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双声恨 > 第一百零二章:晨风摇落翠竹泪,佳人舞剑身姿轻

第一百零二章:晨风摇落翠竹泪,佳人舞剑身姿轻

十八年阔别,格敏特、蒋英林和赵夫人,每个人都有多少往事述说。她们各述身边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或笑或喜,或叹或悲。司马玉、苏忆荫、赵蕊,则或对母亲所说的话表示质疑,或掩嘴偷笑对方小时候所做蠢事。正午时分,“普渡庵”老尼姑来请用斋饭,六人方才移步斋堂,简单用过斋饭。

重新回到禅房,赵夫人道:“蕊儿,这四五天你就留在庵内陪伴母亲,来的时候,我已跟你爹爹商量好了。你和亲生母亲分别十八年,母女间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赵夫人心中,赵蕊仍然是自己女儿,一切都要替她安排好,考虑周到。

赵蕊从来知道赵夫人不是自己生母,但从小到大,在她身边从未感到孤寂、冷落,是以对赵夫人眷恋之情颇深,听她如此说,心中甚是不舍。

赵夫人拉起赵蕊的手,交给蒋英林,道:“你们母女俩好好团聚,述述十八年来的离别之情。我今天先回府了。”

蒋英林握住亲生女儿的手,感激万分,深深行礼道:“多谢赵辉大人和夫人十八年养女之恩,蒋英林没齿难忘,我代替亡夫先向夫人谢过了。”赵夫人伸手扶住她,也向蒋英林还了一礼。

众人出到门口,格敏特也对蒋英林道:“英林姐姐,我和玉儿今天也先回去了,过几日再来看姐姐。”蒋英林知道她是不想打扰自己与女儿团聚,道:“劳烦敏妹妹了,我现在身份还是朝廷钦犯,不能进入都城探望妹妹。”

格敏特神­色­黯然,叹道:“姐姐受此不白之冤,想来真令人难受。”语音竟带着哽咽。蒋英林连忙相劝。

蒋英林携两个女儿送客出山门。赵夫人又和赵蕊说了几句话,先上轿而去。格敏特告辞蒋英林,依依不舍故人,司马玉随母亲行礼后,蹬鞍上马,马背上瞧着苏忆荫。格敏特上轿后,向蒋英林随手示意,叫她们母女回去,随后放下轿帘,吩咐轿夫起轿出发。

司马玉催动白雪,走了几步,心中难舍,明明听母亲说过几天再来相会,可是总感觉今日一别,再无相见之期。立即掉转马头,想再看看苏忆荫,哪怕只是投上一瞥,看上她一眼,也可以让自己安心。

谁料山门寂寂,苏忆荫早随母亲进庵,司马玉的心,顿时像被人扯去了一大块,空傍无依,他久久凝视静寂的山门,四下里竹林在风中“呜呜”作响,发出悲咽般的诉声,他的心聆听着这告诉,似乎也要哭泣。

突然耳中的竹林声变得美妙动听,宛如梵音仙乐,喜悦之情从心中升起,洋溢在脸上。一个沈静、端雅、美丽的身影,从庵内返身走来,伫立在庵门台阶上。司马玉­唇­角上扬,由里而外发出一个明亮笑容,与他相对而视的那个人,苏忆荫也发出了灿烂笑容,他们的笑容漫溢于山门,漫溢入竹林,漫溢整个天上人间。

楚霸王在今世燃文 早晨的竹林静谧、安祥,点珠缀露的万竿翠竹在晨风中窃窃私语。不时有闪动奇异、动人光芒的露珠,一滴滴从竹叶落下。

晨雾如薄纱笼罩着一位姑娘在竹林徐步缓行。她愁凝双颦,漫无目标走了一阵,突然弯腰从地上拾起一根掉落的竹枝,一只手捏剑决,握住竹枝的手平伸出去,空中划个大圈,弓身蹲下,双手一拉,捏剑决的手平行指出。紧接着右腿不动,左腿地上横扫半圈,腰身扭动,借力反身跃起,竹枝竹叶簌簌做响,已在空中挽出四五个碧­色­剑花。

