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明末风雨 > 第七十六章 南下文州

第七十六章 南下文州

顺白龙江一路南下,就是古称为文州,现在称为文县的地方了。

文县处于川陕甘三地的交界之所,虽属于巩昌府管辖,但距巩昌府所在地有近七百余里远的路途。在加上道路艰险,信息不畅,此地实际上属于个三不管之地。www*

但文县地处要冲,属于甘肃的门户,入蜀的要道。而白龙江与白水江在文县聚合在一起,向南流去,于广元与嘉陵江汇聚在一起,最后在流入长江之中。

文县山多路险,关隘众多,控制住此地,就等于控制住川、甘两地的门户。对李鸿星而言,据此地险关而守,足可挡数万敌军来袭。

更主要的是,文县处于白龙江下游,江宽水缓,利于行船。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文县东部的碧口镇成为繁华兴旺的水陆码头,甘肃、四川物资的集散之地。

凡甘、青及四川松藩等地药材、土特产品运出销售。西南各省、江浙一带日用物品进入甘、青及四川西北等地,都必须经过碧口镇集散。使的此地商贾云集,交易兴隆,古有‘小苏州’之美誉。

从文县碧口镇,驱木船沿白龙江入嘉陵江,可于三四日内便可直达重庆。只要李鸿星掌握此地,不仅可以大兴商贾之事,更是随时可沿江坐船南下,直取沿江城镇,更可直抵重庆。

只要能够拿下重庆,就等于可将四川取于手中。所以控制住文县,对于李鸿星而言,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一路沿白龙江南下,李鸿星一边追剿着,一些从阶州城败逃下来的乱兵。另一方面,也在路途之上,扫灭了几处祸乱当地,民怨甚大的土匪山寨。

将一些首恶之徒直接斩首示众,一些为恶之人,直接编入劳改营进行苦力劳作。一些被逼裹挟之人,愿意回乡的,直接发些粮食,让其回家。无处可去之人,便编入辎重营里面。

就这样顺着白龙江南下行了三日,来到了文县的临江关。

这临江关控制着入甘的要道,正处于阶州城和文县县城的中间位置。其关依白龙江而建,两侧又是险山峻岭,可谓是易守难攻,万夫莫开。

虽说这临江关,关势险要。可此关已然有些破烂不堪,关墙之上也隐见十几人影在那晃动窥视。

李鸿星此次南下,专门在阶州知州和王守备那里,求来通关文书,见此情景,便让人携带文书前去叫关。

关上守将见来了一只大军,虽不知情况如何,但还是不敢怠慢,连忙紧闭城门,隐于墙垛之后向下窥视张望。

其心中更是暗暗叫苦。要知道关内也仅有三十余人,还都是些老弱之辈。平日也只是盘查下路人,收取些商资而已,根本无力抗衡大军来袭。

待其听到关下之人,称有官府的通关文书在此,关上众人不敢怠慢,连忙放下一只吊筐。待将文书吊上来观瞧,验明无误之后,连忙让人大开关门,守将更是率人亲自出关相迎。

李鸿星随后就见久经时光冲刷,早已破旧不堪,发出吱吱刺耳声响的大门,被缓缓的打开了,随即从里面走出十余名穿着破烂衣裳,面黄肌瘦的人来。

只是提前知道他们是守关的兵卒,才能隐隐看出其身上穿的是红袢袄,要不然与一般的流民也无多少分别。

出关来的众人见面前之军卒,皆胸批黑甲,手持兵刃,更是身材强壮,红光满面,不由的大生羡慕之­色­。

领头之人见李鸿星威风凛凛的骑在一匹高头黑马之上,身上更是身穿铁甲,头戴铁盔,周围众将环绕身旁。

其人见状不敢怠慢,来到李鸿星近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大声言道:“文县千户所总旗官马勇烈参见大人。”

李鸿星见状连忙跳下马来,温声言道:“原来是马总旗,快快请起。”

“谢大人。”马总旗再在地上叩了一个头,随后才站起身来,恭立在一旁。

李鸿星随后又温声问道:“我看此地关隘险要,为何此地城防却如此简陋,因何至此呀?”

那位马总旗听闻此问后,不由的面带苦­色­,随后其向李鸿星缓声诉苦道:

“回禀大人得知。本地虽地势险要,但主要还是缺少钱粮所致。去年本地遭受旱灾,几月之前,此地更是生番叛乱,抢掠四处,差点连县城都被其攻下来。

如此情形下,城里面连县城都照顾不过来,又哪里会顾及到此处呢?我等军卒都已经半年未发粮钱了。平日都是靠收取些过往的路税,另外就是在沿江捕些鱼虾了,才勉强得以度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