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 > 舞女挥袖:赵飞燕姐妹(1)

舞女挥袖:赵飞燕姐妹(1)

童谣

燕燕,

尾涎涎,

张公子,时相见;

木门■琅根,

燕飞来,啄皇孙,

皇孙死,燕啄矢。

唐代诗人徐凝的《汉宫曲》对赵飞燕的才艺赞赏有加: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作为中国古代的舞蹈大师,赵飞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说,也极大地丰富了今天的文化市场。而她的生平事迹远不止今天为人熟知的“掌中起舞”,在###异常残酷的深宫后院中,她心机用尽、毒媚逼人,以柔弱身姿独挡千夫所指,光环背后是无尽的历史痛楚。如此奇女子,她的人生从何处始往何处去?让我们一起步入这位绝代佳丽的个人世界。

长袖翩翩

提起赵飞燕,大多数人脑海中跳出来的第一个词是“美”、接着是“瘦”、再下来是“舞蹈家”。这几个词无疑概括了赵飞燕所有传说中的特点。

赵飞燕,原名宜主,姑苏人。对于她的身世以及“飞燕”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飞燕”是个艺名。

相传赵飞燕的母亲是江都王之女,她嫁给中尉赵曼后,红杏出墙,同江都王府里的舍人冯万金私通,生下一对双胞胎姊妹,也就是飞燕和妹妹合德。赵曼知道后,大发雷霆,他命家仆将她们弃之野外,过了三天又去查看,竟然没有死。赵曼吃了一惊,认为这是天星临世,必有大贵,赶紧抱回抚养,从赵姓。

后来,赵曼病逝,家道中落,母女三个相依为命,从姑苏一直流落到京城长安。赵母靠着替人做些刺绣挣点小钱维持生计。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赵母在贫病交加中也扔下一对幼女不幸归天。母亲死后,这对双胞胎姐妹被一位赵姓官员收养,并辗转到了阳阿公主宫里当侍女。在阳阿公主那里,两姊妹认真习艺,经过几年的训练,赵飞燕终于练得像燕子一样轻灵,每每舞动即有翩然欲飞之势,故改名“飞燕”。

第二个版本说“飞燕”是皇上赐名。据说她出身音乐世家,母亲早亡。父亲以音乐为生,­精­通管竹吹奏,后染上了肺痨,死于非命。父亲死后,姊妹俩成了一对遗孤,哭得死去活来,结果,父亲的丧事都是音乐同辈的友人和邻坊见状可怜,为她们凑钱草草料理的。此后,家境彻底败落,姊妹流落在长安以打草鞋和唱小曲为生,过着贫苦的生活。

一次,赵飞燕姊妹在一家茶肆唱曲,由于她们的歌喉婉转,似新莺出谷,音韵悠扬,使得旁听的观众越拥越多,人们听她们唱得好,都急相施舍银钱。

这时,长安富人赵临正好路过,他见赵飞燕姊妹虽然衣着朴素,但不隐其俊俏容颜,又听她们美妙的歌喉,觉得这是一对难得的好苗子,奇质可居,于是将她们收为养女,从此,她们算有了个栖宿之所。赵临收留她们以后,将她们用心梳洗打扮,果然面貌一新,光彩照人,赵临非常喜悦。不久,他以三十两银子的身价,将她们卖入青楼。这家青楼聘有专门训练歌舞的教师,还开设了诗词文学课,借以训练和提高歌舞艺人的文化和艺术素质,以适应达官贵人们应酬的需要。

赵飞燕对于歌舞本来就有基础,所以她进院以后,在歌舞方面自然鹤立­鸡­群,教师们也对她格外器重,于是对她进行更严格的训练,老鸨也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对诸事照顾备至,她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

随着“舞艺”的提高,赵飞燕的名气越来越大,终于轰动了长安。这时富平侯张放听到她的芳名,只身前去寻乐,一到院中,老鸨隆重接待,他点名要赵飞燕侍宴,老鸨不敢怠慢,赶忙叫她梳妆拜见。张放一见赵飞燕果然其貌不凡,他不禁魂飞魄散,垂涎愣目,心猿意马。赵飞燕在他面前也不拘谨,反而落落大方,更显可爱,及至看她表演歌舞之后,他不禁鼓掌叫绝:“好。”于是他将赵飞燕以五十两的身价买回府中。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