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乱世龙腾 > 风起东南 第十四回 登州之战 (四)

风起东南 第十四回 登州之战 (四)

随着一阵“吱吱”声的响起,厚重的登州城门缓缓开启,城门之下,耿仲明那壮实的身体,得意的笑容出现在火把之下。

孔有德一个翻身,滚下马来,拱手笑道:“耿兄不愧是小弟的知己啊!到底是辽东出身啊!”

“孔兄说的是哪里话,如今今上无道,天下大乱,更是我辈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小弟不才,原以孔兄为首,特献上登州于兄长。”

“如今恐怕那孙元化还在梦中吧!让耿将军与陈将军来守北门,真是小看我辽东军士了。”说话的正是李应元。

“孔将军、李将军,请进。”陈光富做了个请的手势。“等我等夺下登州再做商议。”

“好。进城。”孔有德飞身上马,挥动手中的马鞭,倒是有一番气势。

而此时的登州府衙却是戒备森严,府衙前的广场上,六十门佛郎机大炮如一蹲蹲的巨兽一样对着远方虎视眈眈,仿佛随时吞噬着眼前的一切。

李无庸拍了拍炮筒,微笑的说道:“我尊敬的朋友,今日我等身家­性­命就放在你的身上了。”

“李,你就放心吧!”特谢拉.科雷亚微笑道:“这六十门大炮都是我从舰队上取下来的,这些大炮的弹道也已经对准了北门,只要李一声令下,就可以把北门炸个天翻地覆。”

“姑爷,他们进城了。”一个穿了皂­色­衣服的仆人叫道。

“科雷亚,就靠你的了。”李无庸叫道。“我也要准备一下了。”旁边的家仆把早就准备好的铠甲递了过来。李无庸接了过来,吩咐道:“去告诉两位将军,依计行事。”

“是。”

“轰、轰。”数十蹲大炮在特谢拉.科雷亚的指挥下,发出一阵怒吼,嘶鸣声滑过夜空,李无庸的第一场战争毫无悬念的爆发了。

正在率领士兵向登州城内挺进的孔有德,望着火光中照耀的士兵,得意的心理猛的闪出一丝不安,但又不知道不安来自何处。猛的一阵巨吼声传入耳际。“火炮?”孔有德的脑海里猛的一丝灵光闪过。

辽东系出身的他当然知道那是大炮的嘶鸣,而孙元化在登莱铸造大炮,也经常让他们接触葡萄牙舰队上的佛郎机大炮,佛郎机大炮口径小,发­射­开花弹的威力不大,而发­射­霰弹的威力却十分巨大,它­射­速快,近距离杀伤力极大,杀伤的范围又广。深知登州底细的孔有德当然知道登州的情况,作为辽东的后方,所铸造的大炮都已经运到了辽东,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大炮了,现在居然有如此多的大炮,那显然是城外的葡萄牙舰队已经介入了登州的防务,把船上的大炮都给下了下来。用做登州的防务。

“是霰弹。”孔有德大声喊道:“快注意防备。”

不过显然已经迟了,葡萄牙人的大炮果然是不同凡响,六十门大炮一齐发­射­,北门很快成为地狱,而更是雪上加霜的是,北门显然承受不了如此众多的大炮的摧残,终于在孔有德苍白的脸­色­中坍塌下来,北门附近的数百辽东­精­锐也被掩埋在青­色­巨石下,当然还有前登州将军陈光富也被石头所砸死。

形势突转直下,辽东士兵陷入了恐慌之中。数千士兵聚集在城门附近,象没头苍蝇一样乱跑,但高度集中的士兵显然是杀伤力特别广的霰弹的枪靶,每一发炮弹的爆炸,周围总是有数十个士兵死亡或者受伤。孔有德暗暗着急,但到底是经过辽东战争训练过的,很快的冷静下来,拉过旁边的耿仲明大声道:“耿兄,孙元化显然是发现了我们的图谋了,不然不会准备的如此充分了。今日不是我死,就是他亡了,我们只有迅速离开这里,快速的占领衙门,杀了孙元化才能占领登州了。”

“孔兄有理。”耿仲明点了点头道:“我们的八百辽东铁骑并没有多少的损失,在野战中,那些炮兵是抵挡不住我们的骑兵的。”

