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让那背剑官把宝剑呈上来。
薛钧良抽出宝剑,日至正午,迎着阳光,宝剑寒光逼人,确实是把难得一见的好剑,薛钧良笑道:“难得滕南侯有这片心。”
他说完,见背剑官气势不凡,问了名字。
这背剑官叫腾英,虽然姓滕,但不是贵族王室,只是个奴才而已,后来因为为人圆滑,被滕王相中做了背剑官,只是巧言令色之辈,没有多大的能耐。
薛钧良听他一开口,就没了兴趣,虽然很多有才的人不乏会拍马屁的,但才识和锋芒是遮掩不住的,腾英只空有壳子而已。
滕南侯又转头讨好滕云,让腾英献上礼物,无非是南方一些珍珠宝物,虽然这些讨好女人确实不错,只可惜滕云不喜欢这些东西。
滕南侯见皇后娘娘无动于衷,心里有些打鼓,他早就听说皇后深得薛王喜爱,如果能讨好皇后,还能给薛钧良吹吹枕边风。但是现在好像不太管用。
酒席开始之后无非是唱歌跳舞,喝过几巡之后,滕信看着滕南侯谄媚的样子,终究气不过,竟然拔剑砍了过去,滕南侯常年养尊处优,哪能反应过来,还是站在身后的腾英猛的拽了一把椅子。
椅子“咔嚓”一声被砍的碎作两半,旁边的文武大臣赶紧劝架,说他们现在也是同朝为官,恩怨暂且放下,尤其现在还在宴席上,薛王看了会不高兴的。
薛钧良就坐在上首的大椅上,支着头,一副慵懒的模样,仿佛不胜酒力,并没有注意这头。
滕云也算是捏了一把汗,滕信是他大哥,而滕南侯是他父亲,滕云最不想见到的就是这样。大哥滕信也算是忠厚老实的人,这些年来都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做好太子,只是没想到滕南侯专宠王夫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竟然不顾国家安危要废长。
薛钧良端起酒杯冲着滕南侯,滕南侯受宠若惊,赶紧回敬一杯,薛钧良借着酒意笑道:“孤听说滕南侯有一美妾,被称作王夫人……”
滕南侯一听,知道是薛王想夺人所爱,只是他也不能反驳。
薛钧良道:“孤还听说,这王夫人容貌俏丽,可比日月,是也不是?”
滕南侯只好颤巍巍的点头,推辞道:“美则美矣,怎么和日月争辉?以臣所见,王夫人容貌不及皇后娘娘千万之一。”
薛钧良很满意他的说法,但是不依不饶的接着说:“不必日月,也算是颗繁星,不然怎么会让滕南侯如此宠爱?”
他说着,声音一沉,寒着脸道:“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滕南侯腿肚子一抖,下意识跪下来道:“臣知错,臣知错……”
薛钧良看他磕头认错,脸色缓和了不少,笑道:“既然知道错了,那知错就改,孤也不是不能容人的君王,你就令人把王夫人送到万年侯府上罢。”
“陛下?”
薛后阳突然被点了名,一时不解,怎么这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滕南侯也不解,道:“恕臣愚钝……这,为什么送到万年侯府上,不是陛下您……”
薛钧良笑道:“你有所不知,孤之前把三名美姬赐给了万年侯,如今你有比美姬更美的王夫人,却吝啬不送,就是看不起万年侯,你既然知错,就把王夫人送到他府上,再给他赔个不是,孤素知万年侯是大度之人,不会与你计较什么的。”
薛钧良说的轻巧,其实是给他难堪,在场大小官员诸多,也明白其中意思,看得出来薛王并不重视滕南侯。
滕信看薛钧良戏弄对方,这口恶气总算是出了,于是老老实实的立在旁边,再也没有什么破格的动作。
滕南侯没在京城呆多久,他特意把滕英送到宫里当侍卫,自己带着其他人回去了,说是侍卫,其实就是想派眼线,好知道薛王的动向,自己早做准备。
滕南侯从来到走,竟是没提出来进宫去看自己的女儿,滕浅衣还日夜盼着他来看望自己,已经编纂了很多次执手相看的场景,只可惜滕南侯太绝情,或许是他根本就忘了自己嫁过来的女儿。
没过多长时间滕南侯就把王夫人送到了万年侯的府上,薛后阳觉得自己和滕裳的感情刚刚好一点,竟然又被薛钧良捉弄,这次是宁死也不让王夫人进府,任是王夫人抽抽搭搭哭哭啼啼。
最后没有办法,只好禀报了薛钧良,薛钧良才大手一挥很大度的把王夫人和之前的三个美姬接到了宫里,只不过不是做妃子,而是在朱秀宫里伺候备选的秀女们。
除了王夫人,薛钧良还接到上书,因为战乱的缘故,滕国境内爆发了疾病,难民数量激增不少,滕南侯为了隔断病原,将难民全都赶出城去,责令守城的将领不能开门。
难民数量越来越多,很多人流离失所,滕南侯只管上书说银钱不够不能赈灾,让薛钧良拨款,等奏表达到京师的时候,已经是一拖再拖之后。
难民没有吃食,也不能回家,很多死在城墙根儿下,尸骨堆积如山,散发出臭气,流民们被饿红了眼,竟然分食尸首,一边吃一边痛哭。
这种场景连守城的兵丁都看不过去。
薛钧良接到奏表的时候勃然大怒,当着官员的面,劈手把奏表撕碎,冷笑道:“滕南侯果然该死。”
底下的官员们没有一个人敢吭声,谁也不想这时候触了霉头,被当做出气筒。
有人提议要运粮,这个时候必须开粥厂赈灾,不然难民越来越来,最后无法收拾。
沈翼却道:“大王安能知道这不是滕南侯的诡计?他把难民关在城外,让大王知道那里有多贫困,大王没有夺走他的兵权,如果粮草一到,正如把鱼放回了水里,再难捕捉。”
他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听在别人耳朵里太过冷血,难道就要置那些难民与不顾么?之前滕国不属于薛钧良,大可以不管,但是现在滕国已经变成了附属,难民也是变成了薛王的子民,怎么可以置之不理。
薛钧良道:“你敢开口,必定有好的主意。”
沈翼道:“确实如此。大王可派士兵运送粮食过去,还可运送大批的大夫前去救治难民。既然滕南侯主动打开了门,何不趁此机会,大量派兵过去驻守。”
薛后阳沉吟了一下,道:“若这个时候派兵过去,恐怕惹人闲话,说大王趁乱打劫,师出不正,堵不住悠悠众口,很难得民心。”
沈翼笑道:“须得民心。滕南侯之所以归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失了民心,大王派兵过去下这记猛药,还需要一味药引。”
薛钧良这时候才出声,道:“哦……什么药引?”
“正式陛下您。试想滕国饥荒病患,滕南侯把难民关在城外,而此时薛王却能御驾赈灾,孰是孰非,天下自有定论。”
“这……”薛后阳道:“虽然太傅说的不错,只是大王万金之躯,万一染病……”
“万年侯也太不知变通。”沈翼道:“大王只需要御驾,不必往疫病横行的地方去,难民何其多,也不可能个个都见得到大王。”
薛钧良半天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道:“此事孤还要在权衡一番。”
众臣散去之后,薛钧良为此事心烦,就去云凤宫走了走,滕云也听说难民的事情,就知道他会来问计,早就等着他了。
薛钧良还没开口,滕云就道:“陛下可知道滕铮轩。”
薛钧良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只是道:“自然知道,是滕国故主。”
滕云道:“滕铮轩在位三十年,滕国不可一世,滕南侯在位十五年,滕国几乎家破人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