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辛魂 > 第14章 万古茅台

第14章 万古茅台

她走到富人家门口,见几个帮工忙忙碌碌,正在酒房烤酒,便停住了脚步;“烤酒大哥,我周身发冷,要口酒喝,暖暖身子御御寒。”

帮工们见她冷得像筛糠,牙齿嗑牙齿的,忙停下手中活计,用怜悯的目光注视着她。一个帮工顺手拿起个土碗,从缸里满满地舀了一碗酒,递到她面前:“快喝了走吧,等会主人就要来了。”

说来也巧。姑娘刚接过碗,主人从房里出来了。他板起面孔,连忙夺过姑娘手中的土碗,就势将碗里的酒往缸里一倒,气势汹汹地说:“快给我滚,少在这里罗嗦!”

姑娘不屑地瞪了他一眼,一声不吭,扭头就走了。

她沿着从山腰伸向河边的石板路,径自向那片茅屋走去。在一间茅屋檐下,她停住了。屋里一个白胡子老头正在用篾条箍酒甄,灶门前,有个老婆婆在生火。姑娘便迎了上去:“老人家,行行好。”

老头抬起头来,见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姑娘立在门口,怪可怜的,便说:“外面风雪大,快进屋里来!”

姑娘走进屋里,老头将她带到灶门前,吩咐老伴将火再生大一点,让姑娘在火边坐下,自己便进房间里,把剩下的一点酒倒出来,盛在碗里递给姑娘:“先喝口酒暖和暖和吧!”

姑娘也不推辞,接过酒一饮而尽,连声赞叹;“好酒!好酒!”

老婆婆刷锅弄碗,打算炒饭给她吃。姑娘站起身来,连忙制止,做出要走的样子。老头忙说:“天已经黑了,外面又冷,哪去?”

姑娘说:“没个家,走到哪里算哪里。”

老婆婆丢下手中的刷把,走上前来拉住姑娘的手说:“我们都是穷人,讲啥客气,恰好我闺女到她舅舅家去了,你就在她屋里住下吧!”说着,把姑娘带进自己女儿的房间里。

不一会,老婆婆也睡了。白胡子老头继续箍酒甄。箍着箍着,不知不觉地依着酒甄,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他恍恍惚惚地看见一个仙女,头带五凤朝阳挂珠冠,身穿缕金盲蝶花绸袄,下着翡翠装饰百褶裙,脖上挂着赤金项链,肩披两条大红飘带,袅袅婷婷,立于五彩霞光中。只见她手捧夜光杯,将杯里的琼浆玉液向着茅台村一洒,顿时出现了一条清清的溪流,从半山腰直泻而下,注入赤水河中。忽地,仙女手中的夜光杯又不见了,手里捏着一根木棍。她用木棍在富人的三间大瓦房和那片茅屋之间的溪流中,划了一下,便消逝了。随即,老头的耳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就用这条小溪的水酿酒吧。快,水进屋了!”

白胡子老头一惊,睁开眼,已是天亮了。他忙进自己女儿房中,姑娘不见了,一切依旧。大门也关得好好的。这时,他老伴也起床了:“老头子,你说怪不怪,昨晚我梦见一个仙女……”

老头二话不说,忙开大门一看,只见东方朝霞万里,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村边出现了一条清清的溪流。

老头兴冲冲地拿着水瓢,提起水桶,在小溪里舀了一桶,将这水用来酿酒。不几天,酒酿出来了。一品尝,­色­香味俱佳,真是绝­色­天香。老头把穷哥儿们都找采,你尝一口,我尝一口,大家连声赞叹:“好酒!好酒!”

从此,茅台村的人们就用这条溪流的水酿酒。说来也怪,富人家酿的酒,质量越来越差,好像放了醋一样,坛坛都是酸溜溜的,不久便衰败下去了。穷人们酿的酒,质量越来越好;清彻透明,芳香扑鼻,味醇回甜。至此,酒业大兴,许多达商巨贾慕名而来,争买这里的酒到各地销售。