“好,那就快速整理军队,向衙门口进军。”孔有德大声道。

吃了孙元化当头一击的孔有德按住心中的愤怒,一阵炮击,不但损失了一位将军,还使自己损失了近千人,更令人担心的是士气大跌。幸亏得了耿仲明补充了两千人马,否则还没见到孙元化就被人灭在登州城下了。快速的令人整理队伍,离开炮火的延伸地带,朝纵深杀去。

不过队伍很快的停了下来,大街上,登莱游击将军张焘、总兵官张可大率领了一千步兵挡住了去路。

孔有德拍马迎了上去,拱手道:“张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天子无道,我等伐之,上为响应天命,下为安抚黎民。今我大军已经攻陷登州,将军不若投入本将军帐下,日后不少封侯之位。”

“呸!”张焘大怒道:“孔有德,孙大人对你恩重如山,当初你势弱来图,是孙大人收留,不但奏请陛下免了尔等之罪,还委以重任,如今朝廷内有叛匪作乱,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尔等不思报国也就罢了,还想妄图造反。不怕告诉你,山东督军杨肇基杨大人也已经率兵前来,尔等现在下马受降还来的及。否则…”

“张焘,你莫要唬我等,如果杨肇基真的来了,我怎么不知道?”说话的是站在一旁的耿仲明。

“你知道什么?”张可大讥笑道:“如此机密大事,孙大人也会告诉你,你也不想想今夜怎么如此凑巧让你来守北门,让你的­奸­计如此容易得逞,哈哈,李公子早就怀疑你们会与孔有德里应外合,于是就将计就计,将你们一网打尽。兄弟们,随我诛灭叛逆。”

“狭路相逢,勇者胜,随我杀。”张焘也大声吼道。

而相反的孔有德陷入恐慌之中,当然他怕的不是面前的一千士兵,他怕的是自己的安排都被对方看穿了,而自己对对方却一点也不了解,看不见的敌人是最可怕的,当然这些已经不是他现在应该想的了,现在最重要的击灭眼前的军队,或许还有一丝生机。

孔有德拔出腰间的战刀,指着对面大声吼道。“众将士随我杀。”接着就率先冲了上去。

鲜血横飞,阵阵惨叫声,临死前的挣扎,不断的杀戮,双方在自己的统帅的带领下,手中的大刀长矛不断的向昔日的袍泽招呼着,人类此时仿佛没有一丝感情,机械的挥动着手中的武器,机械的砍杀着自己的敌人,要么自己被别人所杀,要么自己杀了别人。

鲜血染红了长街,不断的有人倒了下来,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街道旁边的商铺人家也被突如奇来的撕杀给吓了一大跳,纷纷躲了起来。

撕杀了一个时辰,结果也慢慢的显现出来,到底是人数战了大多数,孔有德也慢慢的站了上风,但大街到底不是旷野,八百骑兵的优势并没有表现多少,反而有的时候阻碍了战争的进行。张焘看着周围不断倒下的亲兵,心里一阵­肉­痛,但又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下与正在战斗的张可大打了个招呼,两人率领着残余的数十人飞快的脱离战场,朝远处弛去,眨眼间消失在黑夜里。

孔有德脸­色­铁青望着消失的背影,刚才他大略的望了自己的队伍,没想到在占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五千人的队伍现在剩下两千左右,除掉刚才大炮炸死的数百人,张焘的一千人居然消灭了自己两千多人。

“追。”孔有德怒吼道。

李无庸望着远远奔来的两个人影,嘴角现出一丝狞笑,右手不为人知的点了两下,接着就见到远处的两人倒撞了下来,接着惊呼道:“不好,张将军出事情了,抬枪准备。”

数十门佛朗机大炮后,就听到一阵拉枪栓的声音,六排长枪朝长街空处瞄准。不一会儿,就见长街对面一阵喊杀声,随着喊杀声越来越近,李无庸嘴角的笑容也越来越浓,六百人六百枝,孔有德想不死也难。虽然自己的五百个家丁只是短暂的训练了一下,开枪能行,但准不准就不知道了,好在孔有德为他解决了麻烦,数千人挤在一起,随便怎么打也能打中一个。

孔有德望着府衙的越来越近,心里不但没有丝毫的欢喜,反而不安越来越重了。忽然“砰砰”的响声传入耳际。

“不好,鸟统。”

这次的战斗并没有持续多少时间,六百人分做六批不断的­射­击着一群毫无防备的士兵,很快的结束了战斗,等到硝烟散尽。战场上再也见不到一个站着的人影,只有几匹侥幸生存下来的战马在游弋着。

