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浓墨重彩,纵横捭阖,很耐人寻味。鲜为人知的历史再现,尊重了历史,丰富了杨开慧的形象,毛泽东的形象也因此更加生动真实,可信可爱。从杨开慧等人物与毛泽东关系颇见匠心的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人毛泽东。
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临危不惧,在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可看到,这个时期他统帅千军万马,有利于表现他的雄才大略,而1925年还是青年的他回韶山时,身边只有手无寸铁还没有完全觉悟的农民朋友,要对付成胥生有枪的团丁和省长赵恒惕的枪兵,谈何容易可他在那时就已孕育了“用兵”的统帅才能,在几十个荷枪实弹的团丁面前,他沉着气与成胥生斗智,带头为叫花子抬灵柩,把叫花子送上山;面对前来抓他的一百多个枪兵,他一点也不畏惧,沉着而又冷静地指挥身边的农民与敌人巧妙地周旋。这部作品着意描绘了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形成过程,与敌斗争的聪明机智。囿于毛泽东的功业及所犯错误,他早期的民主形象现时不太被人提起,用彩笔描绘他早期的民主革命思想,体现了作者的眼光及作品的深度。作品中的重要事件都贯穿了早年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在韶山与官绅的一次次斗争,伏笔中的领导泥木工人大罢工,与省长赵恒惕的斗争等,都给毛泽东以思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序:真实幽默的毛泽东(何建明)(3)
毛泽东以养病为由,实际是回家开展农###动。在这部作品中,毛泽东通过组织韶山农民与成胥生为首的当地官绅一次次斗争,看到基层农民的落后、胆小怕事,但农民希望能改变命运,他们虽对地方官绅憎恨,却敢怒而不敢言,使毛泽东看到农民必需要组织起来。毛泽东刚回韶山,遇上团防局长成胥生把叫花子当过激党试枪,毛泽东以此为契机,组织农民为叫花子收尸。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剧作《安提戈涅》,也描绘了一个收尸的故事,安提戈涅冒死为兄长波利尼斯埋尸祭奠,被克瑞翁抓获并处极刑。毛泽东在成胥生的几十条枪口下冒死收尸,把叫花子送上山。不同的是,《安提戈涅》中是妹妹为兄长收尸,毛泽东收的尸与己无关,他收尸是出于人道,是善良本性,同时也是利用收尸巧妙唤醒农民在欺压中逐渐泯灭了的人性,使农民认识到团结起来的力量。安提戈涅冒死为兄长波利尼斯埋尸祭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毛泽东以智慧为他人收尸,赢得了这场人性苏醒的胜利。
通过为叫花子收尸送葬,农民感受到团结起来的力量。毛泽东组织农民与成胥生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展示了毛泽东领导农民要求人权、追求民主,掌握政权为人民做好事等一系列的早期思想形成过程,体现了毛泽东青年时代善于思考,与常人不同的聪明才智,也暗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他青年时代就在实践中有所萌芽,已成雏形。
毛泽东打赵恒惕的牌子办夜校、改选教育会,以广大农民的联名状破解成胥生及少数官绅的联名状等,无不体现了毛泽东的聪明才智。毛泽东在与成胥生的每次斗争中,发现没有枪的被动,这不能不说为以后真正形成和实施毛泽东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作了铺垫。虽然毛泽东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的形成是1927年之后的事,但1925五年的毛泽东,在与成胥生的斗争中,看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重要性。这段时期的毛泽东,和当时的大多数革命者一样,还应当是一个带有浓厚的民主主义色彩的共产主义者,作品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有分寸地体现我党的早期民主思想,生动刻画了毛泽东在民主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农民和小知识分子向一切不民主的黑暗势力作不懈斗争的历程,摒弃说教,用形象和故事说话,突显了作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这部长篇纪实是以小说的手法进行叙述的,因而非常好读,同时也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伟人毛泽东真实的艺术形象,和他身处平民时期的真实经历。
