袋子,或者是木桶,松油就会顺着铁片滴下来,过一段时间之后,袋子或是木桶就装满了,老头说这叫松枝泪,不仅可以照明,还能引火。

我家的老房子在村尾,十几年没有住过人,所以一进村,我们就直接去了尧板根家里,打算在他家混一晚上。

深山里,一到晚上就夜深人静,而且6月天也跟深秋似的,缩手缩脚的背着包摸到尧板根家里,沿途看见的几幢房子都没有灯,估计早就睡觉了,走了大约半小时,转上一条小道,尽头就是尧板根的家,我用手电筒照了照,发现房子的大门敞开着,门口还摆着一个太师椅。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