孙元化望着一脸不甘心的孔有德等人,深深的叹了口气。脱下了身上的三品官服,递给旁边的李无庸道:“李贤侄,剩下的你来处理吧!这个世上再也没有孙元化这个人了。”说着就神­色­黯然的离去。

李无庸望着离去的孙元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位火器专家就要成为他的属下了。

风起东南 第十五回 进京

一匹雪白骏马,一袭白衫,一柄长剑。李无庸晃悠悠的进了京城,这次他进京城是为了登州之战来扫尾来的,由于战争爆发是过年前的几天,而皇帝也早就在腊月二十六就封笔了,从登州到北京,怎么说也得一个月的样子,就算马上上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所以刘谦命人写了信,分别交给了山东督师杨肇基与山东巡抚余大成,说明了孔有德叛乱的情况,然后刚过完年,就命李无庸进京,提前给孙元化的老师徐光启说一声,也让他心里有个数。李无庸只得不舍的告别了刘玲儿,骑着骏马朝北京行来,幸亏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李无庸有种游侠情节,稍微打扮一下也确实有那么一回事,只不过可惜的是,一路行来的难民让他心里极度不舒服。

望着眼前的北京城,心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将北边城墙向南缩进2. 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墙分别向南移动,并加筑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个布局反映了明朝强调恢复汉族传统的意向。皇城部分按南京的体制修建,规模很大。整个城市以皇城为中心,按照《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建城传统,在皇城东西建太庙,西面建社稷坛。并在城南、北、东、西四个方向建天、地、日、月四座坛庙。明北京城的规划,突出了南北中轴线的地位,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到钟鼓楼,构成长达八公里的轴线,通过九道门阙,直达紫禁城的三大殿,突出了皇宫的威势。紫禁城的北面堆筑了四十三米高的景山,丰富了城市的主体轮廓。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所谓的内九门是指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大明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和安定门。而外七门是指 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和西便门。每个城门都有着不同的规矩,就比如李无庸面前的城门就是崇文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而象其他的城门的用处也是不同的,什么东直门多走木料车,朝阳门是多走粮车的,它的不远处就是朝阳门码头了,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是从这里进入京城。而大明门却不是普通人能行走的了,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宣武门是“死门”,押送死囚的车就是出此门的。阜成门多走煤车。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多走粪车。皇帝也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

交完进城税,李无庸就打马进了内城,他早就打听好了,徐光启贵为大明首辅,就住在内城宣武门内太卿坊,但北京城有三十六坊,其中内城有二十八个,而太卿坊内居住的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幸亏徐光启官位甚高,贵为大明首辅、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在太卿坊内倒是鼎鼎有名的。

李无庸望着眼前这个大宅院,上面的牌匾上端端正正的写着“徐府”两个大字,在问了两个人之后,李无庸终于弄清楚面前的府邸就是自己的目的地了,徐光启的府宅。

也难怪他不敢确定,这太卿坊内居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基本上明朝的各部官员都住在这里,一路行来,哪坐府邸不是装饰的金碧辉煌的,最起码在李无庸看来豪华的不大正常,不过看了眼前这个府邸后,才更加确定了这就是徐光启的府邸了,有其师必有其弟子,想李无庸成亲时,孙元化送的一百两银子还是借的,可见他简朴如此,而作为他的恩师,朝廷从一品大员,府邸居然如此简单,门前的石狮经过雨水的洗刷,已经没有原先的洁白如玉了,有只眼睛也快要消失不见,门口的柱子虽然还很完整,但柱子上的红漆也出现了班驳,显然很久就没有上漆了。

李无庸常常的叹了口气,不由的想起自己的那个时代,那些当官的哪个不是把自己的家装饰的富丽堂皇,哪个不是别墅到处,再看看这里,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员,生活的如此简朴,连装修自己门面的钱都没有。

李无庸在栓马柱上系好自己的马,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才抬腿上阶,对着门房道:“劳烦通报,李无庸奉山东登州诚意伯之命求见。”

门房打量了李无庸一眼,倒是很有礼貌的招呼道:“请稍等,我去禀报大人。”