作品顺应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加快故事的节奏。小说中“调虎上山”、“联名状”、“金蝉脱壳”等故事,都是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紧扣,情节紧凑,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教育会的民主选举,也是该作中亮丽的一笔。平粜斗争,是作品的Gao潮。发动起来的农民,与官绅已形成两个堡垒多次较量,积有小胜,在灾年到来之际,在韶山党支部的领导之下,进行有组织、有策略的大规模斗争,矛盾尖锐,人物跌宕纠葛,文笔龙腾蛇绞,小故事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形成全书的Gao潮。紧凑的故事情节,推动Gao潮的形成,使作品更有张力,更有故事性,更能刺激阅读的快感。
在写平粜开始时,就使人感到对方来势不善。成胥生利用做生日酒,把乡绅喊在一起,商议对付毛泽东的办法。当一个矮个子乡绅告诉成胥生,最近银田寺米行无米,有几个农民向他要求买米度荒。成胥生对这个乡绅说,他们不是有毛泽东吗?你让他们找毛泽东要饭吃。紧接着,毛泽东因韶山饥民的事情陷入了困境,组织农民向成胥生要求平粜,成胥生又将粮偷运湘潭,毛泽东闻讯马上组织农民拦阻。读到此时,平粜有抢米风潮的感觉,越往下读,似乎更能坐实,情节一环紧扣一环,一旦读完,才知确实是平粜。作品在快节奏的情节中制造了一个悬念,官绅们的谋划防备,农民们看似过激的行动,加强了这个悬念,至一个又一个包袱抖开,才又一次看到毛泽东领导农民斗争的谋略。每次故事情节,均展开得较早,同为斗智斗勇,只平粜,包袱迟迟不开,悬心悬胆读下来,有快意!金蝉脱壳一节,亦是快节奏进展,枪兵对毛泽东的包围、追捕,给毛泽东造成了十分危险的局面,步步紧逼,有声有色,为全书结束,划了个圆满的句号;为另一个故事的展开,亦铺垫了一个悬念。
序:真实幽默的毛泽东(何建明)(4)
在结构方面,这部作品也有独特之处。作品结构奇巧,由两条线索贯穿,人物分头叙述,事件交织而成。描绘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交织进行,出场人物虽多,分而不散;矛盾冲突不断,渐渐成形。敌我双方主要和次要人物性格,既有正面描绘,更多的是在矛盾冲突中鲜活体现。矛盾和斗争是统领全篇隐伏或彰显的主线,主线由两条明线交织而成,主要和次要人物的描画,是主线上的珠玑,人物是血,事件是水,两相融合,入情入理。
作为韶山五杰的毛福轩沉稳多谋,李耿侯耿直善疑,钟志申性子暴躁似李逵,毛新梅是个慢性子郎中,庞叔侃是个血性青年,他们都是毛泽东的同窗或儿时朋友,性格各异。花费笔墨较多的刘剃头也是刻画得较好的一个次要人物,由他穿针引线,牵出了许多的曲折故事,体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细察刘剃头,可窥一斑。忌讳直书,能找到极恰当的细节,展现了作者的功力。寥寥几笔的老族长,仅用夹杂在话语中的咳咳声,轻轻点染,就生动了一个人物,渲染了当时的气氛,亦是极妙的一笔。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多才、智慧过人、幽默风趣的人。毛泽东这段时间的故事,在目前的许多传记文学中都没有反映,杨华方先生因在毛泽东的家乡工作,了解毛泽东早年在韶山的故事是占地利的,并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想象,在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因而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明,内涵更丰富,把青年毛泽东所具有的性格特点描述得有声有色,是一部极有思想性和趣味性的作品,也是了解青年毛泽东,了解我国早期农村民主革命,进行传统教育的好读物。
相信杨华方这部作品有众多读者。我愿意向大家推荐。
2007年3月于北京
(何建明:江苏苏州人,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现任《中国作家》主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何建明文集》六卷本、《何建明获奖作品集》五卷本、《部长与国家》、《根本利益》、《恐惧无爱》、《落泪是金》、《共和国告急》、《本世纪的最后秘密》、《野性的黑潮》等。)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