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三更,现在奉上第一个更,求收藏、推荐、各种票票!
---------------------------
“妙,卫兄文采果然精妙,居然写得如此好诗。”蔡府花园水榭上,春来一阵阵喝彩声,今天是燕王府长史蔡邕府上一月一次的诗会,洛阳年轻才俊皆聚于此。
蔡邕是当世大文豪、大学者,在士子中声望极高,现在又出任燕王府长史,燕王师,自然更是声隆益胜。因此,这个月来,蔡府每月一次的诗会,也就成了洛阳城最有名的士子文人聚会的场所了。
老一辈的文人骚客,自然由蔡邕在前厅亲自主持接待。而年轻才俊和名门才女们则由蔡琰在后花园水榭里安排招待。
时值中秋时分,蔡邕已经出任燕王府长史近半年时间了,今天的诗会也是蔡邕在洛阳的最后一次诗会,因为征北军经过半年整训,已经基本成军,不日,就要开赴幽并冀青四州去剿灭近来日益猖獗的黄巾余孽了。作为燕王府长史,也要随迁到蓟城燕王府任职。不日即将离开洛阳,下次回洛阳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这一次的诗会就显得特别热闹,在洛阳,只要自认为有资格,或者就算是没资格,只要能想方设法搭上关系,弄到蔡府一份邀请函的所谓才子佳人们,均想法设法赶来蔡府参加这个盛大诗会了。
这些年轻才俊们渴望参加这个诗会,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入了蔡邕大学士的法眼,能够得到蔡邕大学士的点评提携。另一方面,年仅十一岁的蔡家大小姐,相貌品德才艺智慧具是极品的蔡琰,也是这些年轻才俊们的主要目标。
洛阳年轻才俊,谁不希望能够不得蔡大美女芳心,抱得这样的美人归啊。就算是这些才俊家人对自己子侄的想法也是抱支持态度。毕竟蔡邕现在的身份尊崇,燕王师很可能就是将来的帝师,燕王府长史,很可能就在将来的位列三公,蔡邕的女儿蔡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虽然年不过十一岁,却已成了洛阳第一金凤凰。成了洛阳才俊们最渴望娶回家的女人了。
当然名门闺秀们同样渴望出席这样的诗会,毕竟这也是吊金龟婿的最理想场所。蔡家小姐也就只有一个,而且,据传,和大汉第一金龟婿燕王关系不一般。虽然谣言未必真实,可是也未必无因,别人要想泡到,肯定不会容易。所以,也有些有自知之明的才俊们会将眼光放在别处风景上,这也就给了其他名门闺秀们极大的发挥空间。
同样,虽然十二岁的燕王刘辩从未出席过蔡府诗会,可是,以燕王和蔡府的关系,也许屈驾参加这样的诗会,也未可知啊,若是能够被当今大汉第一金龟婿燕王刘辩看重,那可就可能真正一步登天了。
有了这样的小心思在里面,名门闺秀们自然对蔡府诗会更加趋之若鹜了。
就在这诸多因素推动下,今天,蔡府诗会举办的特别热闹,让蔡夫人这个蔡府内当家也忙得不亦乐乎,前后两拨人的接待安排工作,也实在是不好做。好在现在的蔡府,也算是人丁兴旺,门人食客很是不少,下人丫鬟也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因此,就算是这样巨大的盛会,还是能勉强应付下来的。不过,这也让蔡夫人忙得焦头烂额了。
倒是蔡琰,虽然是后花园水榭诗会的主持人,却一个人靠在水榭一边纱曼里,对着一汪秋水隐隐地发呆。
外面,年轻才俊们如同打了鸡血般一个个争相露脸,互不相让地吟诗作对,里面名门闺秀们也同样兴趣高涨,一方面评价着不时从外间传来的才俊们的诗句词赋,一方面也有人不时诗兴大发,和上那么一两首诗词歌赋。
刚刚就是河东卫仲道的一首四言歌行传了进来,卫大才子才情果然高超,一首四言诗,弄得满堂喝彩。也让今年不过年方十六的卫仲道很是得意。
卫仲道是所有追蔡琰的才子中,最有希望夺魁的,因为河东卫家本是士族大家,和蔡家又是世交。两家在早些年就有结亲的想法,只是因为蔡琰年纪还小,所以就没有定下来。
因此,卫仲道自然是信心满满,虽然也听到谣传,说当今燕王对蔡家小姐有点意思,可是,在卫仲道眼里,对燕王刘辩却是非常不屑的,燕王虽然武功不错,却是重武轻文,蔡府诗会从来没有来参加过,就是最好的佐证,倒是听说他在兵营里居然和下等贫民在一起训练吃睡,完全是一副粗蛮鲁莽的模样,听说对文墨几乎是一窍不通,实在是配不上钟灵清秀的蔡琰蔡大才女。就算是燕王之尊又如何,这样粗鲁的小毛孩,又如何能够入得了蔡大才女的法眼,如何抢得了自己内定的媳妇呢。
“昭姬,你看看卫才子的这首诗,实在是精妙绝伦,也就是你这样的才女才能和上一首,昭姬,你作为诗会主持人,今天一首还都没写呢,我看,就和上这一首,也给让我们开开眼界。”
司徒王允的女儿王芬拿着卫仲道的诗,一边啧啧称赞,一边对着坐在水榭边上看着湖光水色,漫不经心听着大家讲话的蔡琰说道。
听到王芬这么说,其他闺秀们也马上跟着起哄起来,毕竟卫仲道和蔡琰的事情,也有传闻,现在,蔡琰若是和诗了,也可以算是有了另一层含义。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