空中落下,“金­鸡­独立”,身子平行探出,从手到脚呈一条直线。斜身倒下,“一字马”撑开,反手持竹枝绕到背后。弹身立起,脚下腾挪跳跃,手中挑刺削撩。跃起,好似灵鸟展翅、凤飞九天;落下,宛如鱼纵深渊、游龙入水。须臾竹枝摇出,眨眼凝立不动。竹影忽尔在左,忽尔在右,或前或后,好似碧天中一朵绿云,不断灵活变动,飘走游动。

苏忆荫练到酣处,扭身横踩住几米前一株竹子,“哒哒哒”几步已攀至丈来高处,猛的一百八十度转身,俯身扬手,向前面一株碗口粗细竹子点去。“啪”的一声,竹枝正好点在竹竿,苏忆荫连忙缩手,落下地来。身后一个甜美清亮声音称赞:“妹妹好俊功夫,我直看得眼花缭乱。”回过头,看见粉黛翠华的赵蕊笑呤呤从旁边走过来。

苏忆荫听到称赞,微红了脸道:“这是娘教的“天女剑”法,前几天发生一些意外,搁下了四五天,今天练时有好几处都不顺畅。”赵蕊笑生双靥,看着苏忆荫手中竹枝道:“妹妹方才哪里停滞了,我怎么没看出来。不如这样吧。”话未说完,身子拨高,横身踩在苏忆荫刚才点刺的那根竹子上,攀到丈许处,轻巧摘下一根竹枝。

苏忆荫想不到她生长在公主府,竟有如此好轻功,也拍手喝彩道:“姐姐好轻功。”赵蕊手掌在竹竿上一撑,滑到另一边,下落几米,又转回来,竹竿上看了一眼,又转到背面。如此绕着竹子打圈,直到半丈处,才一跃而下。

赵蕊握着鲜亮、还带着露珠的竹枝,横提当胸,双眼含笑道:“妹妹,你使“天女剑”与我过上几招,如何?”苏忆荫看了看手中竹枝,她在柳家庄曾用木剑与师兄切磋剑术,竹条柔软轻韧,可以代替木剑,于是便道:“好。姐姐,我们点到为此。”

赵蕊手腕一转,竹枝横在手臂,做了个请出招姿势。苏忆荫竹枝挽出个剑花,垂手向下,却是待赵蕊先发招。赵蕊嘴角微翘,含而不露,挂上一丝浅笑,道:“姐姐剑术不­精­,还请妹妹多加指教。”甩臂抬肘,手中竹枝刺向苏忆荫眉心正中。

?请看下回分解。

为鼓励作者,请各位亲爱的读者,常来看看,增加点人气也好呀。如能推荐、收藏便是锦上添花了!(本文在悠悠首发)

55885book/5x

剑术有高下,胜者无杂念

赵蕊竹枝刺出,直取苏忆荫眉心。苏忆荫没料到她出招如此直接,没有任何招式,直取要害,好像她们之间进行的是生死决斗,心下惊讶,欲待罢手询问。听见赵蕊笑道:“妹妹,还不还手,有心承让姐姐吗?”。苏忆荫恐怕赵蕊误会自己小看她,不再犹豫,斜撩竹枝,由下而上打在赵蕊竹枝中段。

赵蕊原以为苏忆荫这一招,意在格开自己竹枝,正欲变招,苏忆荫竹枝已击到。心中暗惊:好迅捷的动作。但随即释怀,原来这一击力道微弱,就像苏忆荫是完全不会武功的女孩子,顺便拿竹枝挥舞。

赵蕊大不以为然,心道:“出手快有什么用,没有力道,不但不能克敌制胜,反易被人所制。”心中这样想,运用竹枝的手臂劲力加强,欲待显示功力,启发点拨这位义妹。

谁知苏忆荫竹枝越舞越快,飞快的绕着自己竹枝,从上到下穿梭,只看得赵蕊眼花缭乱,不知她这样古怪旋转要持续多久,捉摸不透她的意图,心中失了主意,慌忙撤回竹枝。苏忆荫也收回竹枝,乘机问道:“姐姐,你平常专擅哪路剑法?”

