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明末风雨 > 第四十九章 兵发石家堡

第四十九章 兵发石家堡

为了以防万一,李鸿星还专门准备了上千斤的新制火药,一旦攻城不顺,就准备学习太平天国攻城之法,挖掘坑道,埋设火药,炸开城墙或者城门了,毕竟后世的太平军凭借此法,可攻下了不少高墙坚城来。

此外,考虑到兵卒们缺乏盔甲防护,他又让营地里面的­妇­女老人,帮忙制作了一批‘布甲’。前世小时候,李鸿星曾见过妈妈做鞋底。那鞋底就是用废旧无用的棉布,一层层用面糊粘合在一起,待晾­干­晒好后,照着鞋底样大小剪好,再用带钩的针锥穿过鞋底,缝成密密麻麻的针脚,这就是所谓的纳鞋底了,这种鞋就是有名的‘千层底布鞋’了。

而李鸿星让人制作的布甲也是如此。将废旧破烂的棉布,一层层的用面糊粘合在一起,要铺盖上几十层布。待晾­干­成布板后,裁剪成胸甲的样式,再用针线缝合了。当然了,针脚就比较大了,不用像纳鞋底那么密,按半寸距离一个针脚来缝合就好了。

当用粗线缝钉好后,还要将布甲放入热水中煮,煮好后在放入棉被中热闷,闷软后在用木锤锤平,整形,晒­干­,这样才使布甲成为一个整体,穿着柔软舒适、不走型。

最后在外面覆盖上一层黑­色­棉布,缝订起来,并在外面左右胸前留两个大口袋。这口袋主要是为了在开战之时,往里面放置硬木板或者是薄铁板的,这样防护力就更强了。如此一来,一件坚固轻便、简单的布甲就做好了。

简单来说,这个布甲就是一个比较厚的大号的鞋底,一般厚度在两指多厚,防护力比棉甲要强的多,和‘布面甲’相当。

古代希腊时期就有过亚麻甲,欧洲中世纪时期,也有用两层分别厚12厘米毡垫组成,外罩亚麻的‘棉垫甲’,中国古代也有用纸做的‘纸甲’,对于弓箭的防护相当有效。

而李鸿星让人做的布甲只有前面半身,对他而言,真正的勇士后背是不需要防护的。这样的布甲要比纸甲和铁甲更不怕水,更主要的是制作简单,方便易学,只要会纳鞋底的农村­妇­女就会制作,更主要的是成本低廉,都是些废弃破旧的破布制成,比布面甲和铁甲要便宜多了,正适合大规模普及。

而且这种布甲只有前半身,只能护住正面的胸前,相对重量也就自然轻下来了,全重也只在十斤左右。另外也不用分人的大小,无论高低胖瘦,都可以穿着布甲。另外还可以与别的盔甲重合使用,比如在棉甲、皮甲、铁甲的外面再套上一件布甲,也不太影响行动的。

况且布甲的防护力也不差,对于远距离弓箭的防护较好。特别是胸前在垫上硬木板或者薄钢板后,即使近距离的砍杀,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要知道,在近代的抗日战场上,日本鬼子就是在胸腹部裹上厚帆布,来与中国军队进行­肉­搏拼刺刀的。李鸿星心想,自己的厚布甲,而且胸前还可以Сhā换护板,怎么地也要比日本鬼子的厚帆布要好的多。

虽说这布甲制作简单,但仓促之间,紧赶慢赶,几日之内,也仅做好了三百余套。李鸿星一看,三百余套也算够用了,就先发放给长枪兵们,剩余的就不急着赶工了,再慢慢制做了。

李鸿星此次准备以雷霆之势,一举拿下石家堡,不仅要打的漂亮,关键还要少死人,当然了,已方要是能够不死人那就更好了,这样才能够一举镇服当地的士绅大户们。

为此,李鸿星又准备了五日,待一切都准备妥当,又挑选个风轻日暖之时,刚好这一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其亲率战兵七百,新兵和乡兵六百,辎重两百,外加一百工匠营,共一千六百余人,浩浩荡荡的驶离平洛驿,杀向石家堡。

平洛驿站外,李鸿星辞别了众人,领着刘志勇,身旁还跟随着团庄堡的张堡主,率领大军,沿平洛河一直南下前行。等到了望贼关后,在汇合此地的张海,合兵一处,杀向石家堡。

平洛驿距石家堡也就三十余里,虽道路艰险,但还是在日坠西山之前,赶到了石家堡外。随后就安营扎寨,封锁路口,修建炮台,挖掘陷阱,将石家堡先围困起来。

当营地正在修建之时,就见附近长坝镇的乡绅大户们,纷纷前来劳军慰营,李鸿星见状,则直接让团庄堡的张家主前去接见了,他则带人四处巡视去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