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明末风雨 > 第三十一章 士 绅

第三十一章 士 绅

王主薄听闻此言后,一股凉气顺着脊椎骨只冲脑顶,他不由的打了个寒颤:大明立国至今已二百六十载,现在天灾不断,外有蛮夷寇边,内有兵乱四起,这,这是要改朝换代的征兆呀。

李鸿星看着有些魂不附体的王主薄,温言劝道:“先生可能有些倦了,还是早些下去歇息去吧。”

王主薄有些机型的应了一声,然后恍恍惚惚的走出了帐外。

其实李鸿星所说的邀买人心,不愿已私欲而乱了军法,也没有算错,但更深的原因也不仅仅如此。

要知道中国几千年以来,实行的士绅宗族制度,皇权也只到了县一级,而底下的乡村田野,都一直由士绅、大户们所把持着。即使上层的皇权不断的改朝换代,但底下的士绅宗族统治,却从没有改变过。历经几千年的风雨都是如此,直到后世所谓的‘文化大*革*命’,才算是彻底摧毁了乡村的士绅宗族统治。

而历朝历代所谓的造反者们之所以,最终没有能够成事,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能够得到士绅、大户们的支持。黄巾起义,黄巢起义,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还有太平天国起义,他们都是没有得到,士绅大户们的支持,最后都失败了,泯灭在历史的长河里面。

而得到士绅大户们支持的东汉高祖刘邦,西汉光武帝刘秀,唐李渊,宋赵匡胤,明朱元璋,这些人都先后得到了士绅大户们的支持,最后才能够在群雄逐鹿中,一统天下。

而且在古代,士绅、宗族们不仅仅代表着乡间田野中的实力,另外就代表着‘读书人’。要知道在古代读书识字,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的起的,寒门出身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出身在士绅、大户之间。得罪了士绅、宗族、大户们,也就意味着得不到读书人的支持。

在古代,最容易‘暴兵’的方法,当然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了,但如此一来,就算是把全天下的士绅、宗族、大户和读书人们就全得罪了。历史上无数起义者都提出过‘均*贫*富’的口号,李自成也是再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后,迅速在两三年内,由几千人马,壮大到百万之众。太平天国也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但这些口号的核心,都无疑侵犯了士绅、大户们的利益,自然也就得不到士绅、大户们的支持,最后都失败而亡了。

要知道,即使是后世的赤*军们,依靠的也不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依靠的是‘知识分子’,他们的领导人基本都是读书人,更有相当多的领导高层是出过洋,留过学,他们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来进行底层的统治和管理,而且还有外面的势力,对其支持和扶住。而这一切,对李鸿星而言都是没有办法复制和学习的。

以后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是必须的,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除了自己培养人才外,剩下的也只能去指望那些士绅、宗族们培养的读书人了,这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坎,他毕竟不能学满清鞑子,在神州大地上高举屠刀,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所以现在他才不断的向这些士绅、大户们示好,以期待日后,能够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在自己身边,以期可以早日平定这个明末乱世。

毕竟如果没有这些士绅、宗族、大户的支持,只是去凭自己一己之力,去平定乱世,那花费的代价,和付出的时间就太漫长了。他可不想在神州大地上,还继续延绵几十年的战火。在这种天灾,鼠疫不断,战火连绵的情况,那样会造成更多无辜百姓的死亡,这是他绝不愿意看到了。

即使向士绅、大户们屈服,只要能够早日平定乱世,早日让更多的无辜百姓,能够不流离失所,远离战乱,他也愿意屈服。当然了,日后他也会制定些法律、法规,来约束这些士绅、宗族、大户们的,绝不能够让他们为祸乡里,鱼­肉­百姓的。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