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当中有三个错别字,谢谢大家帮忙挑错^^真高兴^^以后希望大家也能挑刺下^^感激啊感激。
一个是“从长记忆”应该为“从长计议”,另一个素……“言邑眯起脚”,应该素“眯起眼”啦……黑线……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32
结果到最后,言邑的婚事还是不了了之。朝中没人敢捻虎须,言邑明摆着对这个话题十分讨厌,再也没有人敢对此哼一声。
次年,在朝中各官员的再度力谏之下,言邑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立了兄长西宓王言斌之子言朔为太子。满朝哗然。这是让所有人力不能防的一项决定。言邑得天下似乎只是来玩玩的。
远在西宓的言斌和儿子接到旨意之后愣了半天,对于他们而言,皇朝是非离得如此遥远,突然之间就拉到了近旁。
言朔,当时年二十四,比言邑小了七岁。后世说他为人“恭谨谦良,大度聪颖”。之后,应言邑的旨意,言朔继续在西宓随同父亲,一直侍奉到言斌死去。虽然身在太子之位,言朔却没有实权,很多人都猜测年轻的帝王只不过是为了暂缓朝中诸大臣对自己婚姻的催促而实行的缓兵之计,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观望,看这位“太子”何时被废。
那时候,李寂已经任督察院督御史。虽然年纪才二十七,已经是权倾天下的人了。
那一天,是言邑颁布召书传告天下定了太子的第二天。正好又是春天的午后。
李寂站在承安殿外候旨。这是皇帝继位第二年选的日常政务办理处,与早朝的乾明宫相对,正好在皇宫的东部。
司吏青博小心翼翼地关上门出来,对着李寂做了个“还在睡觉”的嘴形。言邑来到京城之后,聪明伶俐的青博很快从众人中拔了尖。现在谁都知道,言邑在内宫用人首选青博,而在朝中则宠信李寂。
李寂点了点头,继续守候。结果就在那时候里面传出了声音:“是李寂来了么?”
青博连忙应着:“是。陛下。”
“进来吧。”
李寂依言而进。青博关上门的时候,李寂听到言邑朗声大笑的声音。他叹了口气走进内殿,就看到言邑躺在榻上,一副神清气爽的样子。李寂叹了口气:这人真是乱来,越是乱来越开心。当年觉得这会是个好皇帝,结果到最后证实了只是一个随自己性子而动的恶劣家伙罢了。
一边腹诽着皇帝,一边李寂行礼。抬起头看到言邑前倾着身子,十分好奇的样子:“对了,朝中有没有说什么?”
“一切如同之前所想,所有人都议论纷纷,还有不少人来探问说是不是陛下说笑的。”
“哈哈哈哈。”言邑一阵大笑,笑得酣畅淋漓,笑得李寂头皮发麻。李寂又说道:“再过两日召书就会到达西宓。不过臣猜想,大约今晚上西宓就会得到密报了。”
“言朔父子两个我知道,为人谨慎得很,又聪明又能干。就像我们之前商量的,这道圣旨怎么看都像是把他们两个放到台前,抵住了众人的抱怨。只怕言斌还会埋怨我吧,骂我阴滑吧。埋怨就埋怨,我看这样也不错。”言邑笑得很奸猾,李寂在心中暗暗摇头:多么可怕的人哪。想了想,李寂又说道:“另外,包括左右丞相在内,都跟臣说要联名请命,请皇上再仔细考虑考虑。”
“怎么?他们真当我是头脑发热请的旨啊。李寂,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过阴险这点实在不好。明明这件事你也知道,却装得置身事外。你怎么说的?”
李寂哈哈一笑,笑容颇为敷衍:“臣说了,皇上自然有皇上的主意,我不便多Сhā嘴。”
“你倒乖巧,全部推到我头上。”言邑呵呵一笑,倒也不见怪。
如今,李寂真正算是得了自己的信赖,许多事情都会与他商量。比较起来李寂多思慎虑,凡事思前想后,做事滴水不漏,而言邑向来果敢自信,说一不二。两下相抵,算是不错的搭挡。说不清是为了什么,言邑居然越来越觉得李寂是个不错的人。
或许,是自从李承贺抑郁而终之后吧。
半年之前,李承贺得了热病,很快不治。本来依照这人的体魄,小小热病并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太医诊断回来后对言邑这样禀道:“陛下,李大人求生之念不强,药石无灵,只怕是……”
言邑默然,知道这个汉子始终为恋人自缢而亡而积郁在心。现在患病,反倒是给他个痛快。
那时候言邑想到的第一个人居然是李寂。说起来,李寂也有钟爱之人,难道男人竟然会为了一段感情而宁可不要自己的性命?
与言邑一起出身军营的多数是草莽男儿,李承贺是少数几个出身世家,受过良好教育,谨慎又忠心的人。那一夜言邑去看病重的李承贺。握着那病得有点糊涂了的男子的手,言邑竟然有点鼻酸:李承贺比自己还小了好几岁,眼看居然要走在自己之前了。
李承贺在病床上看着言邑,轻轻地笑着:“皇上,恕臣不能再侍奉皇上跟前。不过皇上英伟,自然会有贤能之辈甘愿来侍奉您的。”
言邑无言,只是紧紧握住李承贺的手。那个人躺在床上,就连呼出的气息都带着死亡的恶臭。言邑知道,他撑不了多久了。
李承贺又说道:“请皇上不要为我伤心。我这是要去见相漓,真是高兴。”
言邑看着男子病得削下去的脸颊,久久无言。
对于李承贺而言,或许真的是个幸福吧。
那天言邑从李家离去时,外面下了很大的雨。虽然司吏为自己打了伞,但言邑身上还是湿了一大片。
出门的时候,就看到李寂守在门外。看到自己的时候笑了笑。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