满头银发的徐光启在大厅内走来走去,这些日子让这位老人烦恼不已,最近市井流言让他这个大明首府日夜不安,山东登莱游击将军孔有德造反,围攻登州。虽然朝廷到现在还没有确认,山东巡抚也曾上书说已经招抚,但自己还是昼夜不安,却也不知道是担心什么,也许那里有自己得意的弟子。

“老爷,外面有个人说是奉山东诚意伯之命来求见大人。”突然管家徐福报到。

“山东诚意伯?”徐光启猛的眼睛一亮。“快请。”

不一会儿就见管家身后跟着一年轻人,徐光启不由的暗呼“好人品。”只见来者天庭饱满、剑眉星目,一袭白衫显的英俊潇洒,一柄长剑显的英武不凡。

“李无庸见过徐大人。”李无庸不亢不卑的拱手道。

徐光启点了点头,微笑道:“免礼。请坐。”

“谢大人。”李无庸不由的对面前这位慈祥的老者充满了好感。当下也不推辞,在下首坐了下来。

徐光启点了点头,微笑道:“不知贤侄与诚意伯如何称呼?”

李无庸拱手道:“回前辈的话,小子蒙诚意伯青睐,特将其女许配给小子。”

“好,好眼光。”徐光启大笑道。“诚意伯真是好眼光,能得到如此优秀的乘龙快婿,真是羡杀旁人。”

李无庸脸­色­微红道:“前辈见笑了。”

“这次你进京所谓何事?”徐光启也知道象刘谦这样的世袭权贵,生怕受到当今的猜疑,情愿做个安家富翁,也不情愿到京城来结交官员,此时派自己的女婿前来,显然是有着重要的事情。

“大人,小子前来确实有大事禀报。”李无庸望着徐光启道。

“说。”徐光启见李无庸一脸正经的模样,肚子里的心又提了上来。

…………………………………………………………………………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我国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之一。

徐光启于明万历二十五年(597年)以第一名考取举人,7年后又中进士。他一生有30余年从政,晚年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同时他又是一位天主教徒。但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方面,他的贡献最大,亦最为人称道。他很注重研究我国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在天文、历法、火器制造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其中,徐光启平生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是对农业和水利的研究,在这方面他的著述最丰富,成就最突出,影响也最大。

风起东南 第十六回 朝议

“崇祯十年腊月二十八日,原登州将军孔有德、李应元、陈光富、耿仲明叛变。”李无庸盯着徐光启道:“在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带领下,诚意伯刘谦、登莱游击将军张焘、总兵官张可大的带领下反击叛军。共消灭叛军三千三百三十六人,俘虏一千零二十八人,逃跑五百多人。但此役登州士兵战死一千二百人,其中包括登莱游击将军张焘、总兵官张可大以及,以及登莱巡抚孙元化。”

徐光启的神情随着李无庸的言语变化而变化,等到最后闻听孙元化战死的消息后,脸­色­变的苍白,身躯无力的瘫倒在太师椅上,孙元化是谁?徐光启贵为大明的首辅,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但论及最得意的学生那就是孙元化了,对火器的理解,孙元化却是青出于蓝而甚于蓝,所以他对孙元化的期望甚高,眼下猛的听到这样的噩耗,如何让这位老人承受的了。

但到底是经过大风浪的人,很快的冷静下来,缓缓的说道:“无庸,你今日先下去歇息,明日我上朝与陛下说个明白。你与你的岳父大人等着接受陛下的封赏吧!”说着就颤悠悠的走进了内宅。李无庸望着曲蒌的背影,心里不由的有阵服罪的感觉,但又想了想后果,还是忍了下来。

崇祯皇帝在明朝诸位皇帝中,不得不说是个异数,他励志自强,诛灭魏忠贤,铲除朝中­奸­佞,但很可惜的是生不逢时,刚一上台就碰到了百年难遇的­干­旱,陕西、山西、河南­干­旱一片,对于已是落日如辉的大明王朝来说,如同是在伤口上洒了一把盐,果然很快就传来了陕西的灾民起义,随后百万灾民造反,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纷纷拉起了山头,而关外的皇太极咄咄逼人,一步又一步的逼近,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整日整夜的烦恼,而更可惜的是,在他的属下,他的臣子们真正能让他安心的人并没有多少,周延儒、熊开元、钱谦益等人,说说倒是能行,但并不能说是能臣,徐光启可以说是个能臣,只可惜他老了,而真正的能臣,能为他解决事情的人,杨鹤病逝,孙承宗远在辽东,并且被清军围困,危在旦夕,一代名将袁崇焕却又被自己的猜疑所杀,弄的朝野人人自危,哪里还有人敢于为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洪承畴一向以韬光养晦而著称。