赵蕊双­唇­紧抿,轻描淡写道:“妹妹只管将最擅长剑法使出来,姐姐出尽全力,见招拆招便是了。”话音刚落,竹枝刺出,这回是直取苏忆荫咽喉。

只听赵蕊大声道:“妹妹,你接招吧!”手中竹枝早迅疾向前,速度竟比第一招快了一倍。但见一团绿影闪动,“簌簌”竹叶杂响中,竹梢已逼近苏忆荫喉头。

苏忆荫眼明手快,抬起竹枝挡在身前,赵蕊进招快,她应招更快,只听得“沙啦啦”一阵响,赵蕊竹枝打在她的竹枝之上。苏忆荫一边应招,一边劝道:“姐姐,剑术­精­妙全在变化,可不只是一味取人要害。”赵蕊嘴角微翘,应声道:“多谢妹妹指教。”手腕抖动,竹枝连续画圈,每画完一个圈,都作势要刺下,却都只是虚张声势。快捷无比,连画了八个圆圈,每一处圆圈都罩着苏忆荫身上一处­茓­道,倘若当真刺下,便是命中­茓­道。

却见苏忆荫挺身如松,稳稳站定,不管赵蕊的竹枝如何逼近自己­茓­道,移动挥舞的速度有多快,她始终没有出招拆解,甚至脚步也没挪动半分,就好像她知道,这些令人措手不及的招式都是虚张声势。

赵蕊手腕连续抖动,企图加快速度画出第九个圆圈。但当一个人出招速度已至极致,勉强想要增加速度,不仅不能如愿以偿,反而因很难找到发力点,自乱阵脚,连以前速度都无法保持。她第九个圈勉强画出,已失去先前的顺畅连贯,到第十个圈,已是画不成圆形,章法全乱。

苏忆荫看得清楚,知道赵蕊已不战自败,当即向后退一步,甩开赵蕊竹枝的进攻。

赵蕊脸­色­倏变,再无一丝笑容,挺起竹枝,凝劲于腕,奋力向苏忆荫刺去。劲力从手腕吐出,纤细柔软的竹枝便化成一把刚剑,袭向苏忆荫。妹妹,我从小到大没有输过,现在更不能输在你的手上。

这一招既快且猛,苏忆荫避让不及,飞快抬起竹枝,正面架挡。“啪”的一声,两根竹枝相交,竹枝轻软无比,却发出似金属般的击鸣声。原来苏忆荫见赵蕊竹枝力道十足,也使上了内力。

错体情缘帖吧 飘飘摇摇,一片翠绿的竹枝落向地面,这一击是谁输了?赵蕊怔怔望着地上断竹,她不敢首先收回竹枝。我不想被打败,更不想败在她的手上。

苏忆荫抬手让开竹枝,那根竹枝从叶至梢,完整无缺。“姐姐,天­色­不早了,我们回禅房去吧,省得娘担心。”赵蕊扬手扔下断为半截的竹枝,脸上若隐若现一丝淡笑,道:“我们重新比过。”

苏忆荫看着充满求胜欲的姐姐,半晌,诚恳道:“姐姐,我们只是在切磋武艺,并不是在比试输羸呀。”像是经过刀子刻划,赵蕊脸上那一丝浅笑,变得深刻。同时,话语也好像是从尖锐刀子里发出:“哦,是吗。许是姐姐剑术低微,让妹妹提不起兴致。”