后来,茅台村的人们为了怀念这位“仙女”,便将“仙女捧杯”作为茅台酒的注册商标,并特意在瓶颈上系两条红绸带子,以象征仙女披在肩上的那两条红飘带。

我们的茅台酒,其前身或为雏型,进入史书记载,也就在这一中国酿酒术的辉煌时期。《史记》载:汉使唐蒙在南越(今广东吃到枸酱,回到长安问蜀贾人,蜀贾人说“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后经历史学家反复考证,这种酒应出在夜郎境内或蜀国的西南角(今遵义地区,商人为了逃避政府倍赋而“窃市”夜郎其它地区牟利。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汉武帝派唐蒙前往南方给夜郎王和滇王授印,那肯定是直入夜郎王府了,这个回长安还问枸酱的汉吏,当然就一定大吃特吃茅台酒的雏型——枸酱了。为此《中国茅台酒传说》中的《唐蒙与枸酱酒》进行了艺术的创造­性­描述:唐蒙奉旨入蜀开拓夷道……唐蒙便特意改道,从川江南沿赤水河专门经过茅台村,受村民击铜鼓热烈欢迎,并天天吃我们的老“茅台”,就连他的小老婆病死征途,也要埋在茅台村后山上,可以酒家为邻,以寄托唐蒙对枸酱酒的深情。故事虽系民间创作,但事件却与历史吻合。证明我们的茅台酒前身,因其美不胜言而令汉室官吏垂涎,进入了司马迁的《史记》,早已扬名天下,并为后来国酒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酿制技术基础。

古往今来,人们倾慕茅台酒,神往佳酿。茅台酒故事中的《刘邦畅饮枸酱酒》,说了投入刘邦部下的濮人部队,因为常喝从家乡带来的枸酱而战无不胜。刘邦因母丧神崩,萧何为其送来了枸酱,畅饮后神­色­大振,方知濮军勇战奥秘,故而日夜里思饮枸酱。这一传说真假无考,却说明了人们对茅台酒的颂扬由来已久。而酒与政治家与文人名士种种,历代均有传闻和记载:北宋赵匡胤、明代朱元璋借酒夺权;南朝刘义隆的酒释仇恨;春秋楚庄王、秦穆公、唐代裴度以酒施恩;汉相陈平、曹参以酒保全自身;魏晋竹林七贤以酒避祸;项羽“鸿门宴”、齐王“军法监酒”、关羽“单刀会”以酒为政*治*斗*争工具;三国刘备、北魏拓跋焘、明末李自成以酒拢络人心;杜甫、白居易,清代王鼎以酒抨时弊。更有三国时吴国名士郑泉,看破红尘,以酒为伴作神仙度日,并说:死后愿亲人把他埋在陶器作坊旁,百年后有人把头骨挖出当酒壶,仍与酒亲近,那便死而无憾了。魏晋竹林七贤中的美男子阮籍,无意于仕途,能做官也不去做,而听说步兵厨营人(煮饭的善酿酒,为了酒要求当了步兵校尉,且居然可以一醉六十天。七贤中的另一人刘伶,酒后常赤身屋中接待礼法之人,别人笑他无礼貌,他说天是我屋,房是我裤,你们钻到我裤裆来了,还笑我无礼?讥讽虚伪礼仪。因而皮日休诗云:“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酒中极品,当首推茅台。《周总理与茅台酒》的故事中,周*恩*来气度非凡,借茅台、《梁山伯与祝英台》“两台”在日内瓦大扬国威,使国家、国酒、国人受世人瞩目;英国首相与铁托在周总理的宴席上争抢茅台酒空瓶,可见我们茅台酒的地位与魅力;美国总统与日本首相对茅台酒的赞誉,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茅台酒的真正价值,没有强大的国度,就不会有名产的真正光华。在《许世¥友与茅台酒》故事中,许*世*友喝茅台酒,喝得公私分明,喝出了将军的人品,他咕噜几下一瓶茅台酒下肚,为了表明对文*革的反对,要上大别山打游击,表现了一代英豪的非凡气慨。陈%毅、贺*龙二元帅也很挚爱茅台酒,更有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喝醉了茅台酒、卓别林认识了真正的“男子汉”等等故事,读来一如饮酒,令人陶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千古传颂不衰,也因酒为主线。县令王吉极为佩服司马相如的气度才华,交往甚密,首富卓王孙为提高名望,也要巴结县令与司马相如,一日酒宴款待,其女儿卓文君也在场,一代骄娃,一代才子,暗中窥视顿生爱慕,席间司马相如借酒抒怀,针对卓文君弹奏了烩炙人口的《凤求凰》,自此心心相印,卓文君星夜私奔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就靠了开酒店为生。后世多有诗词赞叹,唐许诨诗云:“酒够花一树,何暇卓文君。”薛能诗云:“戍客烽楼迥,文君酒幔斜。”杜甫诗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无独有偶,茅台酒故事中王演招婿,满花因酒结良缘,仙女临河赐酒香,仙蝶引泉酿佳酒,也成了茅台酒佳话。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