放权与集权,是个矛盾的话题,如何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历代君主都有着自己的方式,明君所采用的是合适的放权而又在适当的时候集权。但可惜的是崇祯皇帝虽然是位勤奋的君主,却不能说是位明君,过度的集中手中的权利,过度的猜疑导致这位皇帝花费大量的­精­力却不能达到想象中的效果。

刚刚开封的崇祯皇帝,三更刚过就起来上朝,近日朝廷内外对山东的情况众说纷纭,也同样让崇祯皇帝关心不已。

“陛下,近日山东来报,孔有德、耿仲明等将叛乱,诚意伯刘谦、登莱巡抚孙元化率守军坚决抵抗,击溃叛军,孔有德、耿仲明、陈光富、李应元被击毙,登莱巡抚孙元化、登莱游击将军张焘、登州总兵张大可战死。”徐光启颤巍巍的站了出来,几根苍白的头发露出了官帽。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位老人更加的苍老了。

而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脸­色­涨的通红,没想到刚刚上朝就接到这样的报道,一时间他也分辨不出到底是喜报还是什么。山东的士兵造反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气愤不已,而偏偏守军又剿灭了叛乱。

“你是怎么知道的,兵部怎么没报上来啊?”崇祯皇帝­阴­冷的问道。

“臣启奏陛下,登州已经没有官员了,是山东诚意伯的女婿李无庸快马来报丧的,老臣才知道。”徐光启回答道。

“快宣李无庸进殿。”崇祯皇帝不由的对这个勋臣之后产生了兴趣,为了一个不熟悉的人能千里报讯,可以称道的。

等宦官出了大殿后,大殿内顿时又吵了起来,一个省的叛乱可不是开玩笑的,总得找个替罪的,但现在人都死光了,连个替罪的人都没有了,这下倒好,倒霉的人只有朝廷中的人了,粮草的拨付就只有兵部的责任了。

那兵部的人就不­干­了,兵部给事中吴义文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此次兵变乃孙元化的错误,与朝廷无关。”吏部给事中熊开元也弹劾孙元化“冒饷”,礼部尚书黄汝良亦质称皮岛自毛文龙开镇以来,“十余年间曾得其半矢之用否 ”,是“徒以有限之财,填无穷之壑”,且如黄龙的冒饷跋扈,早已成例行故事,故建议将孙元化抄家灭族,而将皮岛,登莱抚镇尽行罢撤。一时间皇极殿内众说纷纭,如同菜市场一样吵闹不停。

崇祯皇帝眉头紧皱,旁边的太监高起潜连忙用他的那尖细的嗓音大声喊着“肃静,肃静。”

“周延儒,你是怎么看的?”崇祯和颜悦­色­的问道。周延儒,东阁大学士,字玉绳,号挹斋,宜兴宜城镇人。从小就是个神童,有名文。癸丑科连中会元、状元。 周延儒机智敏慧,善于察颜观­色­,曾深得崇祯帝器重与信任,崇祯二年十二月,皇帝命入内阁为首辅。崇祯六年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民间有民谣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崇祯十年,温体仁被罢免。周延儒复入阁。

虽然周延儒这个人得志便猖狂,与徐光启却是好友,对孙元化这样的晚辈也是欣赏不已。当下出班道:“陛下,虽然这次叛乱与孙元化有着很大的责任,但叛乱的贼子被他所剿灭,更何况数年来,为朝廷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为朝廷铸造大炮,支援辽东前线,功勋卓著,最起码功过相抵,最后他已经为国捐躯了,人不能与一个死人计较。臣以为此事还是不要追究了,朝廷要做的是迅速的为登州委派官吏为好,尽早稳定登州局势为重,辽东仍然需要登莱的支援。”

“陛下…。”黄汝良闻言连忙出班奏道。

“陛下,李无庸在殿外候旨。”高起潜出声道。

黄汝良狠狠的盯了一眼周延儒,作为礼部尚书,他出言不但是为了推卸责任,不想当什么替死鬼,更重要的是盯着内阁的位置,孙元化一旦出了问题,那作为他的老师徐光启也将黯然下台,这样作为二品的他,就有可能进入内阁,成为从一品的大员。

“传李无庸。”崇祯朗声道。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