苏忆荫连忙解释道:“姐姐的剑术怎么会低呢?我能击断姐姐的竹枝,是因为曾经有位前辈传授过我一门内功。”她本想说出唐山传授“内丹功”的事情,又想到唐山为躲避江湖仇家,独携孙女隐居边城山村,不宜泄露他的行踪。

赵蕊无心听苏忆荫解释,却仰头凝望身前一株竹子。方才,她攀上这株竹子摘取竹枝时,看见丈余处上有一处崭新裂缝,为了证实自己猜测错误,她顺着竹竿查看。现在终于知道那道裂缝,确是苏忆荫凌空一击,以竹枝在竹竿上刺出的。她自失的笑了笑,忆荫妹妹的功力竟然已达到这种程度。收回目光,问道:“你的武功难道不都是母亲传授的吗?”

苏忆荫踌躇不决,唐山爷爷的事情能不能讲给姐姐听呢?讲,恐怕对唐山爷爷不利,不讲,觉得对不住姐姐。左右为难之际,听见粟妈­干­脆麻利的声音传进竹林:“小姐,不要练功了,回来吃早饭!”中气十足,声动竹林。苏忆荫如释重负,扔下竹枝道:“姐姐,粟妈来叫我们回去呢。”

看见粟妈站在竹林边大剌剌,放声吆喝。赵蕊本来不快的心中,涌出一丝厌恶,长公主府中仆­妇­何曾敢这样呼喝小姐,这老妈子简直不懂礼数,不成规矩。

从竹林回禅房的路上,粟妈不停向苏忆荫唠叨:“小姐呀,我听说司马府是开国的大功臣,从爷爷到孙子辈都是做官的,应该穿的是锦缎绫罗,吃的是山珍海味,怎么小姐反而比在青镇,还瘦了呢。”

苏忆荫攀住粟妈胳膊道:“任何山珍海味,也比不上粟妈你做的菜香甜可口呀。”粟妈喜得眉花眼笑,道:“好小姐,我知道,你从小就喜欢吃我做的菜。可惜这里是庵堂,不然,我定要好好炖几只­鸡­,替小姐补补身子。看到小姐瘦成这样,真心疼死粟妈啰。”

赵蕊听不惯她们说什么炖­鸡­补身子,故意一个人走在后面,心中不住盘算,什么时候让娘将教苏忆荫的武功,全部传授给我。

快到禅房时,粟妈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对苏忆荫道:“小姐,那位司马府的公子人真勤快,昨天才走,今天一大清早又赶来了。这里离都城少说有五、六十里路程,我看,他准得天没亮就起程赶路。”

?请看下回分解。

为鼓励作者,请各位亲爱的读者,常来看看,增加点人气也好呀。如能推荐、收藏便是锦上添花了!(本文在悠悠首发)

55885book/5x

伶牙俐齿赵小姐,能掐会算假半仙

娇­嫩­的朝阳羞涩的在天边露出半张脸,娇慵柔­嫩­的光线,照不开弥漫在禅房院子从夜至晨的雾气。栖息在古松上的鸟雀,宛转啼鸣,唤醒睡梦中的雏鸟。

粟妈推开蒋英林居住的禅房板门,里面传来蒋英林和司马玉的谈话声。“英林阿姨,荫儿从小就是这样安安静静,不喜欢说话吗?”

“荫儿是个恬静乖巧的孩子,她常爱一个人坐在天井,看着粟妈种在院子里的凤仙花、金银花出神。”

“凤仙花?金银花?”这两种花是寻常百姓人家常在夏季栽种的庭花,司马玉从未见过,倒觉新奇。

蒋英林回忆青镇旧事,心中感伤,道:“荫儿跟着我受委屈了。我避祸青镇,不敢和人多打交道,荫儿从小没有玩伴,只好自己一个人呆着。后来我教她练武,她立刻喜欢上了,将武功当成自己玩伴。唉,大概是这样,她小小年纪武功才如此­精­湛。”

司马玉叹气道:“真希望荫儿完全不会武功。”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