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何葭在中国念的是英语专业,工作的时候跟老板天天说英语,在这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语言障碍,但是本地的北美口音铺天盖地,再加上老师同学说的一些土语,还是有一些地方听不懂。那些学生说得尤其快,个个卷舌,像嘴里喊着一枚枣,口齿不清。不过一个月之后,她渐渐习惯了这些口音。
她背着背包穿梭在没有围墙的校园内。校园很古老,那些古色古香的教学楼是真正的砖楼,是砖砌出来的古堡式的楼房,不象现在的民房,是木板搭起来的,外面贴了薄薄的一层砖。
古树粗大,遮荫蔽日,季节转换的时候,落叶满地,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北方的秋天,总是色彩浓烈,红红黄黄,层层叠叠,似印象派的油画,令她想起在姑父姑妈身边的日子,重阳节登高爬山,也是这样的色彩。
当然,那时身边还有个沈远征。
作业和考试铺天盖地而来,寂寞也随之而来。六门课,每门平均两周考一次。每次三十到四十页的阅读量。任何一次的作业和测验都不能马虎,因为这些成绩不仅计入总分,还占很重的比例。
何葭基本上就是捧着课本和字典度过那些日子。她步行上课,中午吃自备三明治或者汉堡,下午上完课回来吃点面条或者炒饭,晚上还是挑灯夜战。洗澡的时候,看见自己辞职后长出来的肉慢慢消失不见。
在厨房里经常碰到赵丰,他笑着问她:“学生生活如何?”
何葭说:“跟国内没法比,简直苦不堪言。”
赵丰说:“在国外,本科和博士最难熬。你读这个,时间过得很快。”
何葭想到人家本科四年,年年如此,不由打个寒颤。怪不得说国外大学淘汰率高,原来如此。
有时夜读错过困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往事就像潮水一样漫过心岸。她找出从国内带来的磁带,复习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一个月下来,买电池的钱剧增。
一日换带,迷迷糊糊地随手拿起一盘,塞进去,听到的是那盘清唱。沈远征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是著名歌星沈远征先生和何葭小姐合唱《请跟我来》,大家掌声鼓励。”
我踩着不变的步伐
是为了配合你到来
在慌张迟疑的时候
请跟我来
我带着梦幻的期待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